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七口服液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4-10 08:56:55

田七口服液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制定田七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并观察其对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药材用4倍量50%的乙醇渗滤,再按醇提水沉法精制,制成口服液,并分别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共1 500例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结果:本制剂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靠。治疗组临床治愈率93.3%,总有效率99.3%;而对照组分别为60%、80%,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田七口服液;制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2-0051-02

田七口服液是以田七单味药组方,经现代工艺研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作用。可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跌打瘀血等症。我院骨科近年来将田七口服液应用于各种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病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制备方法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介绍如下。

1 处方组成

田七:300g,砂糖适量,制成1 000mL口服液。

2 制备方法

取田七饮片洗净,装入不锈钢桶中,倒入4倍量50%的乙醇,渗滤,收集渗滤液,合并滤出液,挥去乙醇,放冷后加入适量蒸馏水,按醇提水沉法精制,另将砂糖加蒸馏水煮沸,加入到精滤液中,加蒸馏水至足量,搅拌混匀,放置24h后,过滤,制成1 000mL,经澄明度检查合格后分装。

3 临床应用

3.1 基本资料

1 500例均为我院2002―2004年骨科门诊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2组。田七口服液治疗组(治疗组)750例,年龄4~76岁,平均41.5岁;男445例,女例310;平均病程7.8天;受伤部位:足踝部147例,膝部104例,腕部102例,腰部88例,胸肩部85例,肘部96例,前臂65例,小腿部63例。消炎痛对照组(对照组)750例,年龄4~74岁,平均37.8岁;男467例,女288例;平均病程10.4天;受伤部位:足踝部188例,膝部98例,肩部68例,肘部104例,小腿部68例,髋部87例,腰部58例,腕部79例。

3.2 临床症状和体征

临床症状主要为因跌、打、扭、挫、闪等引起患部疼痛、肿胀、皮下瘀血青紫或皮肤挫伤、关节功能障碍,个别患者可见发热(吸收热)。体征主要为局部压痛、肿胀,有的局部皮温略高。为了统一观察标准,将痛觉程度、触痛范围、肿胀程度、关节功能障碍(活动受限程度)和皮下瘀血、青紫、渗出面积等临床表现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最重(++++)4级以便于临床医师观察记录。

3.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田七口服液,一次10mL,bid;对照组饭后口服消炎痛25~50mg,tid。两组患者均配合口服VitB,和VitC。受伤早期均采用局部冷敷,轻度擦伤者局部擦药,关节脱位者复位固定,伤后避免活动。

3.4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疼痛完全消失或接近消失,触痛范围缩小95%以上,肿胀消失60%以上,皮下瘀血、青紫、渗出面积减少90%以上(遗留的色痕吸收除外),关节功能恢复到原关节活动度的65%以上;显效:疼痛接近全部消失,触痛范围缩小80%以上,肿胀消失50%以上,皮下瘀血、青紫、渗出面积减少80%以上(遗留的色痕吸收除外),关节功能恢复到原关节活动度的40%~50%;有效:仍稍有疼痛,触痛范围缩小55%左右,肿胀程度消失40%以上,皮下瘀血、青紫、渗出面积减少60%左右,关节功能恢复到原关节活动度的40%以下;无效:疼痛消失不显著,触痛范围缩小、肿胀消失均不明显,皮下瘀血、青紫、渗出面积不减少,关节功能活动无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显效率=临床治愈率+显效率。

3.5 结果

两组疗效结果比较见表1

4 讨论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伤科常见病,其病理过程是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外界损害因素的反映,这种反映是通过人体生理功能变化而反应出来的。其主要表现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田七口服液是用单味中药田七组方的制剂,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方中田七既能止血,又能化瘀,止血而不留瘀。现代药理研究亦已证明:田七具有活化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GPⅡb、CPⅢα,促进血小板粘附,激活静止血小板表面α颗粘膜、糖蛋白GMP14,增强血小板凝血功能;而且在止血过程中,继发性纤溶的有效指标D-二聚体极少发生阳性,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不增加,无血栓形成的倾向;有提高局部表皮生长因子的含量、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成、抑制炎症介质组胺和前列腺素E的释放等作用。治疗组在服药期间无明显副作用。临床实践也证明,田七口服液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具有疗程短、有效率高、价廉、无明显副作用等特点,值得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上一篇:炮制方法对杜仲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的影响 下一篇:红豆杉枝叶酸催化水解甙键提高紫杉醇收率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