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与真实

时间:2022-04-09 11:10:02

几乎所有的新闻理论都会告诉我们,新闻是以“真实”为核心的。随着电视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在许多包括新闻杂志类节目在形式上越来越“戏剧化”,采用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化”的手法。作为信息传播的形态之一,电视的艺术化倾向是否改变了新闻的真实?本文试图通过电视新闻杂志部分表现手法的归纳和分析,理性解读新闻“艺术化”与真实性的关系。

要谈电视新闻艺术化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艺术与新闻的区别。对于两者的差异很少有人会表示困惑,因为对于公众和业内人士来说,新闻和艺术可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新闻理论界对“新闻”的定义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指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艺术的概念多指“美的表达形式和方法”,它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两者的界限常常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明晰。例如,报告文学可以说是记录事实的文学创作,或是文学化的纪实。它虽然是对某一社会现实的报道,但在表达手法上多用“富有创造性的”文学语言。电视是视听媒介,无论是新闻节目还是艺术类节目都是通过声音和图像的传播使受众获得视听同步的享受。我们一般是通过节目的内容来划分电视艺术和电视新闻:以大众娱乐为目的的内容都可以归纳为电视艺术,而那些以满足受众对社会事件知情权为目的的节目归类于电视新闻。

由于目的不同,这两类节目对声画运用的理解和方法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新闻类节目应该提供的是社会事件的真实画面。受众电视镜头直观的应该是“未经加工的”“社会现实的直播”。①艺术类节目的画面是作者的创作,通过编、导、演来达到它的主观审美理想。本文所说的“艺术化”倾向指的是新闻类节目中采用了原本被认为多用于艺术类节目的一些创作手法。很明显,这些手法的采用对于新闻类的节目的影响不仅仅只是一个技术表现问题,我们关心的是它是否可能改变了“事实的真实性”而制造了“另一个现实”,影响观众的视听和理解。

本文作者在2003年11月至2004年3月间对上海的一档电视新闻杂志进行考察。该节目通过主持人的串场和评论把各条新闻有机地整合起来,成就新闻的汇总。历时十年,该栏目制作相对成熟,它的内容关照点面,是地方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比较典型的代表。收视率也一般都能稳定地保持在7%~9%的水平,位于该频道的全天之首。②我们以为,电视新闻杂志能有这样的成绩,除了内容的选择之外,表现的形式也应该发挥一定的作用。

通过调研和观察,这一新闻杂志节目的艺术化程度高于一般的新闻和新闻专题类节目。而且在记者编辑头脑中,“如何把节目做得好看”的意识非常强烈。我们通过对取样内容分析,归纳和总结出以下几种较为典型的艺术化表现手法。

改变自然节奏。通过技术加快和减慢事件的自然节奏在影视艺术作品中非常常见。如《霸王别姬》的结尾中那把脱鞘而出的宝剑带着程蝶衣满心的荒凉敲在地上。那个镜头之所以让人过目难忘的一大原因就是节奏的突然变慢,意味着主人公在那一瞬间的所有绝望、沉痛与弃世之念。通过快动作和慢动作来改变事件的自然节奏也是新闻类节目常用的艺术手法。比如2004年3月2日的一则新闻报道反映经过大连路隧道的公交车异常拥挤的问题。记者在后期编辑时把挤车的一段实况做成了快动作,造成了一种非常规、艺术化了的时空感。

动漫画。如今不少电视新闻中也用到了动漫画,例如有一则新闻是讲述邻里之间矛盾事,住在楼上的居民想要将一架钢琴搬进家里,由于门小琴大,不得不考虑从底楼邻居的阳台里把钢琴吊进屋里,本来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但是底层的居民要求楼上的人家留下五百元“买路钱”,于是产生了纠纷。传统的报道手法可能是依靠语言叙述和背景画面相结合。然而在这一段新闻中,记者专门制作了一段完整的动画讲述了这一过程,使观众犹如看了一段故事片。

音效。新闻中除配音之外还有两种常用的声音―――现场录制的被采访对象的讲话和现场背景声。当然,为新闻类节目配乐也是常见的,但拟音对纪实来说是一种非常规做法。2004年3月19日的一则新闻报道了上海市一居民家中的天花板忽然坍塌的事故。由于不可能记录到坍塌实况,于是,记者在使用已损坏的天花板的镜头时添加了模拟坍塌的响声,效果十分夸张。

模拟场面。通过模拟再现新闻事件的背景在纪录片中常有运用,单纯的新闻中较为少见。该栏目报道2004年2月15日的海宁特大火灾时,现场的房屋已经灰飞烟灭,前去采访的记者仅看到了一堆瓦砾。于是节目根据当事人的描述制作了一个微型的火灾现场,配合记者的采访调查,成为新闻报道的组成部分。显然,观众看到的新闻画面并不是真实的纪录。

表演镜头。2004年3月18日的一则新闻反映的是一位女士将一条从国外带回的裤子拿到一家裁缝店加工,孰料隔天去取时发现裁缝店转眼变成了烟纸店。整条新闻报道有一段精华之处,那就是由那位女士亲自“扮演”女主角,在“事发当天”赶到烟纸店诧异地大叫一声:“咦,这里不是裁缝店嘛,怎么变成烟纸店了?”记者在处理这些镜头时已经超越了纪实的界限,于是小心谨慎地打上“模拟”字样的阶段,使得这些带有演艺色彩的非纪实镜头的运用“合法化”。

表意镜头。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的一篇报道《难圆绿色梦》1995年荣获中国新闻奖和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专题类一等奖。其中记者在一个模仿人物视角的主观镜头上添加了绿色的植物边框,象征他怀念从前绿色林园的心理活动。

在我们的取样内容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镜头:某省的农民老柯捡回了一个聋哑混血儿弃婴并说服家人收留了孩子。弃婴在老柯的家里长大成人,与老柯一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因为媒体的报道,社会上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弃婴很快离开了农村,被接到北京某学校。老柯与老伴思念不已,于是专程赶到老人们北京看望孩子,然而等到的却是孩子的冷淡,老人们一阵心寒。在这则新闻中有两个细节的处理超越了纪实的范畴。一是孩子在赴京之前的最后一顿饭。记者使用了主观镜头,以摄像机代替孩子,模拟当时孩子孝敬地为老人端上饭菜,镜头中的老人脸上露出满足的表情(表演)。其次是在北京在体会到孩子的冷淡后,老两口十分心寒。记者使用了一个飘雪的慢镜头,还配上了风声(表意),确实有催人泪下的感觉。

以上所列举的部分“艺术化手法”是我们在新闻杂志型电视节目中常见的几种。其实在不同类型的纪实类电视节目艺术化的程度也不同。在纪录片中,我们会看到大量的此类手法,例如场景模拟、音效、改变节奏等。而在纯新闻中却较少出现。电视杂志介于两者之间,从内容上讲,它应该更偏向于新闻。

新闻栏目艺术化倾向的产生背景很复杂,我们分析和归纳出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艺术化的程度与栏目的定位有很大的关系。艺术化倾向较为严重的电视新闻栏目一般是较为轻松的社会新闻杂志。我们取样的新闻杂志的定位是在“本土化”和“趣味性”之上,它选题和策划贴近百姓,着重于讲述百姓的故事,解决百姓的难题,通过关注社会变革中小人物的生活和小人物的命运来关注社会。这类内容特别适合故事化的“说新闻”方式。所谓的“说”指的是用一种贴近大众的风格把新闻当作故事娓娓道来。美国的《60分钟》节目的制片人唐・休伊特在总结该节目深受观众欢迎的原因时,第一条便是“讲故事”,用生动的电视手段来讲述新闻的内容。③讲的手段不仅仅是用故事化的语言,而且也包括故事化的画面和编导。

其次,新闻杂志越来越明显的艺术化倾向同影视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从媒介形态上看,电视同电影一样,是光、影、色彩、构图、造型、音效等元素的组合的结果,即使是最纪实的内容也有艺术的特性。在技术层面上,电视新闻的制作一般只使用最基础的视听元素,“忠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尽管如此,摄像记者也总是努力寻求最好的角度和最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来记录新闻。如今,数字化技术已经全面地进入电视新闻采编系统。数字化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记者的操作空间,提高了电视画面的采集、储存、编辑和传播的效率,方便了艺术化的加工,使得原来需要专业人员才能制作的视觉效果变得十分容易。技术的发展和使用习惯的形成总是相辅相成的。我们的调研表明,电视新闻杂志的制作人员已经把艺术化的处理手法当作栏目内容处理的常规手法加以运用。

另外,当前电视媒体的娱乐化趋势也对新闻的艺术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近年来以“吸引眼球”为标志的文化娱乐业在不断地膨胀。随着新兴媒介的发展、电视运营商业化、电视频道的激增和观众群的不断分流,电视新闻的收视率也受到了挑战。在这一大背景下,新闻性之外,节目的娱乐性便无争地成为电视人所考虑的首要问题,他们对“创新”的追求从未像今天这样如饥似渴。这一趋势为新闻纪实类节目的艺术化―――即集娱乐性与新闻性于一体―――提供了主观的基础。

新闻艺术化处理的合法性也一直受到争议,因为它有悖于我们对新闻的一般认识。我们不妨可以用“加法”和“减法”来比喻电视节目的素材处理手法。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电视可以实时地记录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但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这样“完整的”传播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必须借助于蒙太奇的手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来讲述整个事件。那么这种截取有代表性的画面加以剪接来讲述的手法,我们不妨把它称为“减法”。如果我们利用蒙太奇手段和视听元素的组合来制造新的现实,那就应该属于“加法”。不难看出,艺术化是“加法”。而在社会共享的新闻观中,新闻纪实应该用的是“减法”。因为减法更为“直观”,赋予观众更大的阐释空间。

对艺术化持肯定观点的人坚持艺术化可以加强纪实节目的表现力和结构力,不破坏生活素材的真实性和内在的信息传递方式。④电视如果没有直观而好看的视觉信息,新闻的趣味性和可看性将大大削弱。而反对者却认为,艺术化新闻不再是简单地记录事实,而是通过技术手段改变了事实的本来面目。所以,这一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理解艺术化与“真实性”的关系问题。

在新闻实践中有一条神圣的原则,那就是记者的中立地位。虽然众多理论家早已质疑这种中立性,但在记者的脑袋里,新闻报道不是虚拟的故事,不应带有个人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判断,因此新闻是真实的。

我们以为,新闻的真实是相对的、共享主观的。真实与不真实之间存在着一道非常脆弱的分界线,英国的“凯利事件”从真实到不真实的转变正说明了这点。虽然摄像机可以忠实地记录画面。但一旦掌握在人的手中便成为一种工具,所记录的现实不再是客观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经过作者重新阐释的现实。个人的视角、情感和信念都不可避免地体现在节目的编辑里。因此我们说,新闻报道的现实只能是一个经过主观处理的现实,是客观事件的一个阐释文本。因此,新闻的真实性就其本质来讲是“可争议的”。

这并不等于说作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再造这一现实。虽然个人的主观阐释可以千差万别,但不会脱离社会语义系统而存在。我们对于新闻的真实性的理解仍然受到社会标准的限制。⑤在“新闻应该真实”这一社会标准的指导之下,大多数新闻记者会在素材的处理上尽可能地采用“减法”,即提取事实的关键信息陈列在受众之前,直接地把受众和事实联接在一起。但是,因为社会语义系统本身的内在矛盾性,我们对“电视新闻应该怎么做?”的答案也会因为视角的转换而不同――甚至对立。在“新闻应该真实”之外,电视人还受到“电视要好看”的社会标准的影响,从审美的角度去运用艺术化的“加法”。

不得不承认的是,在报道中加入一些艺术化的镜头,无论是从视听效果上还是趣味上确实使整个片子看上去更为精彩。电视新闻归根到底是声音与画面结合的产物。与报纸等平面媒体的新闻报道相比,电视传播的形式更为丰富,通过文字、声音和画面的结合,诉诸受众的视觉与听觉。如果海宁火灾的报道只有当事人的讲述而没有相应的画面,那么一定不会很引人入胜。更何况,“好看”和“真实”并不一定对立:既然新闻的真实本来就是文本的真实,那么新闻并不一定因为“艺术化”而失实。一张好的新闻照片往往是新闻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同属视觉媒介,电视新闻也应该追求这种统一,既真实又好看。⑥还是以老柯一片为例,那个飘雪的镜头正是记者与新闻人物情绪上的共鸣,体现了一种真实情感现实。这种精彩似乎并不伤害新闻对真实性的诉求。

然而我们认为,虽然新闻真实有可争议性,但是我们需要运用社会公认的新闻真实性原则来平衡和制约过于个性化的阐释。社会要求记者抛开个人的价值判断,忠实地按照事实的本来面貌描写事实。使用特技制作快慢动作、音效与漫画、情景模拟和表意镜头等对新闻内容的解读无疑会起到强化、暗示和诱导的作用。过分的艺术化更多地剥夺了观众的自主判断的权力,甚至可能会扭曲事实的本来面目。裁缝店变烟纸店的新闻是根据当事人的讲述导演的,但是一旦拍成画面,会给观众一个客观记录的错觉。张维燕在阐述新闻真实性技术规范研究时主张“禁止推想原则”,不允许使用“合理想象”、“集中典型”的手法,不允许对实事有任何渲染夸大。⑦

“尊重事实”是受众和传媒之间的一种社会约定,也是新闻真实性认同的前提。因为这一约定,公众一般不会因为艺术化的手段而怀疑内容的真实性。尽管如此,受众仍然会保持着某种自觉地批判意识。特别是在渠道多样化的社会里,这种批判意识成为监督和制约新闻媒体言论的重要因素。对于新闻制作人,如果没有“真实表现”理想的制约,那么“表现真实”恐怕会流于无限的个人阐释之中,从而导致新闻的“公正、客观、真实”原则的丧失。一旦传、受之间的社会约定被打破,那么媒体的公信力也受到伤害。

从理论上讲,任何艺术化加工都是违反新闻节目“表现真实”这一理想的。但是电视新闻报道艺术化在一定条件下也具有合理性。因为艺术化的处理不一定改变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反而可以适当地提高节目可看性和趣味性。穆青同志1982年在一次题为《关于新闻改革的一点设想》的讲话中提出:“我们的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也可以增加自由活泼的散文形式,改变那种沉重的死板的形式,而代之以清新明快的写法。”但是这里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

我们认为,电视新闻杂志不同于纪录片,应始终坚持“真实第一,好看为辅”的制作原则。艺术化的处理应该局限于镜头的使用或一些无碍事实的处理,千万不能滥用现代技术为我们提供的便利来感情化地夸大和情节化地渲染。以“好看”为制作导向还可能影响记者编辑的选题倾向,即在看到新闻端倪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怎么拍怎么做得好看,而不是新闻本身有哪些值得深入采访调查的方面。如果艺术加工的痕迹过于明显,那么,电视新闻真实的可争议性便凸现出来。我们让当事人重演过去的事件,那是运用“写实的画面”来使当事人的讲述客观化,把一面之词和客观事实混淆起来,影响了受众的判断,从而违背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

(作者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影视系博士、东方网记者)

注释:

①虽然我们知道在实际操作中这种理想的状态是不存在的,但这一社会共识仍然体现了我们对“新闻”的期待和理解。也是我们可以用来作为区别新闻与艺术的依据。

②根据上海文广广告中心提供的2003年1月~8月间的数据

③《CBS〈60分钟〉―――讲故事的新闻节目》,《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第5期

④朱羽君:《现代电视纪实》,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⑤社会标准一个社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主导意识形态。它是通过社会传播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共识,也常常是社会权力关系斗争的结果。在我们所有的新闻理论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新闻应该真实,这是我们社会所分享主导观点,也是我们判断社会行为的标准。

⑥罗以澄、强月新:《新闻美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宋汉炎新著〈新闻与美学漫谈〉》/lw_view.jsp?id=345

⑦张维燕:《新闻真实性的技术规范研究》(上),《新闻与写作》2004年第1期

上一篇:速写在新闻传播中的独特作用 下一篇:记者的职责是展现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