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轴箱底座有限元计算分析

时间:2022-04-07 10:30:58

主轴箱底座有限元计算分析

摘 要:通过对主轴箱底座有限元分析计算,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动、静态刚度。

关键词:主轴箱底座;有限元建模;模态分析

1 引言

主轴箱底座为筋板式结构,是机床主轴箱重要的支承部件。起着承受力和容纳各种零部件的作用,它的动态性能直接影响机床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所以要求其具有足够的动、静态刚度。

2 曲轴中心架的有限元分析计算

1)建立几何模型

这里分析的是主轴箱底座模块,用于CWT130×145/180L-MC数控重型曲轴铣车复合加工机床,由于该零件结构复杂,所以用UG软件进行三维实体建模。

利用UG软件建立的主轴箱底座几何模型,铸件、结构件、外壁减薄结构件。

2)有限元网格划分

选用UG软件结构分析模块提供的四面体单元对主轴箱底座进行网格划分。

3)定义材料属性

主轴箱底座是支承件中的重要部件,其在工作时承受主轴箱、花盘及工件的巨大压力,必须具有较高的强度,所以铸件材料选为灰铸铁HT250。根据相关资料,HT250的质量密度为7.3e-6kg/mm3;弹性模量1.1e8mn/mm3(kpa);泊松比为0.28。结构件材料选为铸钢。根据相关资料,铸钢的质量密度为7.8e-6kg/mm3;弹性模量1.55e8mn/mm3(kpa);泊松比为0.28。

4)定义约束

主轴箱底座通过地脚螺栓与地面连接,约束了主轴箱底座X、Y、Z方向的移动以及绕X、Y、Z轴的转动,为了模拟实际工况,边界处理时,将主轴箱底座与螺栓结合面进行全约束。

5)机床主轴箱底座静态分析

机床工作时,主轴箱底座受到工件和花盘的压力作用以及分别对主轴箱的弯距,主轴箱底座上表面承载主轴箱重量53.5t的均布布载荷以及花盘和工件作用于它的均布布载荷67.5t,将弯矩矩转化为等效力偶之后,力的大小为31t加载在主轴箱底座的前后沿上,通过有限元分析,铸件Z方向最大变形量约为0.09258mm, MAG最大变形量约为0.09849mm;结构件Z方向最大变形量约为0.1026mm,比铸件大10.8%, MAG最大变形量约为0.1194mm,比铸件大21.2%;薄壁结构件Z方向最大变形量约为0.1078mm,比铸件大16.4%,比厚壁结构件大1.5%, MAG最大变形量约为0.134mm,比铸件大36%,比厚壁结构件大12.2%。

注:由分析数据和可以看出无论是铸件、结构件还是薄壁结构件,变形两最大的位置基本一致,在上表面,X负方向的第二条和第三条筋板之间与Y负方向第一条筋板的交汇处附近,可视该处为最薄弱的环节,由模型可知该处清沙孔较大即两筋板间跨距较大,建议加筋。

6)机床主轴箱底座模态分析

机床主轴箱底座模态分析主要分析主轴箱底座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其作用为:避免床身受载后发生共振现象,同时也是进行其他动力学(响应谱)分析的起点。由于低阶模态对振动系统的影响较大,因此现分别计算了主轴箱底座铸件、结构件、薄壁结构件的前三阶模态。

由以上振型图可以看出铸件、结构件、薄壁结构件的振型相似,第一阶振型为弯曲振型,第二阶振型为弯曲振型,第三阶振型为扭转振型;最大变形量的位置相似。铸件主轴箱底座前三阶振型图,第一阶频率为111.4Hz,在该振型下主轴箱底座的最大变形为0. 2084mm,第二阶频率为130.6Hz,在该振型下主轴箱底座的最大变形为0. 2051mm,第三阶频率为169.4Hz,在该振型下主轴箱底座的最大变形为0.1476mm;结构件主轴箱底座前三阶振型图,第一阶频率为119.8Hz,在该振型下主轴箱底座的最大变形为0. 1825mm,第二阶频率为149.1Hz,在该振型下主轴箱底座的最大变形为0. 1824mm,第三阶频率为191.2Hz,在该振型下主轴箱底座的最大变形为0. 2033mm;薄壁主轴箱底座前三阶振型图,第一阶频率为124Hz,在该振型下主轴箱底座的最大变形为0. 2143mm,第二阶频率为146.8Hz,在该振型下主轴箱底座的最大变形为0. 2038mm,第三阶频率为191.5Hz,在该振型下主轴箱底座的最大变形为0. 1315mm。

3 结束语

结论1:由计算数据可知,结构件主轴箱底座固有频率大于铸件主轴箱底座,与薄壁主轴箱底座相差不大。

结论2:由静态分析计算数据可知,铸件主轴箱底座的变形量最小,自身静态刚度最好;结构件主轴箱底座(壁厚为40mm)的变形量较铸件主轴箱底座(壁厚为40mm)大,结构件主轴箱底座(壁厚为20mm)的变形量较结构件主轴箱底座(壁厚为40mm)大,刚度较铸件主轴箱底座与焊接件主轴箱底座差。■

参考文献

1.机床设计手册编写组,机床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

2.王新敏,李义强,许宏伟,ANSYS结构分析单元与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3. 闻邦椿,机械设计手册03-04

4.THOMSON W T,er al,振动理论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曹磊(198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卧式车床、立式车床、数控落地镗铣床、数控滚齿机、数控曲轴车床等专机的研发设计工作。

上一篇:血根碱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下一篇:LTE核心网MME Pool技术及组网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