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论今话宝刀

时间:2022-04-08 10:45:01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石刀和青铜时代早期的青铜小刀,可以看作是刀的雏形。商代的青铜大刀刀身较宽、刀尖翘起,是现在所知的最早的可供作战用的刀。当时也使用一种小型的青铜刀,配合戈和弓矢装备士卒,以供近身防卫之用,全长仅为300毫米左右,柄端以马、羊等动物头像作为装饰,或做成环形。

秦汉时期,钢铁问世以后,刀的制作工艺得到改善,刀身得到加长,并且已有专门的战刀和佩刀之分。佩刀讲究式样别致,镶饰美观;战刀则注重质地坚韧,做工精良。在当时的诸国战争中,兵车已经渐渐退出战场,取而代之的是骑兵成为作战主力,驰骋千里疆场。因此,单纯的刺杀兵器不足以发挥效力,擅长劈砍挥杀的钢刀越来越成为热门兵器,不仅需要量急剧增加,而且对钢刀的制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当时军队中大量装备的刀要数环首刀了。这种刀直背直刃,刀背较厚,刀柄呈扁圆环状,长度约一米,便于在骑战中抽杀劈砍,是一种实战性较强的短兵器。在战场上的厮杀格斗中,许多将领往往长矛短刀并用,远刺近劈,威力无比。如西汉时期大将李广之子李敢,便是“左持长槊,右执短刀,跃马陷战”,大显身手。三国时期,南蛮首领孟获的妻子祝融夫人善使飞刀,百发百中。她曾手挺长标,背插5把飞刀,活捉马忠。

两汉三国时期,上至国君下至群臣,莫不看重佩刀。那时有名的刀匠有阮师,据说他所制的阮家刀“截轻微无丝发之际,斫坚刚无变动之异常”,堪称稀世宝刀。还有蜀国的蒲元,他运用当时的先进淬火技术造刀,具有独到之外,曾奉诸葛亮之命,在斜谷造钢刀3000把,锋利无比,被称为“神刀”。魏王曹操有5把“百辟”宝刀,刀身分别镌刻龙、虎、熊、刀、雀形花纹图案作为标志。吴王孙权也曾亲自督造宝刀3把,分别取名曰“百炼”、“青犊”、“漏景”。从这富有诗意韵味的名字中,足以看出孙权是何等珍爱这3把宝刀。

隋唐时采用更为先进的灌钢法,代替百炼法,造出的刀更加坚韧锋利。唐代的刀种类繁多,其中以仪刀、鄣刀、横刀3种最为常用。仪刀是皇帝禁卫军使用的武器,鄣刀是一种官吏佩带用刀,横刀是专门装备军队的战刀。唐代制刀不仅注意保持汉民族的传统制作工艺,而且随着各国及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还吸收了不少外来的制刀技艺,促使战刀的制作更趋于实用。

明代有长刀、短刀、腰刀、钩镰刀等,但军队使用最多的是腰刀。腰刀的刀体狭长,刀身弯曲,刀刃部延长,吸收了日本刀的长处,使劈砍杀伤的威力大增。明朝著名将领、抗倭英雄戚继光非常重视腰刀的制作,其军事著作《练兵实纪》对腰刀的制作方法有着详细的记载。

到了清代,刀的种类更为繁杂,其中被广泛应用于作战的是腰刀和双手带刀。腰刀上部较直,下部微曲,一般用于骑兵作战。双手带刀柄长500毫米,可容双手把握,刀刃长且特别宽大厚重,上部呈平线型。

短刀在明清时代仍然是军队的主要兵器之一。清朝皇太极登基后,第一次出师的阵容是由满、蒙、汉组成六军。那时短刀队所使用的战刀接近于我们后来所见过的马刀。这种短刀还有那种称作“大刀片”的军刀,一直沿用到抗日战争时期。众所周知的大刀队就是一支善使短刀的抗日劲旅,一曲《大刀进行曲》更是唱出了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豪情壮志。

上一篇:夫妻生死相依十四春秋,创造万分之一生命传奇 下一篇:可能毁灭地球的十大太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