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金融消费者保护

时间:2022-04-08 02:09:33

刍议金融消费者保护

【摘 要】改革开放历经3O多年,见证了我国金融机构的商业化进程。随着经济的增长、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金融活动已广泛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由于部分机构及其经办人员对利益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日益增多,存款变保险、信息误导、老鼠仓等屡禁不止,金融领域产品及服务引发的纠纷不断上升。本文通过分析问题的高发原因,借鉴国外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经验,提出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 消费者 保护

1.当前金融领域消费者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金融机构侵害消费者的行为比较普遍。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个人财富快速增长。受传统思想和客观环境(子女教育、医疗、投资渠道狭窄)等因素影响,储蓄和证券投资成为金融消费者的主要保值和增值渠道。伴随金融机构商业化进程的加快,追求利润最大化已成为部分金融机构及其员工的首要目标。而部分金融消费者(主要指个人)的金融知识和维权意识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其财富的增长速度,难免成为“别有用心”机构及其员工眼中的“唐僧肉”。其主要手法:“挂羊头、卖狗肉”。商业银行的网点,一些金融工作人员,加之“精心、周到、热情”的“服务”,储户的储蓄名正言顺地办成了保险业务,甚至不惜编造“办储蓄赠保险”的故事,瞒天过海的手法运用至极。

选择对象是“老弱病残”。从调查情况看,此类业务选择的对象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部分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防范意识差,又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对金融机构有着本能的依赖与信任,投资手段保守,遇到利益纠纷,往往是以退让的方式解决。而个别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恰恰抓住了这一弱势群体的弱点,“充分”地利用了他们的信任,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此类事件多发于证券市场,利用网络、股评等制造“概念”,从中渔利。

2.问题成因

2.1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专项制度缺失

一方面,通用法律适用性不足。其主要包括1994年沿用至今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价格法》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具有普遍适用性,但是,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购买商品、接受服务的,属于其保护范围,而在金融领域,对个人购买证券、保险及理财产品,是从事生活消费还是从事生产消费,尚无明确界定,因此,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能否全面地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存在争议。《产品质量法》中的产品,通常理解为是一种实物产品,且不涉及服务,而金融领域的“产品”概念,更趋近于一种服务,与《产品质量法》的概念并不相同,能否适用该法还存在争议。

另一方面,专业立法层级低、操作性不强。《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虽然明确规范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但没有对金融消费者的权利和金融机构的义务做出有针对性的规定。金融监管机构出台的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措施,多是以内部规章制度出现,法律层级低,且主要在系统内部流转,不为社会公众广泛知晓,增加了消费者的维权难度。我国目前采取分业管理方式,银、证、保是分别立法,对“存款变保险”等跨界营销行为,不仅是管理的灰色地带,更是消费者维权的真空地带。

2.2现有消费者保护组织体系难以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有力保障

消费者协会难以发挥有效作用。我国目前尚没有“金融消费者”的正式定义,金融产品是否是“产品”存在争议,“金融消费者”尚未真正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调整的范围,消协的职能在金融领域难以发挥;除储蓄等少数品种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一般的商品和服务,且在不断创新,在“一行三会”都未对相关产品进行评估的情况下,由消协来完成这项工作,勉为其难,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无法认定,责任追究也无从谈起;消协等维权部门对金融机构没有直接或间接的监督管理职能,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力极其有限。

“三会”承担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存在硬伤。目前,证券、保险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已成立,这种分而治之的做法存在弊端。金融业混业经营是一种普遍的作法,银行代售保险、基金,银行出售证券理财产品等,已成常态。对金融消费者而言,金融业是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在处理跨界纠纷中,金融消费者将被置于制度陷阱中,举步维艰。若银、证、保的任意双方的规定相左,法规的严肃性将受到质疑,容易给侵权行为提供可乘之机,并激化社会矛盾。从现有情况看,银、证、保的消保机构无法做到地域全覆盖,其影响、作用存在局限性。

2.3消费者求救无门,隐忍退让,纵容了金融机构侵权行为的实施

金融消费者处于知识的弱势地位,金融产品的设计需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而某些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在产品推销过程中夸大收益,受专业知识先天不足和信息误导等,消费者很容易将自己推向不利地位,有苦难言;非诉讼纠纷解决的渠道不畅,消协鞭长莫及,金融领域维权机制不健全,消费者隐忍退让,实属无奈;司法维权,程序复杂,时间较长,现有法律对机构经济责任追究过于笼统,对个体消费者而言,维权成本要大于挽回损失,实践也表明,在金融领域通过司法手段维护权益的消费者是极少数的。

2.4金融消费者教育严重滞后

从“长城公司集资”、“万里大造林”,再到“吴英”案,一系列事件表明,我国金融消费者教育没有形成体系,并远远落后于市场的发展,在机构组织、工作目标、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散软偏等现象,金融消费者重收益轻风险,重传说轻思考,知识储备不足却行动迅速,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金融消费者遭受侵权危害时有发生。

3.做好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的思路

金融是信用的产物,诚信是市场经济之基、银行经营之本,是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方式。金融业是一个牵涉面广且风险度高的行业,是社会诚信的重要载体,在构建诚信社会中发挥强大动力。金融诚信的正常化,是整个社会信用健全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构筑强健金融体系的基石。因此,克服唯利是图,倡导诚信经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金融领域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现状,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应分两步进行。

从长期看,应制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从保护对象、保护范围、保护标准、权利义务等逐一明确,加强对金融消费者公平交易权、自主选择权、知情权、财产权和切身利益的保护,完善纠纷的解决机制。考虑银证、银、保的业务交叉现状,银、证、保的立法应在统一的框架下进行。

从近期任务看,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明确目标。设定金融消费者概念,明确其权利和义务,为金融消费者维权提供制度、程序上的保障。

(2)明确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专门机构,为消费者维权提供路径。结合金融管理机构现状,建议成立由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协会。原因如下:

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与稳定,是《人民银行法》赋予人民银行的职责,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金融业发展的基础,这也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2010年底数据为例,我国县及县以下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05%,证、保的消保机构覆盖面不足,发挥作用有限。人民银行组织体系完整,基本上与行政区划吻合,能够满足消保机构全覆盖的要求,这是“三会”所不具备的。

我国金融领域呈分业监管、混业经营态势,统一消保组织,可以降低协调成本,克服制度设计缺陷,防止自我保护、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人民银行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在处理金融突发事件中,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被社会广泛认可。人民银行作为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的组织者,拥有社会基础。

(3)完善制度操作。法制建设,不是一蹴而就,鉴于短期内制定成文法的难度,可以考虑先出台行政法规。同时,要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通过金融消费者与机构协商、向监管部门投诉、申请仲裁及诉讼等方式,形成一套程序完备、公正、高效、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机制。实践表明,银保渠道是金融消费侵权的重灾区,以此类区域为重点,借鉴判例法的立法方式,加快制度设计进程。

(4)加强消费者教育。经济生活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贯穿于生活的始终,因此说,对消费者的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组织上,以人民银行现有机构为框架,构建宣传教育体系。政府部门要积极予以支持,将金融知识引入课堂,扩大教育覆盖面,使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效衔接。报纸等新闻媒体也要适当地提供公益版面,社区委员会也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5)借鉴国外经验。受次贷危机影响,2009年,美国公布了《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重建金融监管》的改革方案,把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免受金融不正当行为侵害。设立新的消费者金融保护署(CFPA)。消费者保护的联邦级主监管机构,拥有实施消费者保护的、广泛的管辖权限,对享有信贷、储蓄、支付和其它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实施保护,并对上述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商实施监管;改革消费者保护。从增强产品和服务的透明性、简洁性、公平性、可得性。采取预防性的信息披露方式。清楚明了的反映消费者所承担的成本、损失和风险。以确保未获得周到服务的消费者和社区能得到审慎的金融服务、贷款和投资;加强投资者保护。以增强对投资者信息披露的透明性。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定襄支行;山西 定襄 035400)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下一篇: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逾期成因分析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