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文化元素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4-08 05:06:05

异国文化元素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西方三大异国文化元素

(一)节日文化元素

西方节日文化中融和神话、宗教、感恩、伦理道德、愿望表达等元素。外语教学中介绍西方文化中节日的由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和语言内涵的感知力。在西方,情人节是情人互诉衷肠、倾吐爱意的美好的日子。希腊神话中小爱神厄洛斯弯弓搭箭,把煽动之箭射给了阿波罗,又把毁灭爱情之箭射给了达芙妮,造成了希腊神话中的爱情悲剧。复活节在欧美各国是仅次于圣诞节的重大节日。《圣经•马太福音》上说,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后三天复活,此节由此而来。亲朋好友之间互送鸡蛋、小鸡、小兔子、鲜花等与春天和再生相关礼物表达心意。母亲节和父亲节分别由贾维斯、翰•布鲁斯•多德夫人倡发起创立。这两个节日的创立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充分展示了人们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复活节是由于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再生,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来吓走魂灵。到了今天,万圣节的巫婆、南瓜、黑猫等都变成了孩子们喜爱的模样。感恩节始于1621年秋天,来到美洲的英国移民,为了感谢上帝赐予的丰收,举行了3天的狂欢活动。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正式宣布感恩节为国定假日。感恩节人们都纷纷赶回家中,欢聚一堂,共享美好时光。圣诞节是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诞辰,也是基督徒最盛大的节日。按基督教教义,耶稣是上帝之子,为了拯救世人,降临人世。圣诞节从基督教徒的节日演变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

(二)礼仪文化元素

西方文化体现个体文化,强调个体性特征。人的姓名排列顺序是名在前,姓在后。对男士称“Mr.”,对女士则应视其结婚与否进行称呼,未婚的称“Miss”,已婚的则应称“Mrs.”。对那些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可将其职业连同姓名一起称呼。与陌生人交往一般由第三者介绍。如没有第三者介绍,可自我介绍。介绍俩人相识,要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先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平时与人交谈,不要问及年龄,婚姻、收入、,价钱等方面的问题。拜访他人时,要事先预约,并做到准时。收到礼物当面打开,并加以赞誉和感谢。西方尊重妇女,女士优先是欧美国家的传统习俗。

(三)饮食文化元素

历史的渊源、民族的构成、、往往形成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的性质,从而也形成了西方多彩的饮食民俗。日常食俗: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节日食俗:宗教色彩浓厚,缅怀上帝,以玩乐为主。西方饮食讲求美学,如口感,搭配,优雅的着装和舒适的环境。缤纷的美酒、优雅迷人的举止、餐具酒具的选择、用餐礼仪都是西方人备受重视的。男士要穿套装,女士要穿晚礼服和高跟鞋,适度化妆。如受邀请,应等全体客人面前都上了菜,女主人拿起她的刀子和叉子示意后才可以用餐。有急事未能参加或未能及时赶到要通知主人并表示歉意。去西餐厅西方人喜欢各点各的菜,比较忌讳别人敬菜。餐后可以选择甜点或奶酪、咖啡等。买单大多是AA制。

二、结语

语言以文化为灵魂,文化以一定的语言为依托。语言学习带有一定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在外语教学中开展外国文化研究,探讨和传播异国文化元素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了解外国文化,丰富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更好促进外语教学的发展。

作者:夏船

上一篇: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 下一篇: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