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损四分管理中的降损措施浅析

时间:2022-04-08 07:14:49

线损四分管理中的降损措施浅析

摘要:通过采取线损四分管理的各类降损措施,可以有效推进降低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而展开高效、细致的降低线损工作,进而将线损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文章就线损四分管理的具体降损措施进行分析,提高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

关键词:线损四分管理;降损措施;分线降损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9-0138-02线损四分管理,主要包括线损分压、分区、分线、分台区管理,它属于综合降损管理措施。其中,基础数据完备,线-变-户对应关系准确是线损“四分”统计分析考核的前提,是开展线损“四分”管理的源头和基础。线损“四分”管理是提高线损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更是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措施。通过线损“四分”管理,可以有效地促使线损管理工作朝定量性、清晰性、先进性、现代性、有效性方向发展,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工作效率。现就线损四分管理中的降损措施进行分析,如下所述。

1 改善功率因数

首先,电力企业可以将无功补偿配置合理化、有效化,通过改善无功配置水平来改善功率因数,来提高电力线路的功率因数,改善其线损情况。以无功补偿的方式降低网上无功功率的传输,进而提高供电电压的质量水平,进而提高其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近年来,由于社会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用电,包括居民用电、工厂、企业用电的迅猛增加,加上电力线路较长,电力线路的负荷增长越来越大,致使其无功缺额仍就比较大,通过在10千伏线路上,安装无功补偿设备,以便降低配电变压系统及补偿配网的无功负荷,进而尽量减少农网线损,改善电压的质量水平。安装在线路分支上,置于距线路首端长度的1/3~1/2之间,安装点的电压水平应不超过电容器额定电压值的1.05倍,每组容量以100~150千伏为宜,通过设置避雷器,可以有效地保护过电压。

2 电网升压改造,提高电网运行管理水平

第一,电网升压改造是在用电负荷增长,造成线路输送容量不够或者能耗大幅度上升,为了简化电压等级,淘汰非标准电压等级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第二,改善电压质量,尽量避免可变线损情况。若保持一定的输送功率,并将电网保持在额定电压和频率状态下运行,可以有效地减少线损情况的出现。如某10千伏线路实际运行电压仅为9千伏,提高到额定电压10千伏时,可变损耗如下:当电网电压在提高前后输送功率不变时:

电压提高的百分数:U%=[(U2+U1)/U1]×100%;

电压提高后可变损耗降低的百分数可按下式:P%=[1-1/(1+U%)2]×100%。

第三,受电端在标准电压、频率下运行,对用户受电端电压变动幅度35千伏为额定电压的±5%,10千伏和低压电力用户为额定电压±7%,低压照明用户为额定电压的+5%~10%,频率为±0.5赫兹,对电压、频率变动超范围的线路通过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使电网和电气设备保持安全运行。

第四,将供电范围合理化,通过将迁回供电线路减少来降低线损。对运行中配电变压器在三相四线制供电中,保证其供电距离少于500米,运行中三相负荷要调整为平衡状态,以减少中性线电流造成的损失。配电变压器应根据实际负荷的70%~80%选择,对容量偏大的及时进行更换。

第五,增加配变布点,提高电压合格率。通过促使配变靠近负荷中心,配变负载在经济额度之内,可以促进用户端电压合格率的提高,根据电压分线损率的理论关系,假设某线路电压合格率能从80%提高到90%或95%,可以降低的线损分别是(a为电压提高的百分数):P%=[1-1/(1+a/100)2]×100。

提高到90%时:P%={1-1/[1+(90%-80)/100]2}×100=(1-1/1.12)×100=17.35%。提高到95%时:P%=(1-1/1.152)×100=24.38。以该线路原线损率计量,则可分别降低7×17.35=1.2%和7×24.38%=1.7%,降损效果相当明显。

3 改善电网结构,并加强线损分析

3.1 优化电网结构,降低线损

3.1.1 将电网结构中的电源点位置设置于负荷的中心位置,确保以经济供电半径来配置电源点。其中,可以采用大容量、短半径、密布点作为城区配置,并结合并联配电变压器组式的接线方式进行配置;采用小容量、短半径、密布点作为农村配置。通过优化电网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供电的经济性、可靠性,进而降低线损。

3.1.2 以电源点向周围辐射式的接线方式作为配网架设,将电网结构中的接线方式优化,调整配电网络,可以有效的节能,并降低线损。

3.2 加强线损分析,实现闭环管理

3.2.1 加强线损基础资料的管理,确保相关线路与台区的参数收集、整理工作及时进行,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及准确性。通过线损理论进行及时,结合计算机在线损管理中的作用,根据线损“四分”管理的具体规定,严格做好线损的理论计算,加强线损分析。

3.2.2 用理论线损指导降损管理措施,首先,通过线损分析,找出线损问题的所在,明确降损方向及降损。其次,找出电网结构中的薄弱处及电网运行中的不足之处,制定最佳降损措施及方案。再次,分析降损措施实际实施中的不足之处,改善降损措施。最后,通过分析线损的原因,明确降损的处理措施,只有这样,措施才能抓到点子上。

3.2.3 实现线损闭环管理,将月理论线损计算对照月完成指标进行分析,找出线损升降的原因,进而制定降损措施,并为月理论线损计算提供相关参数进行分析。

4 提高计量装置准确度及抄、核、收质量

4.1 改善计量装置的作用效果

首先,通过将过于陈旧的电能表全部更换为计量准确度较高的电能表,确保电能表的误差较低、起动电流较小、超载能力较好,保证将电能表的计量损失降到最低化。其中,可以将电能表更换为可自动化抄表管理的电能表,降低表损,并增强抗倾斜、防窃电的作用。

其次,通过将全能电子电能表广泛推广、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计量点的准确度,而且可以降低人为原因所导致的计量误差率。通过在专线用户更换为失压记录仪,并向部分用户装设IC卡表,向用户广泛推广、使用宽量程高、准确度高的电子表。全能电子表准确度高,而且可以有效、及时地检查施工现场的计量误差,以便工作人员及时更改。

最后,将集中抄表系统应用于日常工作上,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远程控制、远程抄表的方式进行大用户和居民用户的抄表工作。其中,若月功率因数低于0.9,则应当通过采取高压补偿措施提高月功率因数。另外,若在高峰时段需考核功率因数,可以通过向大用户可装置带分时计费的无功电能表的方式进行考核。

4.2 提高抄、核、收质量

在线损管理上,必须要有准确无误的抄表数字才能核算出准确的线损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固定抄表路线、固定抄表人员,制订严格的抄核收岗位职责,避免出现抄表时间不一致,甚至是出现错抄、少抄、不抄的情况,以便保障抄表的有效性及实效性、精确性。还要把好核算关口严格控制表计指数输入的差错率,要求认真核对抄表卡,准确输入表计指数,不经所长、核算员共同核实,任何人员不得擅自增减客户表计指数。

5 认真开展高损台区整改工作

公司每月对公司层面十大高损台区进行整改,由主管部门领导进行任务包干,高损台区抄表管理责任人列席公司线损分析专题会,并在会上作整改发言。包干领导亲自下基层、走台区与台区抄表管理员共同进行检查。通过任务包干,各抄表管理员积极投入到高损台区的管理维护中,并以点带面带动全体抄表员开展高损台区的整改工作。

6 结语

线损四分管理通过利用变电信息一体化加强无功补偿、负荷监控等技术管理,提高电网功率因数,提升电网运行电压,最大化程度地降低线损。降低线损可以最直接、最有效地降低供电成本,通过合理的降损措施,可以促使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最大化。

上一篇:伊犁河谷地区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 下一篇:浅谈企业薪酬管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