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汇并入浦东,不仅是地域扩张

时间:2022-04-09 10:53:56

《意见》出台后,5月初,上海市政府宣布,国务院批复了上海市《关于撤销南汇区建制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的请示》,同意撤销上海市南汇区,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浦东新区。专家分析指出,两区合并不仅仅意味着浦东地域的扩展,它为优惠政策和制度创新的广延,以及产业布局的重新调整创造了更多的可能,将大大加快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步伐。

两区合并不仅仅是地域扩展

从两区的基本资料来看,浦东新区面积5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0万,自1990年开发开放以来,成为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带动长三角以及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而北与浦东毗邻的南汇,区内总面积为688平方公里,海岸线45公里。全区常住人口78万,户籍人口69万,其中农业人口49.5万,重点发展的产业包括临港、临空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工业制造业,以及休闲度假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都市型农业。

有专家分析认为,南汇并入浦东,直接的影响主要在两方面。一是产业重新布局。从浦东新区层面,会有些产业向南汇转移或延伸,从而出现产业经济和产业人群,这也是房地产需求增加的重要原因。由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小龙领衔的市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组,在其《关于新浦东园区发展与开发运营模式研究的调研报告》(下称报告)中指出,经过近20年的开发开放,浦东已经到了一个土地资源上的“瓶颈期”。很多开发区重点企业的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都面临着土地瓶颈的约束;而原南汇区的规划产业用地高达187平方公里,居全市之首,足以为“大浦东”提供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合并后形成的“大浦东”拥有包括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4个原浦东开发区,以及康桥工业区、南汇工业园区、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临港产业区4个原南汇开发园区,内部将形成企业集聚、生活配套、物流便捷的格局。在以金融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能级得到极大提升的同时,外高桥、金桥、张江、康桥、临港新城,将串起先进制造业产业带,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汽车、IT、生物医药、白家电产业;而国家级开发区金桥、张江可以“腾笼换鸟”,将部分高新技术制造产业转移至临港新城产业园区,匀出空间来发展现代服务业。从而使浦东得以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实现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产业能级的调整。

另一方面,合并让浦东这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的区域面积,一下子扩大了一倍多,也让浦东享有的诸多优惠政策和制度创新,能够覆盖到更大的范围,包括土地资源统筹规划、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等等,有利于浦东南汇的产业链衔接和发展能级的提升。

南汇航运优势注入大浦东

《报告》中为大浦东描绘了这么一幅蓝图:今后外高桥、陆家嘴、临港新城组成的“大浦东金三角”,将成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域,并有望成为上海未来10-20年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增长极。外高桥港区、浦东机场空港、洋山港三者,将构成新浦东、全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最重要航运门户,并成为以国际航运业为核心的上海对外经济联动的主要产业带;空海中转、水水中转、陆水中转等方式将全部实现紧密联动;陆家嘴作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着力点,也将获得高端航运金融服务的支撑。

在这份美好蓝图中,南汇更多凸显的是航运优势,原南汇辖区内的洋山深水港口,和浦东的外高桥港区一起,将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载体。有专家指出,上海要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就必须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水水中转。而浦东南汇的行政区划调整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政策有了更大的辐射空间,外高桥和洋山两大港口之间的优势可以互补,目前两港间水上穿梭巴士班次较少、保税中转功能较弱等问题,也能够尽快解决,从而为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航运政策和制度创新的试验区、航运服务发展的示范区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南汇航运优势的延伸放射,对金融中心的建设也有着促进作用。随着两区的合并,航运中心建设的加快,现代航运服务业体系也将逐步得以完善。上海市市长韩正在10月份的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上就明确指出,支持航运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和高端航运服务业在上海的发展。据最近公布的计划,到2010年,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框架基本搭建;至2010年,港口吞吐量将保持全球领先,航运产业成为浦东现代服务业发展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

上一篇:中国应该检讨美元化的危害 下一篇:大浦东,距离金融中心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