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时间:2022-04-10 09:30:51

侨乡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摘要:近年来国民的文化意识不断觉醒,同时具备名人效应和教育影响的名人故居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江门五邑地区作为著名侨乡和全国文明城市,其名人故居的保护和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江门五邑地区为例进行研究,为侨乡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借鉴思路和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侨乡名人故居;保护;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59-02

江门五邑地区作为“中国第一侨乡”,名人众多且其故居极具代表性,如何对这些故居进行有效的保护,使其发挥文化价值,一直是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问题。然而,目前国内有关名人故居的研究多从故居的保护、修缮、建筑美学的技术层面,以及旅游开发层面进行研究。关于江门五邑地区名人故居的研究,基本上集中于当地的新闻报道,系统的研究还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但是保护与利用的具体措施尚有待改进。本文在调查和分析江门五邑地区名人故居的资源和保护开况的基础上提出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全国侨乡名人故居保护和开发提供借鉴。

一、江门五邑地区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现状

从1982年起,江门市陆续把一批名人故居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不断加大对名人故居保护经费的投入,对其进行维护修缮,并把重要的名人故居扩建成纪念馆,如梁启超故居、陈少白故居等,并使之成为我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景点。然而,五邑地区名人故居分布零散,仍有为数众多的名人故居未能得到有效保护。截至2011年3月,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仅1个,省级的仅5个,县级的也只有9个。

二、江门五邑地区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1.民众文化认同感较低,参与意识缺乏。调查显示,很多市民和游客对名人故居还存在着认识不清的问题,没有重视其文化内涵。实地调研过程中,83%的梁启超故居游客认为名人故居旅游只是看看建筑,而且91%的游客在故居内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三分钟。游览动机调查中,旅游观光是目前人们去江门名人故居的首要原因和动机,而感受文化排在第二位,名人故居的文化吸引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故居当地的居民也没有树立自觉保护文物的意识。譬如具有极强的文化氛围的陈少白故居,由于门前有条臭水河(工厂排污居多),常年散发出刺鼻的味道而使游客越来越少。总体上来说,很大一部分市民并没有认识到名人故居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保护利用的价值,也没有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对当地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性。

2.故居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宣传力度不足。江门五邑地区大部分名人故居的表现形式单一,故居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只是单纯的陈列参观,对于广大民众缺乏吸引力。从市场调研中发现,市民对于不考虑去名人故居游玩的原因主要集中于名人故居景点不够吸引他们。根据名人故居旅游市场感知分析,决定名人故居受游客欢迎的原因是:①名人故居内的名人是大家所熟悉,所认可的名人人物,如最近因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展而引起公众关注的冯如。②名人故居建筑外己经有挂牌示意,提示游客此地是一所名人故居,同时做过一定的宣传活动,能够在网络、书籍或其他媒体杂志上搜索到。宣传力度越大故居的知名度越高,如参观人数较多的梁启超故居和陈白沙祠分别位居百度百科浏览量之首。

3.政府文化保护责任不强,城市定位不明。历史文化名人故居是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具有提高城市精神品质的作用,对于促进城市文化形象的完善意义重大,但各级政府对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发挥名人故居效应,促进文化名市建设。如访谈司徒美堂的后人了解到,从2003年至今,政府每个月只支付500块的工资让其打扫卫生、收拾东西以及负责平常有人来参观时来开门,并没有根据物价的上涨情况进行调整,至于维修仅仅停留在口头,这说明相关部门对后人补贴问题以及故居的保护关注度不够。

三、侨乡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的对策研究

1.提升民众文化资源认知程度。对于目前市民文化资源认识程度不高的情况,有必要通过教育和组织社会活动提高市民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具体的做法如下:一是加强媒体宣传。在江门市的主流媒体和网络上重点介绍城市历史名人,宣传名人故居的文化意义,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涵养。调研中我们看到,五邑文化广场里的市博物馆,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向市民介绍这些名人事迹,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成为市区重要的旅游景点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是提高市民的参与度。发动市民、故居附近村民的力量,设立义务讲解处,招募名人故居保护志愿者,做好名人故居推介活动;三是编写故居指引资料。通过编写名人故居的旅游册,测绘编撰一张指引名人故居的地图,指引游客进行观光和了解;四是开展名人故居系列文化活动。据江门市文广局调研得知,该市只有针对文化遗产所开展的文化旅游活动,名人故居还没有进行单独的推介;五是故居文化进校园。联合教育局和文化部门,将宣传车、宣传展板送进校园,为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宣讲、江门名人故居讲解。目前,江门的高校均有关于侨乡名人的事迹宣传版,如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的文化长廊,但是并无专门的故居文化活动。

2.健全政府文化资源保护制度。目前,江门的名人故居尚存在故居身份不明,部门责任不清的情况,不利于名人故居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上的监管和监督。建议设置统一的监督和管理部门,其次,多管齐下完善故居的保护、修缮和管理资金筹集。以市区政府两级财政资金为主,国内外的社会捐助为辅,采取多种形式,广泛筹集名人故居修缮、搬迁、改建、扩建的资金。一是以政府出资为主,以国有的方式将名人故居设立为纪念馆;二是政府协助、名人后裔或社会力量共同出资维护;三是挂牌纪念,维持原有居住功能。

3.创新名人故居文化开发模式。针对江门的名人故居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笔者从三个角度考虑其保护和开发利用模式。第一点是从建筑学的角度,将江门名人故居的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所在区位的历史文化风貌相结合,保持其原有功能,保持故居的原汁原味;第二点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摆脱单纯从故居单体进行开发的方式,转而从整体文化背景角度看待故居旅游市场的开发,尤其是要发挥其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第三点是从旅游学的角度,对江门名人故居营销手段单一,效果低的问题,提出了名人故居的市场营销模式,对故居产品、故居的宣传手法以及促销手段进行整合设计,打造体验性展馆。与旅游紧密结合,设计名人故居游精品线路,增开一些旅游专线,方便游客的旅游观光。如江门市区的103路公汽贯穿了白沙祠、葵博园、小鸟天堂和梁启超故居等文化景点。

总之,通过对侨乡名人故居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能够起到引导400多万海外五邑乡亲到江门探寻文化源流,以及广大青少年朋友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李葳.侨乡文化探研[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2]方健宏.广东历史人文资源调研报告[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金华(1985-),女,汉族,湖北麻城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车用空调压缩机带轮有限元分析 下一篇:轻松解决U盘数据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