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生”是孔夫子的发明

时间:2022-04-10 02:32:02

跟朋友聊天,不知怎么,就聊到了“三好生”的话题。朋友问我:“三好生”是指哪“三好”?一下子把我问住了,迟疑片刻说:“学习好,身体好,还有……工作好吧?”可转念一想:一个小学生或中学生,干的哪门子工作呢?——是“品德好”或“思想好”吗?记忆中似乎又不是那么回事。

还好,我还保留着中小学得的奖状,那是父亲去世后在他锁着的抽斗里找到的,一共有六七张。其中一张1961年的,上面标着“优”和“奖章”字样,上写:“学生某某在某某小学五年级操行和学业成绩均属优等,根据‘北京市小学学生奖励和惩罚试行办法’发给奖章,以资鼓励。”落款是“北京市教育局”。——看内容,只提到“操行”和“学业成绩”,只是“两好”而已。

上了中学,奖状有了变化。一张1963年的奖状,褒奖词改为“操行和学业成绩优良,并注意锻炼身体”,这才是名副其实的“三好”。——不知是中、小学要求不同,还是到了1963年教育方针起了变化?

在所有五彩印刷的正规奖状之外,另有一张学校自印的奖状,用油印方法印在一张粉红色的厚纸上,正中四个大字是“三好学生”,左方印着放光的雷锋头像;上款是“奖给某某”,下款是“北京某中”,时间也是1963年。这应是开展学雷锋运动颁发的,然而跟教育局颁发的正式奖状有啥区别和联系,因时间久远,已茫无头绪。——而且前面那个问题仍未解决:“工作好”的印象从何而来?

上网一查,查出来了。原来“三好”提法最早出自1953年接见共青团二大主席团的讲话,他说:“我给青年们讲几句话:一、祝贺他们身体好;二、祝贺他们学习好;三、祝贺他们工作好。”——口语表达比较随意,“祝贺”是对已然之事而言,若改成“祝愿”,就更准确了。但总的说来,这话所针对的,应是已经离校的青年,譬如一个学徒工或一个青年干部,他首先要有个好身体,还要不断学习文化、钻研技术,并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至于学生,他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没必要讲了又讲。因此说“三好”一开始并未针对在校学生,而且其中也不包括“品行好”——似乎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学习好、工作好的健康青年,品行好还用说吗?

到了1955年,教育部颁布《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借用了的“三好”框架,同时做了重要调整:以“品行好”取代了“工作好”。“守则”开宗明义第一条就要求学生做到“身体好,功课好,品行好”(你看,排列的顺序都没变)。

再后来,“三好”提法被进一步修订,表述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见1957年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德、智、体的顺序,这才固定下来。

不过真正大张旗鼓宣传“三好”,则是六年后的1963年。这年3月,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一时间“学雷锋、争三好”掀起运动,蔚然成风。——那张油印“三好学生”奖状,应当就是这一运动的见证。

翻看手头的几张奖状,忽然想起孔夫子的两段话。一段是:“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说的不就是“三好”吗?——我理解:“智”即“学习好”,“仁”即“品行好”,而“勇”自然有着“身体好”的因素;只是它同时包含着勇猛精进、一往无前的意蕴,又非一般意义上的“身体好”可以比附。

孔子不是心血来潮,拈出“知、仁、勇”随便说说。他在另外的场合还进一步发挥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而《礼记·中庸》又据此总结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与“天下之达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相配伍,构成儒家的道德伦理主脉。——如此看来,“三好”提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也可视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后生晚辈的殷殷期待,并非今人的发明独创。

上一篇:樊蒙:“距离没多远,走走就能到” 下一篇:柬埔寨 我的相机开始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