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大东区学龄前儿童乙肝表面抗体调查和乙肝预防

时间:2022-04-09 06:10:51

沈阳市大东区学龄前儿童乙肝表面抗体调查和乙肝预防

【摘要】目的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是由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诱导产生的保护性抗体。在HBV感染恢复期或注射乙肝疫苗后,它的出现标志对HBV感染产生特异性免疫。抗体滴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保护力的强弱,为了解大东区学龄前儿童对乙肝病毒的防御能力我们调查了2053名儿童的HBsAb阳性率水平,据此来指导本地区乙肝的免疫预防工作。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本地区幼儿园的2053名学龄前儿童进行HBsAb检测,利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录入与统计学处理。结果 2053名儿童阳性者1329名,总阳性率为64.73%;2.0-3.0岁、3.1-4.0、4.1-5.0、5.1-6.0四组HBsAb的阳性率分别为67.08%、61.85%、66.87%、64.54%,虽四组HBsAb阳性率之间没有明显差异,X2=4.282,P>0.05,但在3.1-4.0岁HBsAb阳性率下降5%后又重新增加;对四组儿童阳性者S/CO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后X2=51.907,P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免疫接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72-02

为了公平对待所有适龄儿童进入幼儿园现取消了对肝功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儿童的入园限制,因此乙肝的预防工作变得更加重要。除了幼儿园保健医对儿童使用的餐具和生活环境进行消毒等外部环境因素的控制外,乙肝疫苗的接种及接种效果是衡量预防的关键性指标。人体的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疫苗接种效果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由于细胞免疫的检测比较复杂,如细胞因子的缺乏特异性及成本过高,所以选择比较简便的ELISA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并对接种效果进行评估。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对象及标本收集 随机抽取2012年3月至6月间在园的2053名学龄前儿童,用分离胶促凝采血管采集静脉血3ml,样本放置1h后分离血清进行HBsAb检测。

1.2 采血管 上海科华公司分离胶促凝采血管。

1.3 仪器和试剂 安图酶标仪2010Type17550;台湾BASO2002-2离心机;试剂为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诊断试剂盒。

1.4 测定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操作步骤和结果判定依据试剂盒要求进行,用双波长450nm和620nm对各孔OD值进行检测,S/CO值即样本吸光度值与CUTOFF值的比。

1.5 结果判定 临界值(CO)=阴性对照平均OD值(N)×2.1(如果阴性对照平均OD值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原始数据及率进行比较,得出结论。2 结 果

2.1 数据收集及处理 对2012年3月至7月间的2053名2-6岁在园学龄前儿童静脉血进行乙肝五项检测,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者为1329名,总阳性率为64.73%,不同年龄组的阳性情况见表1。

2.2 四组儿童乙肝阳性者中S/Co值大于1小于10的分别占50.21%、47.69%、39.97%、35.66%;S/Co值大于10的分别占16.87%、14.15%、26.90%、28.88%。

2.3 对不同年龄组儿童的检测结果 阳性与阴性例数进行卡方检验得X2=4.282,P >0.05,不同组之间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对不同年龄组阳性儿童S/CO值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后X2=51.907,P

2.4 这与本地区儿童加强免疫具有相关性,这样的抗体维持年限将相应延长。随着儿童成长,免疫器官发育的逐渐成熟,产生更多的抗体。

3 讨 论

3.1 学龄前儿童乙肝五项检测的必要性;乙肝疫苗的补种和及时加强的意义重大。乙肝五项的检测我们采用上海科华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乙肝检测试剂,其敏感度好和特异性高。

3.1.1 我们测试的HBsAb结果显示在3.1-4.0岁抗体水平下降5%以上,这提示我们儿童出生后按标准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产生的HBsAb在3-4年后确实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和下降,在4.1-5.0、5.1-6.0岁又重新上升[1],这与张丽娟报道的基本符合,调查结果提示3岁左右的入托和体检儿童及时发现抗体消失重新接种乙肝疫苗非常重要。

3.1.2 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S/Co值与抗体含量相关y=0.0871x+0.0978[2],HBsAb为100mIU/ml时S/Co值为9.8,有报道数据显示HBsAb低于100mIU/ml时需要加强免疫[3],因此S/Co值低于10的阳性儿童应加强一针乙肝疫苗,由于机体内记忆性B淋巴细胞的存在而分泌大量的HBsAb,后两组S/Co值大于10的比例比前两组增加了10%以上,这提示在4岁及时补种的必要性。

3.2 HBsAb是预防乙肝唯一有效的保护性抗体。虽然有少数HBV感染者在环境中接触过乙肝病毒,由于病毒量少或机体免疫力强也可以产生抗体但大部分保护性HBsAb仍是注射乙肝疫苗产生的;有部分人群注射疫苗后无免疫应答,重复注射后仍然没有应答,这不仅与其个人体质、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有关[4-5],也与疫苗剂量和免疫佐剂的选择有关[6],安全起见不宜继续接种,有理论认为细胞免疫水平可能已具有免疫力。

3.3 严格按标准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后,HBsAg阳性率低于未按程序接种的儿童[7],因此应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接种,不同人群按常规程序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时限一般3至5年。虽有少数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者也发生了乙型肝炎,据分析是由于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后导致的不同亚型的感染。

3.4 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HBsAb的转阳率各地区有所不同,本地区为64.73%。一般范围在40%-90%之间,如丽水市妇幼保健院较低46.38%[8],而怀化市妇幼保健院较高达85.98%[9]。儿童由于抗病毒免疫力较弱及环境中危险因素增多,比如在幼儿园内或者平时在外用餐等情况下接触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园儿童家长如果知道自己家小孩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本着社会对您的公正待遇,应把具体情况告知保健医以便使幼儿园针对性的预防,这对全国儿童的健康成长更是一种社会责任);高危儿童如家中有乙肝病人者特别是流动人口应加强宣传力度并进行HBsAb监测,如S/Co值低于10可给予个性化的补种或加强,通过提高接种率、首针及时率[10]和免疫加强以达到最佳的预防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丽娟.1-6岁儿童乙肝血清标志物7046例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6(17):370-371.

[2]何宗忠,裘宇荣,魏东,等.ELISA 方法 S/CO 值应用于乙肝表面抗体保护范围初探[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1):2084-2086.

[3]D.Huzly,T.Schenk,W.Jilg,et parison of Nin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Assays For Quantification of Antibody Response to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body [J].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2008,46(4):1298-1306.

[4]张吉林,李娜,宋玉国,等.HLA-DRB1等位基因与吉林地区汉族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关联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2.

[5]赵东设,董雷,谢海斌,等.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因素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12(12):1085-1087.

[6]林君英.乙肝疫苗免疫原因的近年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4):977-979.

[7]李刚文,曹亮.759名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和效果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10,8(17):1561-1562.

[8]雷军,陈鹏龙,周小燕,等.3743名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水平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8(8):695-696.

[9]张爱平,蒲秀君,等.1412名免费乙肝疫苗接种幼儿免疫效果观察及相关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08):1449-1450.

[10]汪志国,马福宝,等.江苏省儿童乙肝流行及疫苗接种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9,4(25):483-485.

上一篇:流通国际化模式探讨 下一篇:中职英语教学中亟需探讨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