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乡建设蔬菜生产之乡的成效、做法、问题及建议

时间:2022-04-10 06:48:16

牌坊乡建设蔬菜生产之乡的成效、做法、问题及建议

摘 要:牌坊乡利用地理位置优势,抓住合肥市出台对设施栽培实施以奖代补的机遇,立足于把发展蔬菜生产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提出“打好民族牌,做好菜文章”的发展思路,围绕市民菜篮子,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倾力发展蔬菜生产。介绍了牌坊乡蔬菜产业生产的成效、做法,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蔬菜生产;成效;问题;建议;牌坊乡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4-67-02

牌坊乡近城(合肥)邻县(店埠),位于县城店埠北6km,距离省会合肥仅17km。现辖13个村,耕地3 533hm2,总人口4.6万,其中回、满少数民族人口6 000人,粮、油、蔬菜、生猪、奶牛饲养是全乡农业主导产业。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 511元,自2003年以来,牌坊乡抓住合肥市出台对设施栽培实施以奖代补的机遇,立足于把发展蔬菜生产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提出“打好民族牌,做好菜文章”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围绕市民菜篮子,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倾力发展蔬菜生产。

1 现状与成效

1.1 基地建设情况 自2003年开始示范建设大棚蔬菜以来,牌坊乡多方筹资,进一步加大设施栽培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累计投7 000多万元,分别在牌坊、三王、赵坊、民新、兴一、高塘、许井村发展大棚蔬菜生产基地,总面积突破400hm2,主导产品有杭椒、西红柿、黄瓜等,年产蔬菜4万t,产值7 000万元以上。2010年牌坊乡所建基地和产品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地认定和无公害产品认证,被上海世博会指定为蔬菜专供基地,注册的“千柳”牌蔬菜被评为合肥市十大特色农产品之一。主导产品杭椒销往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合肥等大中城市,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牌坊乡也被列为合肥市重点蔬菜生产之乡。

1.2 建立蔬菜科技示范园 为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先后成功引进合肥振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肥绿色田野有限公司和丰乐园、新邦农业科技示范园入驻,投入2 000多万元,发展蔬菜科技示范园100hm2。栽培的特色蔬菜品种有杭椒、蘑菇、金针菇、芦蒿等,供应家乐福超市和周谷堆批发市场,进一步提升了蔬菜的质量和档次,增加了效益。

1.3 蔬菜生产致富群众 全乡有1 200多人从事大棚蔬菜生产和经营。2011年牌坊村被评为安徽省蔬菜“一村一品”示范村,全村从事蔬菜生产、销售的人员500多人,2012年蔬菜产量1.5万t,产值4 000多万元,占全村农业总产值70%以上,农村人均纯收入10 956元。蔬菜业正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也成为全乡农民增收致富的最大亮点。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蔬菜生产事关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是一项全局性的基础工作。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谋划和研究发展设施栽培。乡成立领导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协调解决建棚户在土地调整、物资供应、资金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农业、财政、农经、土管等部门按各自的职责,做好土地流转、财政奖补、技术指导等相关工作,做到不推诿、不扯皮。

2.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重视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先后邀请省、市、县农业专家来乡调研,开展专项发展规划和技术指导。特邀安徽省农业工程设计院来乡就蔬菜“十二五”规划开展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形成全乡“万亩蔬菜生产总体规划”。

2.3 突出重点,强力推进 被列为蔬菜发展规划的区域,新建设施栽培4.67hm2(净面积)以上的小区,乡政府给予4 000元/667m2的资金奖补,在建设之初一次性乡财政垫付到位,并对基地的水、电、路给予配套建设。做到行政推动,示范带动,保证全乡每年新建大棚蔬菜面积在66.67hm2以上,保持设施栽培持续发展。

2.4 分类指导,做好服务 乡政府常年聘请3名有实践经验的蔬菜技术员,驻点指导大棚蔬菜生产。通过开展培训、发放明白纸等方式提高种植技术和水平。新建大棚蔬菜基地由于种植户缺乏技术,生产难以掌握,要求技术员必须深入到每个种植户,手把手教,现场示范,消除种植户顾虑。乡蔬菜协会和蔬菜专业合作社利用现代信息平台,产品供求信息,在合肥、南京、武汉等城市设立销售窗口,帮助收购、销售产品,解决一家一户蔬菜销售难的问题,提高种植户信心,保持设施栽培良好的发展态势。

2.5 健全档案,严格管理 乡蔬菜协会对菜农建立严格生产管理档案。实行统一发放登记挡案,统一指定农药使用品种,统一指定农资购置,统一产品质量检测,严格农药使用标准。近几年来,牌坊乡作为农业部蔬菜定点检测单位,每年被抽检的品种达10多个,无一例农残超标现象,保证生产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3 问题和不足

3.1 传统小农思想影响蔬菜生产发展 牌坊乡虽是农业大乡,但人均耕地少,劳动力充裕。群众仍存在“重工轻农,重粮轻菜”的思想,客观上制约了蔬菜生产的发展。蔬菜业产值所占份额逐年提高,但总体不快。由于蔬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生产者信息不灵,加之储运周期短,对“如何种,种什么,怎么销”的问题缺乏研究。对发展蔬菜业缺乏开拓精神,满足于常规农业和传统农业现状。

3.2 产业化进程不快 蔬菜生产在店白路沿线牌坊、三王、高塘村发展面积较大,但全乡蔬菜生产与产业化的本质要求差距较大,特别是储藏、加工、批发交易市场建设更是空白。蔬菜交易往往散落田间地头,市场机制和订单生产未真正建设起来,储藏、加工等延伸产业还没有形成。

3.3 品种单一 目前牌坊乡主导品种有杭椒、西红柿、黄瓜等,但特色蔬菜和精细蔬菜品种还未开发和生产,主导品种集中上市和市场需求多样性脱节,造成杭椒等产品上市出现价格低、交易难现象,直接影响效益提高,也容易造成蔬菜烂市。

上一篇:让政治课教学在快乐中进行 下一篇:影响福建柏生长的环境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