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糠疹误诊为药物性皮炎1例报告

时间:2022-04-10 08:25:09

玫瑰糠疹误诊为药物性皮炎1例报告

摘要:患者,男性,62岁,患者躯干部、腹部出现红斑、丘疹,无鳞屑,未融合,瘙痒明显。2d前有左氧氟沙星针剂用药史,自诉用药后早晨全身出现皮疹。误诊为:药物性皮炎。发病来无发热、乏力、咽痛等症状。

关键词:玫瑰糠疹;误诊为药物性皮炎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2岁,因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而于上午10时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予654-2针10mg、左氧氟沙星针0.4g静脉输液治疗,完毕回家。次日仍按此方案治疗,第3d上午8时患者再来求诊,诉全身出现皮疹伴瘙痒明显。查体:患者躯干部、腹部、出现红斑,丘疹,未融合成片。体温正常,无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初步诊断:药物性皮炎。即停用左氧氟沙星针,予氯雷他定片口服、葡萄糖酸钙针、地塞米松针静脉输液治疗,此治疗方案持续2d,患者全身红斑丝毫未退,面积增大,瘙痒仍剧。查体:躯干部,腹部,双上肢、双下肢至脚踝处均出现拇指盖大小红斑,未融合成片,呈椭圆形,有黄褐色、淡褐色、颜色不一,表面覆有糠状鳞屑。再次追问病史,患者诉输液次日早上手背先出现几个,隔日逐渐增多并蔓延全身,无发热、乏力等症状。遂诊断:玫瑰糠疹

2讨论

玫瑰糠疹是皮肤科门诊常见病,本病为急性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皮损特点主要发生于躯干,长轴与皮纹一致的圆形或椭圆形或环形黄红色鳞屑斑,春秋季多发,病因尚不明确,有自限性,罕见复发等。之所以称为玫瑰糠疹是因为它的皮疹呈玫瑰红色,微微高出皮肤,有的含在皮内,大小不一,有的像小纽扣大小,有的像钱币大小,呈椭圆形,上面覆盖着一层糠状的薄皮,称为糠状鳞屑,中青年发病较多。

玫瑰糠疹与药物性区别之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一般认为,玫瑰糠疹(PR)可能是有病毒感染(人类疱疹病毒6、7、8型)引起的淋巴细胞浸润皮肤所致的免疫反应,皮损病变处发现Th细胞上有HLA-DR抗原[1],表皮、真皮内郎格罕细胞明显增多,郎格罕细胞附近的角朊细胞出现细胞溶解[2],因而认为本病与细胞免疫有关。主要表现为母斑、子斑在皮肤上的依次发生。可推测,玫瑰糠疹是与病毒感染有关的免疫反应性皮肤病,临床具有自限性的特征。

药物性皮炎,也称为药疹,是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如注射、口服、吸入、外用等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粘膜急性炎症性反应。约占皮肤科门诊患者的2%~5%,占住院患者的18%[3]。由于药疹种类繁多,其临床表现又多种多样,严重时甚至可危及生命,是皮肤科住院患者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4]。重者伴有内脏损害。其发病机制很复杂,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学能够作用机制,前者涉及到变态反应Ⅰ-Ⅳ型,与患者过敏体质有关。非免疫机制是指药物的过量、药理学副作用、毒性蓄积、毒性延迟、药物相互作用及药物代谢的改变等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

区别之二,玫瑰糠疹多累及中青年,以春秋季多发,初起病损为孤立的玫瑰色淡红斑,直径可迅速变大至2~3cm,覆有细小鳞屑,称为前驱斑或母斑,母斑不断扩大,甚至可达鸡蛋大小。可发躯干和四肢近端任何部位,1~2w后颈,躯干以及四肢近端逐渐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片,状同母斑,一般不发生在颜面和小腿处。直径0.2~1cm,常呈椭圆形,边缘覆圈状游离缘向内的细薄鳞屑,长轴与皮纹平行,常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本病有自限性,病程一般4~8w,也有数月甚至数年不愈者,但一般愈后不复发。皮疹分批出现,所以可在病人身上同时看到玫瑰色、黄红色、黄褐色、淡褐色的皮疹,大多数人感觉不到明显症状,但有的自觉痒感轻重不等。个别人有低烧、头痛、全身不适、咽痛、关节痛或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常由青霉素、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癫痫药等引起,为最常见的药疹[5]。特点是全身出现对称性泛发性红斑,类似麻疹、风疹和猩红热。皮疹在1~5d内迅速布满全身,麻疹样红斑为密集而均匀分布之粟粒大红色斑疹、斑丘疹,而猩红热样红斑为弥漫性潮红斑,压之均褪色。有时这2种皮疹可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时或先后出现,可伴有轻度全身症状,但其程度较麻疹或猩红热轻。大多数皮疹在2~3w内消退,个别因病情严重或处理不当而发展成剥脱性皮炎。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门诊医生在工作时尤其注意;病史是临床诊断的基础,详细询问病史很重要,可以反复追问,仔细查体,并可反复查体。

参考文献:

[1]Alba S.Tagami H.Immuno Histologic studies in pityriasis rosea:evidence for cellar immune reaction in the lesion epidermis[J].Arch Dermatol,1985,121:761.

[2]吴志华,主编.现代皮肤性病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465.

[3]丁杨峰,谈怡雯,章伟.药疹96例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8):508-509.

[4]吕小岩,翁孟武.住院皮肤病患者88例死亡原因回顾性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32(6):323-324.

[5]薛文辉,陈长斌.药疹344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16(1):30-31.

上一篇:膝关节镜围手术期青少年患者的护理需求 下一篇:莫文蔚狂揽四奖成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