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县564名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时间:2022-04-09 10:17:51

鹿寨县564名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儿童微量元素含量水平。方法:用BH-5100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儿童无名指端末稍血做Cu、Zn、Ca、Mg、Fe五种元素测定。结果:查出儿童Cu、Zn、Ca、Mg、Fe含量平均水平分别为(21.24±4.75)μmol/L、(64.87±10.68)μmol/L、(1.60±0.15) mmol/L、(1.43±0.11)mmol/L、(8.32±1.12)μmol/L;Cu缺乏7例(1.24%),Zn缺乏148例(26.24%),Ca缺乏28例(10.61%),Mg缺乏5例(0.89%),Fe缺乏75例(13.30%);Cu超标11例(1.95%),Ca超标25例(4.43%),Fe超标54例(9.58%)。结论:重视儿童各年龄段体内微量元素的检测,对微量元素失衡儿童进行科学指导,改善其微量元素含量水平,以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微量元素;儿童;检测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0.066

微量元素与儿童的生长发育、防御机制、心理行为、创伤愈合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近年来有关微量元索与儿童健康的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1]。微量元素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微量元素的增多或不足均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疾病。为了解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探讨其失衡的综合防治措施,笔者对本院儿科门诊2011年3-7月前来健康体检的564例儿童进行了Cu、Zn、Ca、Mg、Fe五种微量元素检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儿科门诊健康体检的564例0~7岁儿童为检测对象,其中男311例,女253例;按年龄分三组,0~1岁组134例,1~3岁组249例,3~7岁组181例,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7岁,平均(3±1.6)岁。

1.2方法取无名指端末稍血40μl,溶于1.2 ml细胞溶解液。用BH-5100原子吸收光谱仪(北京博辉创新光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提供)测定。所有操作均严格按仪器说明书进行。

1.3诊断标准微量元素含量参考范围引用《生物医学微量元素手册》。Zn正常参考值:0~1岁58.00~100.00 μmol/L,1~3岁62.00~120.00 μmol/L,3~6岁72.00~140.00 μmol/L,

6岁以上76.5~170.00 μmol/L;Ca正常参考值:1.55~2.10 mmol/L;Fe正常参考值:7.52~11.82 μmol/L;Mg正常参考值:1.12~2.06 mmol/L;Cu正常参考值:11.80~39.30 μmol/L。以Cu、Zn、Ca、Mg、Fe五种元素测定结果低于正常值下限作为缺乏;以高于正常值上限为超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l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各组均量数据采用t检验,各阳性率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微量元素检查结果Ca(1.60±0.15) mmol/L,Fe(8.32± 1.12)μmol/L,Zn(64.87±10.68)μmol/L,Cu(21.24±4.75)μmol/L,Mg(1.43±0.11)mmol/L,除锌和铁含量平均水平偏低外,其他三种元素平均含量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以内。各年龄组钙、铁、锌、镁、铜五种元素含量水平见表1。

表1不同年龄组Cu、Zn、Ca、Mg、Fe五种元素水平比较(x±s)

年龄 Cu

(μmol/L) Zn

(μmol/L) Ca

(mmol/L) Mg

(mmol/L) Fe

(μmol/L)

0~1岁(n=134) 19.21±4.56 61.17±10.54 1.65±0.18 1.40±0.16 8.24±1.97

1~3岁(n=249) 22.19±6.71 65.25±12.46 1.60±0.22 1.42±0.18 8.56±1.54

3~7岁(n=181) 23.27±2.82 68.82±9.59 1.57±0.16 1.45±0.17 9.18±1.20

F值 81.66 62.92 84.65 9.58 24.68

P值

2.2儿童不同年龄组Cu、Zn、Ca、Mg、Fe五种素缺乏情况见表2。

表2不同年龄组Cu、Zn、Ca、Mg、Fe五种元素缺乏情况例(%)

年龄 缺Cu 缺Zn 缺Ca 缺Mg 缺Fe

0~1岁(n=134) 0(0) 43(32.09) 12(8.96) 4(2.99) 25(18.66)

1~3岁(n=249) 3(1.20) 48(19.28) 13(5.22) 1(0.40) 21(8.43)

3~7岁(n=181) 4(2.21) 57(31.49) 3(1.66) 0(0) 29(16.02)

总计(n=564) 7(1.24) 148(26.24) 28(10.61) 5(0.89) 75(13.30)

字2值 3.00 6.62 7.89 8.73 7.40

P值 0.22 0.04 0.02 0.01 0.02

2.3儿童不同年龄组Cu、Zn、Ca、Mg、Fe五种元素超标情况见表3。

表3不同年龄组 Cu、Zn、Ca、Mg、Fe五种元素超标情况例(%)

年龄 Cu Zn Ca Mg Fe

0~1岁(n=134) 7(5.22) 0(0) 11(8.21) 0(0) 6(4.48)

1~3岁(n=249) 3(1.20) 0(0) 11(4.42) 0(0) 13(5.22)

3~7岁(n=181) 1(0.55) 0(0) 3(1.66) 0(0) 35(1.92)

总计(n=564) 11(1.95) 0(0) 25(4.43) 0(0) 54(9.58)

字2值 9.50 - 7.08 - 23.26

P值

3讨论

“中国十大城市0~6岁儿童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微量元素摄入状况不容乐观。儿童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平衡机制(吸收、利用、排泄、贮存等)不完善,常引起微量元素失衡[2],直接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检测结果显示,钙、铁、锌、铜、镁含量在各年龄组均存在失衡现象,缺锌在三个年龄组中居第一位,占26.24%,缺铁占13.30%,居第二位,其次为缺钙占10.61%。而铁在三个年龄组超标率占9.58%,居首位,钙超标率为4.43%,居第二位,第三位是锌,占1.95%。不同年龄组间微量元素含量均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微量元素的主要作用:(1)构成各种金属酶的必需成分或活化的某些金属酶和它的辅助因子;(2)参与激素的合成或增强激素的作用,使各种激素与维生素有不同的特异功能;(3) 协助输送普通元素;(4)调节体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这些作用对人体功能的影响主要有:(1)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2)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3)影响内分泌功能;(4)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完整性,参与机体的免疫系统[3-4]。检测显示,0~1岁儿童缺锌率最高32.09%,可能是0~1岁儿童食物以乳类为主,膳食单一,富含锌食物摄入较少;另外疾病与母亲缺乏微量元素也会引起对锌的吸收。3~7岁儿童缺锌率也比较高,大概是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0~7岁儿童缺锌率为26.24%,故儿童生长发育各个年龄段均需补锌;此次检测0~7岁儿童缺铁率为13.30%,仅次于缺锌,而0~1岁最高为18.66%,可能原因也是膳食单一,食瘦肉等含铁丰富的食物较少。因此,0~7岁儿童各年龄段也需要补铁。缺钙情况也不容忽视,564例儿童有28例缺钙,其中89.29%在0~3岁,提示需要在这个年龄段进行补钙;儿童缺镁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0~1岁2.99%,3~7岁0;缺铜率却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提高,0~1岁0,3~7岁2.21%。微量元素缺乏虽在儿童成长阶段比较普遍,但超标现象也存在。过量摄入微量元素会使儿童生理不同程度异常而导致疾病发生,此次测定结果显示,部分儿童铁、钙超标严重,564例儿童铁、钙超标率分别为9.58%,4.43%,大概与盲目补钙、补铁有关。铜、锌、铁相互间关系错综复杂,可以互相制约与协同[5],因此,儿童在生长发育期进行常规的微量元素检测非常必要,通过检测手段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通过食物及药物合理调整其体内微量元素的平衡关系,有助于其正常的发育,避免各种疾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6]。

总之,应重视儿童各年龄段体内微量元素的检测,了解小儿营养状况,对其失衡的儿童应有的放矢地给予指导,同时加强对孩子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教育,提倡和鼓励纯母乳喂养,注意儿童的膳食平衡,改变偏食、挑食的坏习惯,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曾淑萍,杨斌让,梁晓红,等.儿童全血微量元素含量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4):272.

[2] 曾国章.矿物质与儿童营养性疾病关系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3):4698-4700.

[3] 陈峥,于佳,崔德华.微量元素与阿尔茨海默病[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0,10(5):433-438.

[4] 许瑞环,廖长征,陈思祖,等.作用时间对指血和静脉血微量元素检测的影响[J].中国热带医学,2007,7(6):956

[5] 刘艳萍,马敏,危小玲,等.湖南省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调查分析[J].中华现代儿科杂志,2005,2(3):230-232.

[6] 谢存芝,王淑娥,郭冬梅,等.儿童营养不良与微量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12):2516-2517.

(收稿日期:2012-01-10)(本文编辑:连胜利)

上一篇: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2560例孕前检查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