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

时间:2022-04-09 05:48:19

海滨先锋之城广州,竟有如此古色古香的经典书院--陈家祠。

初春,白玉兰花开季,我专程寻它而去。去陈家祠路线,是我十几年闺中密友康静(广东省地图出版社副社长)专门为我划定的。真不愧是地图专家,按她所示,我从深圳的家,坐和谐号列车到广州火车东站,转乘地铁1号线直达陈家祠。未走一点点弯路,全程一个半小时,快且舒适。

心中还印有一张清光绪14年时编制的广州城全图(陈氏书院地图),寻觅这地图上去陈家祠的各条详细路标,竟似一幅浓墨细描的市井百态图般,那100多年前的闽南都市,赫然跃入眼帘。因而今次,我是那么兴奋地希望能脚踏实地,去踩踩那真实的岁月印迹,去走走那100多年前的广州街道。

当年赴陈家祠,路标是这样将它周围的环境记在图上的:“往陈氏书院路程;由轮船渡头起过沙面入澳口南岸荔枝湾直泊书院”;“自沙面起入西炮台柳波浦彭园观音桥登岸入五福里入连元通津直到书院”;“自西门出积金巷聚龙里黄家祠到书院”;“由轮船渡头起入兴隆街十八甫十六甫十五甫观音桥五福太街连元通津到书院”;“由贡献起出文明门万寿宫仰忠街高第街大新街由状元坊出太平门打铜街第八甫第六甫入锦云里青紫坊芦排巷龙津桥入连元通津过奎光宇黄家祠到陈氏书院”。

真是个“条条大路通罗马”!当年这条条大路中的“沙面”、“状元坊”、“高第街”等,今都还在。但讲讲时间,当年仅从轮船渡头起过沙面直泊陈家祠,应该就不止一个小时吧,远不如我今天坐高速列车。现代的交通,进步得让人眼花缭乱。

“直泊”书院。

这摇橹划破水面,浪花袭空的浪漫,令我充满想象……沧海桑田,变化炫目的该是这通海水网的渺无踪影吧。

这些线路上其他的街、巷、建筑物,如今恐已不全。然而,我可以想象,100多年前广州城的水陆两路的走向;可以想象,这里水网交错,舟船穿梭的热闹非凡和陆上大街小巷的形状和繁荣景象;可以想象,当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和“广州通海夷道”,这里无疑已沐浴着海洋现代的文明之风。

我站在书院内,望着眼前盛开的白玉兰花,想它与当年陈家祠辉煌于水岸边时一样,在同样的阳光下闪烁着异彩。那有生命的含露白玉兰花,年年与祠内屋顶上的陶塑雕花们一起相约盛放,不离不弃,那是何等真情。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道不同。

河涌可安在?白玉兰花熟悉的昔日声声流水何往?是被喧嚷的车水马龙替代了?还是被高耸的楼宇填没了?

我读陈家祠- -读到了华夏文化最精美绝伦的结构独特、严谨、古朴的诗。读到了数不清的历史人物,在特定的时空里上演着一出出悲喜剧,至今还可闻古角声声,还可见龙卷残云。

我品陈家祠——在祠内屋顶上,在庭院连廊里,在华夏神话传说中。那是石湾陶瓷的古韵,缭绕着历史风云;那是潮州金漆木雕的乐声,倾述着万种风情。在那里,山呆着,水流着,花开着,鸟叫着,蜂飞着……石雕、镂刻、彩瓷,它们与日月争辉,与星辰共鸣。它们那般苍凉、那般平和、那般刚烈、那般柔情,那般地让你的心不能平静。

我吟陈家祠——那古人的诗韵,流布于白云红霞间,印染于白玉兰花瓣中,成为绝唱。

整个陈家祠是诗、画、乐、文的汇集之所,它那庄重典雅的风度,是秦始皇时期赵佗城南北走向的传承,也是岭南建筑艺术的精魂,它更是中日甲午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揭开新一页时,民族危难的叹息声,孩童的读书声和帝国主义侵略者枪炮的呼啸声,交织而成的协奏曲。它是华夏民族的锦绣,是老广州的风云,万古流芳。

尽管岁岁年年道不同,可陈家祠花香依然!

广州陈家祠一角。陈家祠的建筑以装饰精巧、堂皇富丽而著称于世。木雕、石雕、砖雕、泥塑、陶塑、铁铸工艺等各种各样的装饰,遍布在屋内外的顶檐、厅堂、院落、廊庑之间。既有大型的制作,也有玲珑的小作品,装饰风格或粗犷豪放,或精致纤巧,各具特色,特别是在琉璃瓦脊的塑造上,更是广罗古典故事,搜集地方风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风格独具。

岁月鎏金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是以收藏、展览、研究民间工艺为主的艺术博物馆,馆址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堂)建于1890年至1894年,是清代光绪年间广东七十二县陈姓族人合资捐建的合族宗祠。陈氏书院的主体建筑和前院、东院、西院以及后院,是一组“广五列、深三进”由大小19座建筑组成的艺术建筑群,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一颗明珠”。

陈氏书院之所以成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主要是因为有“三雕三塑一铸铁”。“三雕”是指门口石狮、石鼓等石雕;左门两边墙壁嵌砌的砖雕,左为《水浒聚义厅》,右为《刘庆伏狼驹》;以及进门四件大屏风的木雕(包括浮雕、通雕等),木雕在陈家祠处处可见,斗拱昂梁是陈家祠的木雕艺术精品的具体体现。“三塑”是指陈家祠房顶上处处可体现出来的彩塑、灰塑和陶塑。“一铸”是指陈家祠内高超的铸铁工艺品。

该馆藏品丰富,种类繁多,有石湾艺术陶瓷、潮安枫溪瓷器、潮汕抽纱、刺绣、广州象牙雕、潮州漆金木雕、高州角雕、端州砚台等数十个种类,馆内辟有十多个展厅,长年展出馆藏文物如广东剪纸、刺绣、陶瓷和象牙雕刻等,并经常举办形式多样的专题展览。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陈氏书院,1996年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颁布为“羊城十大旅游美景”之首景。

上一篇:考古 第6期 下一篇:文化的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