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时间:2022-04-09 04:19:39

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2例哮喘发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对照组加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儿童;哮喘;阿奇霉素;氨溴索

【中图分类号】R25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119-02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2000年调查我国0~14岁城市儿童的患病率达0.5%~3.3%[1],并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对哮喘的防治成为儿科临床工作的重点之一。2008年1月~2011年 1月我们采用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选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且均符合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的诊断标准[2],并排除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及先天性心脏病、结核感染、支气管异物等疾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3~9岁;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3~10岁;两组间性别、年龄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综合治疗,包括吸氧、镇静、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激素及二羟丙茶碱静脉滴注。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阿奇霉素注射剂10mg/(kg.d),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100~250ml中,1次/d,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注射剂15mg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50ml中,2次/d,静脉滴注。对两组患儿的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

1.3 疗效判定: 显效:治疗3d,喘息、气促及缺氧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哮鸣音基本消失;有效:治疗3d,上述症状有所改善,哮鸣音减少;无效:治疗3d,上述症状、体征无好转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 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对照组总有效率86.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间喘憋、咳嗽、和哮鸣音等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有2例出现恶心,2例出现腹痛,对照组有3例出现恶心,减慢药液滴注速度后症状均缓解,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呼吸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呼吸道慢性炎症疾病,以可塑性呼吸道狭窄、呼吸道重塑及呼吸道高反应性为特征。诱发哮喘发作的病因多种多样,约90%的小儿哮喘发作与呼吸道感染有关,目前研究发现,肺炎支原体(MP)是仅次于病毒引起患儿喘息反复发作的病原,且急性MP感染能诱发无症状患儿哮喘的首次发作[3]。近来研究报道MP与哮喘病发生密切相关,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4]:(1)MP吸附于呼吸道黏膜表面或上皮细胞上,造成直接损害;(2)MP引起气道平滑肌收缩过强,腺体分泌增加,导致气道高反应性;(3)免疫调节机制异常;(4)嗜酸性粒细胞增殖和浸润。现研究发现MP本身既可作为感染源,又可作为变应原,对哮喘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和加强作用[5]。因此在哮喘治疗中,合理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助于提高其临床疗效。阿奇霉素作为一种新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仅能控制MP感染引起的哮喘,还能发挥皮质激素样抗炎作用[6]。

儿童咳嗽排痰能力比成人差,纤毛运动也逊于成人,一旦呼吸道分泌物增加,且分泌物粘稠时,极易造成气道狭窄,尤其在哮喘发作时更易造成气道阻塞。故在哮喘治疗中,有效祛痰,消除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尤为重要。氨溴索作为一种新型的粘痰溶解剂,能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及气道液体分泌,使痰中的粘多糖蛋白纤维断裂,促进粘痰溶解,显著降低痰粘度,增强支气管粘膜纤毛运动,促进痰液排出[7]。国内研究报道其尚有以下药理作用[8]:(1)能使抗生素的肺组织/血浆浓度比值上升,当于抗生素联合用药时,能使抗菌药物易于渗入,缩短抗生素的治疗时间,提高疗效;(2)能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控制组胺、白三烯等炎性因子的释放,控制白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防止肺损伤。

本组临床观察表明,在治疗小儿哮喘的急性发作时,采用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能提高疗效,并使患儿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更快,缩短住院时间,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与国内的报道一致[9],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3.

[2]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

[3]韩晓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哮喘[J].实用儿科临床杂,2009.

[4]陈杰,袁岳沙,黄虎翔.肺炎支原体与哮喘发病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09.

[5]张晗,尚云晓.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3.

[6]刘春丽,陈潇.阿奇霉素治疗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J].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2007.

[7]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8]高改兰,张小斌,王凤洋等.沐舒坦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58例疗效观察[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

[9]高秀艳.阿奇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哮喘45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学,2009.

上一篇:局部易位皮瓣修复面部黑色素痣病损 下一篇:宫腔镜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