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时间:2022-04-08 06:54:17

摘要: 本文从文言文的教学现状、策略、教学反思的角度分析了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的教学。

关键词: 文言文数学 现状 策略 教学反思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钱梦龙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如何改变这一尴尬局面,激活文言文教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拨开云雾见天日――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浅析

1.教学方法陈旧。

如今不少教师的观念没能及时更新,还是沿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即“串讲法”,课堂上教师逐句地翻译,学生逐字逐句地记,教师将文质兼美的课文割裂成零散的知识教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的阅读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学生缺少了自己感知课文的实践活动,一篇文言文学完后,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还是颇感枯燥乏味。

2.教学过程简单。

文言文教学只局限于几个通假字、几个一词多义、几个词类活用、几个重要句式等,只是几个知识点的罗列,而对课文内容涉及较少或根本不讲。然后让学生机械记忆,这些“风干”的语言,学生当然是食之无味。

3.教学内容艰深。

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文言离我们这个时代太遥远了;文言文内容精深、难懂,往往令学生望而生畏,而不少教师没有关注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有心栽花花自香――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浅探

1.强化学生课前预习,初识课文概貌。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特别是文言文,学生在语言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堂上应尽可能多用时间让学生去读书。例如教《与朱元思书》时,可先要求学生借助课文的注解,查阅有关的工具书诵读课文,翻译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意。同时,要让学生在诵读翻译的过程中,把不懂处或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做上记号,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这只是一个预习的要求,也就是说预习上先要求学生做到三读、二查、一译疑。三读:初读正音,读通顺;再读注解,明大意;三读欣赏玩味,品佳句。二查:一查资料,找有关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再查工具书,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一译:学生分组讨论翻译后,再分段译在笔记本上;一疑:学生在串解过程中肯定有问题,发现问题放在课前质疑。

2.引导自主阅读交流,合作探究文理。

阅读是学生的个人行为,只有以学生为中心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才能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交流是学生的思维在碰撞、发散,在交流中问题越辩越明,学习积极性也越高涨。教给学生学习的步骤:结合资料的解说,逐字逐句弄懂语句,勾画出不能理解的词和句,在课上留出时间让学生交流,互相解决问题,然后提出疑难点,在课堂上公开提出,学生可以回答的尽量让学生表现,确实不能解决的,教师加以点拨和指导,学生的收获特大,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师生都觉得枯燥无味的单向活动的教学局面。

3.发散学生思维,拓展学习内容。

教材所选的文言文所体现的古人思想在历经漫长的岁月后依然焕发着活力,依然可以指导现在人的思想,但也不否认与现在人的观点形成了一定的摩擦,这也为文言文教学提供了亮点,教学中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用现在的眼光重新审视古代的思想,批判性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如《黔之驴》中对驴的同情,对好事者的批判,以及对虎小心谨慎的肯定……这些打破常规的全新认知使得文言文课堂生机勃勃,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使他们有自己的主见与思想,不因循守旧,人云亦云,也让他们尝到发现的喜悦,时代的创新主旋律也在小小的语文课堂上唱响。

4.加强学生课外延伸,增强学习实效。

要切实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仅仅依靠教材中屈指可数的课文和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落实好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领悟文言文学习方法、感受文言文学习趣味的同时选择一批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且在关键的地方加以点拨,使学生把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并且在运用中巩固、加深、熟练,使精读和博览相结合,这样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能逐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能真正形成。

三、镜里新添几缕丝――初中文言文教学反思浅述

1.对教学的反思。

文言文教学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教学不能简单局限于词句的教学而偏废了文学文化的学习,一篇文言文需要向学生讲解其中简单的语法现象,讲清重难点实虚词和重难点句式,因为那是学生理解文章的金钥匙,没有文言文语法的学习,我们便不能顺利地疏通文意。我们同时也需要让学生学习文章的思想内容、文化常识及人文精神等一系列古代文化精髓,让他们领悟和学习古人伟大的思想,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传承古代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及文学素养。

2.对教师的反思。

新《语文课程标准》呼唤综合性教师。语文教师应具备历史、地理、政治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语文教师要上好文言课,除了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外,还要有新的教学技能,如:搜集文言文材料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能力等。因此,语文教师应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素养,把握课程标准,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

总而言之,文言文教学任重道远,教师要转变观念,积极钻研,勇于创新,在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探索,体验进步的喜悦和获得知识的满足,从而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吸收宝贵的养料,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文学素养和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贺剑英.文言文美文如何美教[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20).

[2]薛凡平.浅谈文言文教学[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04).

[3]张敦富.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考[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S2).

[4]柯群英.有关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想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02).

[5]齐世涛.文言文教学刍议[J].中国培训,2005,(06).

[6]尹军成.文言文教学,我们丢失了什么?[J].语文教学通讯,2005,(36).

[7]杜长明.迷住学生:文言文教学之道[J].中学语文教学,2003,(08).

上一篇:如何有效拓展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 下一篇:资源需开发,妙手常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