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影视剧论文

时间:2022-04-07 09:05:27

作品影视剧论文

一、揭示人物内心的细节

说话的细节,看起来不大起眼,无声无息,实际上可以将观众肉眼看不见的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得细致入微。以《天堂的孩子》(又名《小鞋子》)、《天堂的颜色》、《巴伦》等影片大获成功的伊朗年轻导演马基德,马吉迪,很善于通过细节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影片《天堂的孩子》中,那一对可爱的兄妹家里很穷,哥哥阿里替妹妹修补好了她唯一的一双鞋子,不料,在买土豆时被人当做垃圾捡去了,他只好把自己那双破旧的大号男鞋给妹妹穿,等妹妹放学后自己再穿上这双鞋子,一路狂奔着去上学。不久,学校举行长跑比赛,第三名的奖品刚好就是一双运动鞋。阿里坚决要求参加比赛———他要得到奖品送给妹妹。结果,他无意中得了第一名,他得不到那双运动鞋了。当阿里得了第一名之后,影片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细节:阿里将一双满是水泡的肿胀的脚浸到水池里,一群精灵般的金鱼游过来,轻轻地抚着他那一双脚。这转瞬即逝的无声画面告诉观众:阿里累了,累了的阿里心中感到失望,他多么需要得到安慰。这个细节饱含了编导的深情,同时,将阿里此刻的心境准确地传达了出来。

二、深化作品意蕴的细节

细节往往具有象征性,着墨不多,意味无穷。大家熟悉的美国影片《阿甘正传》的开头,银幕上缓缓飘飞、不断旋转的那一根羽毛,引起了观众的注意和沉思。它仿佛在状写阿甘的一生,又像在思索常人的命运,那样的飘忽不定,那样的起落浮沉。前两年,台湾著名话剧导演赖声川编导的《暗恋桃花源》,以它新颖的立意和后现代手法引起广泛关注。这个戏采用将《暗恋》和《桃花源》两个故事重叠和拼贴的技巧,充分表达了现代人生活中的无奈。其中,《桃花源》的打鱼人老陶喝酒和吃饼的细节耐人寻味。面对一张面饼,老陶怎么也撕不开,用刀切也切不动,气得老陶一边用脚踹,一边大叫:“这是什么饼?这根本就不是饼。”老陶、他的妻子春花、第三者袁老板三人在一起喝酒。另外两人拿起酒瓶就能把酒倒在自己的杯子里,唯独老陶,同样一瓶酒他却怎么也打不开瓶盖。这两处细节,将老陶的无奈,舞台上许多人物的无奈,乃至包括编、导、演在内的所有现代人面对无法主宰的人类历史、社会生活的无奈,表达得既巧妙含蓄又淋漓尽致。

三、渲染作品氛围的细节

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情调,都有由特定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等等决定的特殊氛围。在营造、逭染这种氛围的时候,传神的、富有诗意的细节,往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方面,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学院派电影导演岩井俊二堪称高手。他的《情书》、《四月物语》都是纯爱之诗。在《情书》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少女藤井树在图书馆的窗前见到少年藤井树若隐若现的身影。这时,光晕透过窗帘洒向他,光晕里,也铺满了少女青涩的回忆。这一细节令人难忘。《四月物语》中,女主角榆野隔着由水滴溅起的薄雾气望着站在书店门口的学长;心绪荡漾的榆野站在图书馆门口,撑着破旧的红雨伞,想着自己的梦;榆野送走搬家工人后,将飘进衣内的樱花抖落,粉色的花瓣随着微风缓缓泻下……这些细节,都极浪漫地营造了一种纯洁、明丽的氛围,把观众带入一种微醉的纯爱境界。电影是细节的艺术。这话虽然是极而言之,但是,你不能说它没有一定的道理。不仅电影可以这样说,戏剧及其延伸一电视剧、广播剧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细节的艺术。总之,好故事是好作品的必要条件,好细节又是好故事的必要“零件”。这就要简略地说到沙汀先生那句名言的第二层意思:好的细节要靠作家、艺术家努力去“找”。这个“找”字怎么讲?我们理解,一是发现,二是提炼。经常被人提到的19世纪俄国作家果戈理创作短篇小说《外套》的故事,很是发人深省。《外套》写小官员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巴施马奇金一生勤于职守,精心抄写文件,然而由于贫穷和低微的社会地位,经常受到奚落和嘲笑。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做一件外套。但是,当他经历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苦抄写,积累下一点钱,终于做好了外套并穿在身上不久,却被人抢走了。巴施马奇金求告无门,反而受冷遇,最后在忧郁、悲痛和孤独中死去。但是,他的幽灵并未就此罢休,常常徘徊在他失掉外套的桥头,直到索回外套,报复了生前压在他头上的大官僚。让我们借用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话来做一个小结吧:阿契(海明威的一位熟人———引者注)要记住的是,我在1920年前后在芝加哥是怎样努力学习的,怎样探索引起感情激动的不被人注意的事情,例如一个野外棒球手把他的棒球手套扔掉而不回头看一看落在什么地方的那种方式,一位拳击家的平底运动鞋在拳击场地板上发出的轧轧刺耳的声音,杰克•布拉克本刚从骚乱中出来时他的皮肤的灰色以及我作为一个画家的素描而记下的一切事情。你看到布拉克本的奇怪的脸色,剃刀的旧伤痕以及在谁也不知道他的历史的时候他欺骗人的方式。这些都是你写故事以前打动你的事情。

作者:王卉

上一篇:平民化电视新闻论文 下一篇:狼图腾价值取向影视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