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探讨

时间:2022-04-10 11:23:48

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本文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出发,探讨了在艺术类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矛盾、成因及问题所在,探讨若要发挥“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优势,必须先解决好存在的矛盾,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 艺术类高职英语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92-01

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也引起了广大老师们的探讨和实践。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否适合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学课堂,如何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课堂体现其优势,处理好这种模式与实际高职英语课堂现状的矛盾,发挥其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值得每位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师的深思。

一、学生主体性地位与被动参与的矛盾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自提出以来,经历了一系列的实践和发展,它主要强调发展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认为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而教师则是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通过更加积极主动的思考和自主学习,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获得知识,提高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实际运用能力。这也是相对于我国传统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和优势所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也更容易让他们获得自信和成就感,对以后他们的职业和个人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然而,τ诟咧袄嘌生,尤其是艺术类高职学生而言,英语基础差,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对英语缺少兴趣和自信,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结合不紧密,专业学习时间和压力大于英语学习,英语学习与今后职业没有直接联系的固化观念等等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实践中并没有真正发挥其主动性,使得其课堂效果并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学生想说想做却因为以上原因难以开口,课堂中参与与不参与对于艺术类高职学生来说没有太大区别,大多数学生对于在课堂上中心角色的转换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使得主动参与成为多数同学的心理负担,实际在课堂活动中能真正参与并积极互动的学生所占比例很低,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学生被动参与之间的矛盾。

二、课堂形式多样化与考核方式单一的矛盾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通过简单的可操作性的游戏互动、情景创设、生活呈现、角色扮演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将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能力融入其中,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课堂效果。其目的也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点,学生在这样情景化的活动中,提高了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也增强了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同时,情景化、游戏化的教学形式也符合艺术类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实际操作中习得也和相关专业课程的习得方式相统一。

但在接下来的考核机制上,大多数艺术类高职院校采取的还是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考核内容仍然停留在以往的语法、阅读、写作等知识点的记忆和应试技巧上,课堂表现所占比例较低。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单一考核方式的不对等,也带给学生一定程度的困惑,当然也有碍于课堂中学生进一步发挥积极主动性,影响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与效果的评估,不能很好地促进相应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也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流于形式。

三、结语

在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学中,若能有效地解决以上矛盾,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充分发挥课堂模式中的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那么在实现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上,这样的英语课堂模式就能很好地强化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同时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下,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引导和组织学生,利用多媒体和现代化网络技术等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又使他们所学的英语得到了实际的应用,也能真正遵循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参考文献:

[1]狄峰.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J].教师,2015(29).

[2]陈静.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课堂[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6(3).

[3]李水春.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J].校园英语,2015(14).

上一篇:初中物理课堂提高实验效果的策略 下一篇:提高小学数学复习教学效果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