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一个被夸张的易中天

时间:2022-04-10 12:10:29

随着易中天“品三国”在央视火起来,上海文艺出版社以千万的天价收购了易中天《品三国》的版权。推向了市场后,《品三国》遥遥领先于畅销书的榜首,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读了这四篇博客日志,你会对易中天有一个新的认识,也会对易中天现象有一个新的洞察。

“精神保姆”――易中天扮演的角色

张闳

.cn

继刘心武演说《红楼梦》之后,易中天也在电视台评讲《三国》(他没有说明讲的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这正是其“狡猾”之处),引起公众的热切关注。有趣的是,身为作家的刘心武,不说自己是讲故事,却标榜所谓的“秦学”,而作为学者的易中天则并不在意学术性探讨,而是热衷于讲故事。这一角色错位,造成了公众和学术界的评估体系的混乱。公众以为自己听到了很有学术价值的言论,学术界则又斥之为毫无学术性的“戏说”或“混嚼”。

有人斥责易中天偏离了学术,俗化了历史,这种指责显然牛头不对马嘴。易中天是个学者,但在电视台办讲座,显然不是搞学术研究。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让全国人民都变成学者。另一方面,历史本就是一些“俗事”,怪只怪原先的学者们把历史神话了。《三国志》可以演绎出《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为何就不能演绎出《品三国》呢?就我本人而言,我既不会去听易中天“说书”,也不会去读什么《品三国》,但我决不会因此而去贬低易中天的价值。毫无疑问,易中天的讲座不是讲给我听的,他的书也不是写给专业人士看的。易中天是一位好文科老师,一位出色的说书人,至于其学术水准究竟如何,并不是最要紧的事。没有人会把袁阔成或单田芳当作“学者”,也没有人会认为毛宗冈、金圣叹是“说书人”。而跑到电视节目中去搞学术研究,显然是跑错了地方。即使是一位真正的大学问家,也不可能在电视节目中大谈学术,不可能搞一场“全民学者化”运动。所以,不管刘心武、易中天等人的个人意愿如何,他们在“百家讲坛”上的行为,实际上跟学术没有太大关系。

在现代媒体的强大号召力面前,观众和听众几乎无一例外地“粉丝”了。“粉丝”并非以知识理性对待知识,而是将知识和学者“粉丝化”,成为膜拜的对象。这本身就是对知识的开发性和反神话倾向的偏离和背叛。这一代“粉丝”们需要的,实际上既不是学术,也不是知识,甚至不是娱乐,只是出于对强大“偶像”的习惯性的“精神依赖”,把自己交付出去。他们既懒得自己觅食,甚至连动嘴咀嚼一下都懒得去做,只是躺在知识的摇篮里张着嘴等待喂养。易中天所扮演的,无非是一个“精神保姆”的角色。他将那些艰涩坚硬的学术“馒头”咀嚼了一遍,拌上了他的玑珠般的唾沫,变成了松软滑腻的面团,易于吞咽和吸收,然后反刍出来,喂养那些被哺养惯了的年轻一代读书人(如所谓“乙醚”)。这种靠被偶像咀嚼过的精神食粮维持其精神价值的“粉丝”们,喜欢品尝的正是这种口味。在这方面,易中天现象跟娱乐界的“超女”现象如出一辙。

还原一个被夸张的易中天

王里

易中天的《品三国》火了,把对他的论战式的评论带得也火了起来。不过老易到底老辣得很,并不轻易去惹它们,就像大家都不肯轻易相信短信中奖一般,省得中了圈套。

论战的双方都把事情夸张了许多,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常常出现的一个令人厌恶的东西:动不动就是“×××现象”,“×××转折点或起点”,一有风吹草动,就要挖出划时代的意义来,或曰学术堕落的开始,或曰成功转型的典型,总而言之,大家追求的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超凡境界。其实哪里会有那么多转折点或起点,要是真有那么多,岂不是就地转圈圈,中国人全都成迷路专家了。

平心而论,老易好像并不愿意背上保卫学术的包袱,也不企图扛起成功转型的大旗,把那么大的社会责任堆到某个人的身上,恐怕也太沉重了点儿。中央电视台今天戏说这个,明天戏说那个,春节晚会一年比一年叫人倒胃口,刚有那么几位来讲点正经故事,就遭来“学术界”如此愤愤不平,好像中央电视台从来就是宣读学术报告的地方似的。

专业之外,走走偏锋,不光免去了同僚间的鸡争鹅斗,还能出书出名并少不了挣钱,鱼与熊掌兼得,不亦乐乎?事情原本就是这样简单,何必非得戴上那么多光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都少唱些高调,多做些实事――甭管是大实事还是小实事,分内事还是分外事,兴致所至都是实事,那么学术自可以保卫,转型自可以成功,瓜熟自可蒂落,水到自可渠成,千万别指望哪里冒出个圣人来拯救世界,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伺候好了,天下自然太平了。

走出象牙塔的勇气

wangyong

易中天火了。8月5日上海书展第一天的“易中天《品三国》读者见面会”,完完全全成了签售会,为什么?人太多,不得不马上开始签名。新闻上说,他签坏了8支笔,衬衫湿透,其间也很少喝水,因为根本不敢喝水,上次在北京签售时中途想去上个厕所也要引来排队的读者一阵骚动,等等等等。人家书展工作人员说,去年余华签售《兄弟》时也没有这么火暴的,人数大概只有易中天的十分之一。 自从他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讲了《汉代风云人物》,这位讲课幽默,不时抖出些包袱的教授,便给观众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后来就有了他的贴吧,并且有人自称“意粉”、“乙醚”了。

有人说他不能把历史通俗化,还有人倒是对这种通俗讲史不持否定态度,但却对他不屑一顾。说他在普及历史,没有错,难道这样就不对吗?难道所谓学术就是闷在象牙塔里苦读,然后写一本一般人都看不懂的学术著作,自己掏点钱印刷出版,再送给圈子里的人和亲戚朋友吗?上次我去看初中的语文老师,她跟我说起有个朋友送了她一本自己写的书,名曰《道教研究》,她说:“这书现在谁还要看?!我束之高阁了!”想来那些人也挺不容易的,辛辛苦苦研究了大半辈子,凝聚着自己心血的论文,除了在圈内的少数人中间传递外,亲戚朋友也不看。那么这种文化,不能广为传播,即使再好又能给社会带去什么呢?易中天之前敢于离开象牙塔传播文化的人大概只有余秋雨一位,可人家也屡遭炮轰,现在出了个易中天,批评声又是不绝于耳。

作为一位教授,能够有勇气走向大众,普及文化,是好事。

只是如此而已

易中天

.cn

我的节目原本是根大萝卜。萝卜的特点是:草根,多少有些营养,怎么吃都行,什么人都能吃,说得好听就叫“雅俗共赏”。这根萝卜在肉锅里煮过,现在端了出来。有人说好吃,有人说不好吃,有人只吃到萝卜,有人品出了肉味,都很正常。如果不喜欢,完全可以改吃别的。《百家讲坛》的厨房里还有白菜、扁豆、黄瓜,甚至西洋参,尽管选择,甚至不妨换一家餐馆。萝卜不会有意见,菜农也不会着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如此而已。

上一篇:如影随形的男人 下一篇:新鲜小资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