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时间:2022-04-10 05:41:11

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 要】 在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本科院校应该如何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服务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笔者认为采用产学研融合、多样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套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等为内容的培养模式,是促进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法律人才 应用型 培养模式 评价体系 双师双能型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法学教育取得长足的进步,法学科目数量增长迅速,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培养层次日渐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涵盖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研究生、法学博士研究生的完整的法学人才培养体系[1]”。我国在《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高校应该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来迎合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本科院校应该如何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服务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笔者认为建立“产学研、多样培养、多路成才”培养模式和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是促进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含义

应用型人才就是“精于理论研究的学术性人才和擅长世纪操作的技能型人才相对应的,既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又能够理论联系世纪将知识应用于世纪的人才[2]”。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是“用”,本质是学以致用。“用”的基础是掌握知识和能力,“用”的对象是社会实践,“用”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进步。法律人心智活动的特质主要是以法律的形式理性、抽象化的规则、概念化的思考、三段论式的逻辑推演构成。如何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和法律人才培养相结合,致而形成一套高校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即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二、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性,而在于经验[3]”,这是美国学者霍姆斯在1880年他对兰德尔论合同法的书所撰写的评论中出现经典名言,被众多法律人广为传颂。这句话明确表明:法学教育的目的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1. 产学研

校企联合、校校联合、校政联合的方式构建多元融合、协同育人、多元联盟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机构体系。学校与学校的法学院、法学教师机构及人员之间;学校与企业比如与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机构及人员之间;学校与政府相关行业,比如法院、检察院、司法、仲裁、调解等部门及人员之间,形成一套产学研相互融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途径。一是通过学校、行业、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组成领导机构,统一负责学校法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整体规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的制订、评审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指导工作方案的制定,从整体上把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新专业申报、重点项目申报等,特别是适用于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大纲,推进学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有序进行。二是通过校企政之间,共享师资、实习设备、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联合教学。三是资源互补、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教师、企业、政府法律工作人员的科研水平,大力开展应用科研,发展应用型学科,建立协同发展的新机制。

2. 多样培养、多路成才

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应该立足法学理论专业教育为主导,强化司法实践应用、多样培养法律人才,构建了能满足知识、能力、实践、体验及德育等多种需要的培养体系,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教学、多证培养(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及各类法律知识竞赛、考试证书等)、国际交流、卓越人才计划等方面的教学计划和培养项目。形成学科联动、交叉组合、协同培养的机制。

(1)以法律职业资格标准要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在进行广泛、深入的企业、行业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过程中全面融入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标准、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公正处等司法部门对法律人才需求标准,用人单位深度合作,突出法律职业资格教育的内容与法律人才能力本位的特色,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大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2)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分层次建设网络课程,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根据学生不同类别的学习就业,采取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多种渠道为学生开设法学研究生、法律研究生、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招聘、律师事务所、出国留学等W络辅导课程,不仅节省教学支出,而且能够做到为不同职业规划的法律人才继续深造学习或者就业进行针对性辅导。

(3)以慕课推广探索多元化教学:加强校校联合,不断在法学核心课程、选修课程中全面引入高水平的慕课,做到学校与学校之间资源共享,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转课堂的建设。通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使任课教师与学生同步成长,老师成为学生身边的“教练”,不是讲台上的“圣人”,学生成为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主体,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

三、 “双师双能型” 法律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是否能够成功,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对教师队伍的培养,除了职称、学历、年龄结构之外,还应该注重“双师双能型”建设。对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的一线法律人才应该不断引进聘用到学校教授学生实践能力。英国法学教授卡内冈描述了早期的英格兰:“年轻人从事法律职业,不是上大学读法律书,听教授解释含义;而是进入律师公会,潜心聆听出庭律师和法官们的指教,通过观察法院中的实际操作学习法律――如同年轻的学徒欲成为鞋匠,就去拜师学艺,通过每天的耳濡目染,逐步亲手实践,最终学成出师[4]”。因此,校内老师走出去,一线专家请进来,对于应用型法律人才联合培养协作培养至关重要。

1. 法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高度重视“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并实施“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动手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培养培训,实施政策引导,加强规范管理,构建长效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教育理念先进、专业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能满足学校转型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为满足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的需要,深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建立与人才培养定位相一致的教师队伍培养,同时坚持“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引进与培养不断线策略

2. 以提升应用型法律教学水平为目的,培养法律“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紧密结合高等学校教学转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加强法学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组织教师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行业一线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和法律实践能力。聘请法律战线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担任相关课程教师,并作为青年教师的实践实习导师。按照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打破常规,多方位全力建设一支 “双师双能型”的高水平实践教学队伍。一是校内法学教师“走出去”。鼓励法学院的教师通过挂职、顶岗、专业资格认证等方式提高法学专业实践能力,利用学校安排的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有计划地进行技能和学历培训取得成效。为适应新型实践教学的需要和发展要求,并组织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师外出到法庭、律师事务所参观学习,提高实践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二是校外法律一线人才“请进来”。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司法干部、律师精英担任兼职教师,全面、实质参与学校法学实践教学与管理工作,主讲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指导实训、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有针对性指导进行法律职业资格证考试复习。三是建立校内“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基地,加强对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法律援助中心、人民调解中心、公证处这些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校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技术支撑,教师搭建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可以有效解决了学生的法律业务实习和毕业实习。

四、建立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都成功,必须要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保障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提升学生就业、考研竞争力的关键。“一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推行评价方法的多样、成绩构成分段、评价主体多元等措施,采用笔试、答辩、课程论文现场答辩、综合评价等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法,致力消除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把学习的着眼点从死记硬背转向活学活用、强化能力。二是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以行业标准检验为标准。应用型人才培训是否成功,用人单位最具有发言权的评价主体[2]”。因此对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在学生毕业前的实习实训、毕业论文完成标准等一系列与培养质量相关的指标,都应该是学校和法院、检察院、律师等法律从业部门的专家参与其中、彼此协商、充分互动的基础上共同完成的。毕业生的考研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履行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更应当成为学校获得社会声誉,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利明.法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2).

[3] Oliver Wendell Holmes, Jr. T he Common Law[[M]. Little Brown press,1881.

[4] 谢晓尧.法律人的工匠活[EB/OL]. http:///cont/1 5/0908/18/22551567_497736140. shtml,2015- 09- 08..

[5] 王爱民.试论法律人才的培养与法学教学方法的革新[J].社会科学家,2005,(01).

[6] 阎武.论案例教学法在劳动法教学中的运用[J].新乡学院学报,2010,(02).

上一篇:南阳绿色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政府危机治理中的政治思想工作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