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比赛殊时刻预防对手翻盘的研究分析

时间:2022-04-09 05:59:49

篮球比赛殊时刻预防对手翻盘的研究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篮球比赛实况录像的最后两分钟进行观察、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领先球队通常采用控制比赛节奏和内线进攻保持领先优势;在防守方面通过对组织后卫的全场防守、核心队员的紧逼防守和半场盯人防守将优势转为胜局。

【关键词】篮球比赛;预防翻盘;攻防战术

【中图分类号】TU286【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414-02

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各国篮球水平的日益增强,竞赛场上的对抗争夺越来越激烈。尤其是最后几分钟、甚至最后1秒钟决出胜负的场次比比皆是。许多高水平、实力相当球队之间的比赛,在最后时刻比分交替领先、哪一方都不能确定是最后胜者的情况下,双方为了争夺最后的胜利进行着生死拼搏,使比赛愈演愈烈。特别是在NBA比赛中的最后两分钟,有些场次经过暂停、换人、罚篮等环节,短短两分钟要打十几或二十几分钟,比赛的激烈对抗、场上局势的复杂多变与教练员的斗智斗勇,使比赛存在诸多玄机。因此,在高水平篮球比赛中,最后阶段如何运用攻防战术,已成为篮球比赛中的关键。在查阅有关篮球比赛最后时刻攻防战术的文章时,发现研究重点都集中在落后球队最后时刻如何反败为胜中,对其各方面的研究已相当透彻,而对最后时刻领先球队如何能够保持领先优势,变优势为胜局、成功预防被对手翻盘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主要以最后时刻领先球队如何预防对手翻盘为出发点进行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共收集到30场符合本研究条件的高水平男子篮球比赛(最后两分钟内,比分差距在10之内),对其进行观察、统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系统查阅了 1998―2007年、全国体育期刊和全国期刊网有关篮球比赛中最后关键阶段战术打法研究的文章。

(2)录像观察法

对篮球比赛实况录像的最后两分钟进行技、战术观察、统计与分析。

(3)数理统计法

对获取的数据,运用Excel 2000 进行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领先球队的进攻以控制比赛节奏和内线进攻为主

在篮球比赛中,最后两分钟被称为决胜期,亦称特殊时刻。此时,分差在10分之内的比赛中,双方为了争夺最后的胜利,都改变了本队原来的攻防战术,争取比赛场上的主动权。据观察比赛,领先球队往往针对对手不同时段的防守战术而采用的进攻方式也有所不同,但主要以控制比赛节奏和内线进攻为主。为了更清楚的分析领先球队最后时刻的进攻方法,将最后两分钟分为两个时段进行分析:(1)在120"~30"时,落后球队采用犯规战术之前;(2)在30"内,落后球队采用犯规战术。

(1)在距比赛结束还有120"~30"时,以控制比赛节奏和内线进攻为主

表1最后时刻预防对手翻盘成功球队技、站术统计

距比赛结束还有120"~30"时,在对手还没有采取犯规战术前,领先球队的进攻,首先是控制进攻节奏,占领先球队的86.7%(表1)。此时,时间是领先球队最大的敌人,为了消耗比赛时间,使比赛尽量早的结束,减少落后球队的进攻机会。领先球队控制着进攻节奏,通过外线的多次传球,寻求本队最擅长的进攻点,在24"运行到18"~20"时开始进攻,一是提高本队的进攻成功率,二是将进攻时间耗费掉,从而保证比分的领先优势,确保比赛的胜利。

在进攻方式上,领先球队以内线完成投篮为主,内线完成投篮的占80.0%,其中以高大中锋强攻内线的占46.7%,通过内外结合,造成篮下出现空当,锋线队员空切至篮下投篮和后卫突破至篮下投篮的,占到33.3%。据观察比赛,此时防守球队的犯规次数迅速增加,全队犯规达4次的比比皆是。因此,篮下进攻在这时期运用最为合适。首先打篮下命中率本身就高,再加上对方全队犯规达4次后,再犯规就要罚篮,防守人在防守时有一定的思想包袱,想全力防又不敢,在这种犹豫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内线进攻。因此,领先球队在最后时刻进攻多以内线投篮完成进攻为主,在进攻时通过外线的多次传球或是把球传给内线中锋,投篮结束进攻;或是通过多次传球寻求空当,进行快速突破,完成投篮。

(2)在距比赛结束还有30"时,领先球队的得分主要来自罚球

距比赛结束30",落后球队在分差为3~4分左右情况下,开始采用犯规战术,使比赛时间冻结,争取更多的进攻时间逼近比分。因此,领先球队在进攻时通常采用快速传球来消耗比赛时间,以及保持场上较高的罚球命中率来破解对方的犯规战术。

①通过快速的传球消耗比赛时间:据观察比赛,在距比赛结束还有30"时,领先球队球员之间的传球速度加快。据分析,此刻时间是落后球队的最大敌人,其为能争取更多的进攻时间,必须与时间进行赛跑,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犯规战术,让比赛时间暂时停止,但是,根据篮球规则,在防守时只能对有球队员犯规,若对无球队员犯规属于技术犯规,受到两罚一掷的判罚。因此,领先球队在进攻时通常都是通过快速的传球,减少队员对球的控制时间,不给防守队员犯规的时间和机会,达到消耗比赛时间的目的;

②保持场上较高罚球命中率:领先球队在这时都会将本队罚球命中率高的队员换上,保证最后时刻的罚球命中率,甚至不惜将本队最具统治力的高大中锋换下,比如:05-06赛季NBA总决赛,热火VS小牛的比赛中,利用这一方法成功的破解了闻名一时的“砍鲨战术”。在距比赛结束30"左右时,小牛队开始实施防守犯规战术,热火队将本队最具统治力、罚篮命中率低的内线球员奥尼尔换下,换上本队罚球命中率高的球员,保证了球队较高的罚球命中率。当罚球时或者是防守时,又将奥尼尔换上确保内线的防守和篮板球,就这样通过频繁的换人,成功的遏止住了小牛队的犯规战术。

由此可见,最后时刻领先球队多以控制进攻节奏来消耗比赛时间,减少落后球队的进攻机会,保证领先优势;在进攻方式上,领先球队以命中率较高的内线投篮结束进攻为主,从而提高投篮命中率;当落后球队采用犯规战术时,领先球队多以通过换人保证较高的罚球命中率,从而遏止对手的犯规战术,最后将优势转为胜局。

2、运用多种方法制约全场紧逼防守

据观察比赛,落后球队在距比赛结束还有120"~30"时,多采用具有攻击性强、威胁力大的全场紧逼防守,以争取球权或在前场直接抢断,取得进攻空篮的机会,将比分逼近甚至反超。因此,领先球队在最后时刻能否有效的破解对手的全场紧逼防守,成为比赛胜负的关键。领先球队在最后时刻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攻对手的全场紧逼防守。

(1)抢发球破解对手对发球队员的紧逼防守。落后球队对发球队员实施紧逼防守时,领先球队多以抢发球来破解对手对发球队员的紧逼防守。当落后球队投篮得分后,往往有一个由攻转守找人、落位的过程,这时,领先球队抓住对方找人的瞬间空隙,迅速发球发动快攻。此时,进攻队员快速将球传给快下队员,在对手未完成防守落位前,将球迅速推进至前场,打破对发球队员的紧逼防守;

(2)通过快传,快速推进至前场。据观察比赛发现:①欧洲球队以团队配合著称,在推进到前场的过程中,通过队员之间的快速传球配合,将防守队员的阵脚打乱,寻求突破口,加快推进速度,使其顾此失彼。其在传球时,为了避免传球失误,多选用短距离快传,保证队员之间的传球质量,提高了本队进攻的流畅性。②美国队大多以个人运球推进至前场,比赛进行到这时,美国球队大都凭借个人的控球能力,将球迅速的推进至前场,以打破对手的全场紧逼防守;

(3)运球推进时多从中路通过中场。领先球队进攻时球尽量保持在中路,打破对手中场长角夹击的目的。据观察,落后球队在前场紧逼防守时都会有意的采取堵中放边的策略,使运球队员沿边线突破,到中场长角处逼迫控球队员停球而受到夹击,直接抢断。因此,当领先球队运球推进前场时,应将球尽量保持在中路,不给对手任何长角夹击的机会。

由此可得出,在最后时刻,领先球队能够成功破解对手具有攻击性的全场紧逼防守,是扩大战果的有利途径。

3、对控球后卫多实施全场防守

据观察比赛,领先球队在最后时刻对控球后卫多采取全场防守。

通常在一支球队里,组织后卫是球队的核心,其控球能力、传接球能力、突破及分球能力、组织进攻能力、以及攻击能力是最强的,比赛进行到最后两分钟,当对手不能发动快攻时,由个人能力较强的控球后卫加快推进速度组织进攻。因此,领先球队在防守时对控球后卫采用前场紧逼的防守战术,控制对手推进前场的速度。当领先球队进攻得分后,对手在端线掷界外球时,对发球队员采取积极封堵,对控球后卫采用错位紧逼防守,积极干扰对手发球,卡断其传接球路线,并力争抢断球。如果,对手的控球后卫接到发球,防守时在不被对方突破的情况下,逼他按照防守的意图运球推进和传球,控制球的走向和速度,打乱对方习惯的进攻部署,将其推进到前场的时间控制到6-7秒,甚者造成对方8秒违例。目的就是延长落后球队进攻时间。

4、防守以半场人盯人为主

由表1 可得出领先队在比分超出时,防守大多采用半场盯人为主,其中有12支球队采用半场盯人防守,占领先球队的40%。半场盯人防守的优势在于:以防球为主对持球对手施加最大压力,力求不给持球队员投篮、传球和摆脱的机会。

当比赛时间即将结束,分差在3~4分,落后球队有远投能力较强的队员时,为能将分差缩小或是反超,落后球队肯定采取抢投三分战术,因此对其进行防守时,主要采用半场扩大盯人防守战术。这种防守在运用时控制区域比较大,一般据篮8-9米,防守的重点任务是阻挠和破坏对方具有远投能力的队员在有效进攻区域之内接球或是投篮。如果,对手已经接到传球,在防守时往往都采用紧逼防守,封锁的投篮,宁可让对方突破,不让对方投篮。

由以上得出,比赛进行到这一阶段,面对落后球队的猛烈反击,领先球队只有选择正确的防守方式才能够抑制住对手的得分,而半场盯人防守又是一个能够根据进攻球队的特点,灵活转变的防守战术。所以,在最后时刻领先球队大都选用半场盯人来防守对手。在使用时要求:(1)迎前防守和贴身防守;(2)防守队员在移动中贴近对手的身体,采用平步防守姿势扩大防守面积;(3)在防无球对手时,始终保持人、球、篮兼顾的有利位置。

5、对核心球员实施紧逼防守

比赛进行到最后时刻,一个球队的进攻战术,通常是围绕着本队核心球员的技术特点进行部署,尤其是落后球队,为将比分追平或是反超,把所有的进攻机会都给核心球员,来完成最后一击。因此,领先球队要将防守重点转移到对手的核心球员身上。

在对核心球员进行防守时,要做到以下两点:①在赛前针对对手的核心球员进行技术分析,全面了解对方在进攻、防守时惯用的、突出的技术,并根据本身所具备的条件,研究出防守对方的方法,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②根据场上比赛情况,要实施适当的防守策略,始终争取场上主动权,否则就会让对方的进攻一发不可收拾。如:05-06赛季NBA常规赛马刺VS火箭的比赛,在距比赛结束一分钟时马刺领先10分,当火箭队的明星球员麦迪,在与队友的掩护配合下连续投中4个3分后,取得大翻盘。如果当时马刺队的防守队员改变防守策略,针对麦迪与队友进行掩护配合后投篮的特点,制定重点防三分放两分的破掩护配合的战术,逼迫对方进行突破或传球,从而保证比分的领先优势。

由以上得出,领先球队在最后时刻应该将防守重点转移到对手的明星球员身上,来遏制落后球队追赶比分,取得最后的胜利。

6、最后时刻领先球队对犯规战术的特殊运用

犯规战术是在比赛接近尾声时,落后球队冻结比赛时间最常用的战术方法,以争取更多的进攻机会。据观察比赛,领先球队在以下情况下也采取主动犯规战术,来争取控球权,控制比赛节奏。

当领先球队领先对手3分以上,而对手又有远投能力较强的队员。领先球队在防守时,对远投能力强的队员实施全场紧逼防守,封锁其传球路线,争取不让该队员在有效攻击区域内接到传球;当该队员得到控球时,领先球队采用主动犯规战术,宁可让其站在罚球线上,不让该队员投3分将比分逼近;当对手进行罚球时,领先球队将本队篮板能力强的队员换上,保证了场上的篮板率,力争在罚篮未进的情况下得到篮板;若对手罚球命中后,再将本队罚球命中率高的队员换上,保证场上较高的罚球命中率,遏制对方犯规战术的运用,从而保证比分的领先优势,让比赛时间在罚球之间耗尽,取得比赛的胜利。

由此得出,领先球队也可以通过对犯规战术的灵活运用,确保比分的领先优势,保证比赛的胜利。

三、结论

1、在最后两分钟,领先球队的进攻战术主要以控制进攻节奏和篮下投篮完成进攻为主。

2、在最后两分钟,领先队多采用半场盯人和对控球后卫实施全场防守。

3、通过合理安排战术,利用换人、犯规等给对方队员以心理压力,打乱对方阵脚,争取最后的胜利。

4、教练员在最后两分钟里的临场指挥,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建议

1、在比赛最后阶段,落后队多使用全场紧逼防守,在训练中要加强对付全场紧逼防守的进攻战术。一种是利用小个队员的快速突破,打乱对方的紧逼;还可以利用中锋中场策应,结合小个队员和高大中锋之间的协调配合,利用快速运球通过中场,破坏对手全场紧逼。

2、全面提高防守能力,深入研究先进的防守技术,在规则允许范围内激励队员敢于进行贴身防守,加强对抗力量的训练,学习欧美强队科学先进的训练方法,提高个人防守的攻击性和整体防守的协同性。

3、深入研究篮球裁判规则,在规则允许的范围之内合理的运用暂停、换人、犯规等方法,提高本队场上主动性。

4、教练员需要提高指挥艺术,在关键时刻审时度势争取比赛的胜利。

参考文献

[1]凌敏.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浅谈终场前几分钟战术运用 [J].中国学校体育.

[2]吴衍忠.谈篮球紧逼战术的运用时机[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0, (04).

[3]唐宏强.浅谈篮球比赛中暂停的正确运用[J].体育师友,2002,(05).

[4]金加升,林文波.篮球比赛犯规战术运用研究[J].体育科学,1999,(02).

[5]郭瑞.高水平男子篮球比赛中最后两分钟战术打法的研究[D].河南大学, 2003.

[6]张锋.对27、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最后一节进攻特点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7]李洪林,李春刚.如何挽回败局[J].体育科技.1981(3) .

[8][美]哈特维希.比赛处于危险状态时的最后一分钟打法[J]译报1983.

[9]胡春红.篮球比赛最后两分钟攻防战术运用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6,(02).

[10] 杨玉霞,杨照亮.对篮球比赛中换人技巧的研究[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2).

[11] 贾济民.对篮球破掩护配合时的绕前交换防守方法的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5,(02).

[12] 马冀平.篮球比赛中的节奏及其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4).

[13] 徐淑玲,梁丽辉.破紧逼人盯人防守方法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1(12).

作者简介:

毕中旋,1981年生,男,助讲,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上一篇:监理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