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发展战略构想

时间:2022-04-07 07:32:35

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发展战略构想

[摘要]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笔者认为,甘肃可采取如下发展战略:在区域建设层面,应坚持增长极带动战略;在要素建设层面,应坚持人才优先战略;在基础建设层面,应坚持重软发展战略;在企业建设层面,应坚持品牌带动战略。

[关键词]丝绸之路;甘肃;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0-0018-02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思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与亚太经济圈相连,西边与欧洲经济圈相接,沿线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在交通、金融、能源、通信、农业、旅游等各大领域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潜力巨大,所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同时,这也为地处丝绸之路黄金段的甘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笔者认为,甘肃可采取如下发展战略。

一、在区域建设层面,应坚持增长极带动战略

增长极概念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提出来的,他认为,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的推进性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因此,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法国的另一位经济学家布代维尔认为,经济空间是经济变量在地理空间之中或之上的运用,增长极在拥有推进型产业的复合体城镇中出现。因此,他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布代维尔主张,通过“最有效地规划配置增长极并通过其推进工业的机制”,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盖尔在研究了各种增长极观点后,指出影响发展的空间再组织过程是扩散―回流过程,如果扩散―回流过程导致的空间影响为绝对发展水平的正增长,即是扩散效应,否则是回流效应。由此可认为,增长极理论有几个基本点作为支撑:第一,其地理空间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城市;第二,必须存在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和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第三,具有扩散和回流效应。

目前,由于甘肃发展基础薄弱,贫困面大,坚持增长极带动战略,要比坚持均衡全面发展战略更为有效合理。待将来条件改善,可再考虑坚持全面均衡发展战略。甘肃如何坚持增长极带动战略,可首先考虑选择兰州为最大增长极,尤其要结合兰州新区建设进行统筹考虑。为此,建议甘肃争取国家在兰州新区设立自由贸易区。然后以自由贸易区为最大增长极,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

二、在要素建设层面,应坚持人才优先战略

人才是最重要的生a要素。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就是空想和空谈。而解决人才问题,根本途径是公平竞争。如何促进公平竞争,核心是建立和完善以实际业绩为主要依据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第一,按实际业绩为主要标准评价和激励人才,符合德才有机统一标准。因为实际业绩既代表了一个人对社会的实际贡献,这体现了德的一方面,也是一个人能力和水平的具体显示,这体现了才的一方面。第二,按实际业绩为主要依据评价和激励人才,也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因为社会对个人的评价和激励,若主要依据个人对社会的实际业绩而进行,而不是按照其它原则来进行,比如按关系原则来进行,这样的评价和激励必然更符合公平原则。另外,依据个人对社会的实际业绩为主要依据来评价和激励,必然又会进一步鼓励个人对社会做出更多实际业绩,这又符合效率原则。

如何建立和完善按实际业绩为主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第一,人才评价和激励制度应由同行专家来设计制定。不能外行给内行制定游戏规则。现在有一些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和激励制度往往是一些机关办公室人员主导起草的,这必然导致制度设计存在诸多不合理,也为寻租和机会主义留下了较大空间。另外,即使同行专家来制定,也需要这些专家认真调查研究,反复讨论和征求修订意见,才有可能制定出比较完善的人才评价和激励制度。第二,应分类建立人才业绩评价和激励制度。比如同是专业技术人才,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专业之间有很大不同,应制定不同业绩评价和激励标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以一把钥匙开万把锁。就拿论文标准来说,中央强调不唯论文,其精神实质是十分正确的,但在具体操作时,我们不能把不唯论文解读成不要论文,而是要比以前更准确发挥论文标准的作用,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分不同专业不同对待。比如对绘画、音乐、体育等专业,评价和激励应少用论文标准,但对经济学专业,就不能少了论文标准。大经济学家,基本都是靠论文堆出来的,没有论文,何以为经济学“家”。当然,对经济学论文而言,也有一个数量和质量的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论文识别和评价制度来补充论文标准的不足。第三,进一步完善职称评定制度。职称评定制度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价和激励的一项最重要制度,应重点完善。比如二三级教授评定标准,就有很大完善空间。现有二三级教授评定,主要是依据三年的成果来评定,这是不科学的,既没有体现公平性,也没有体现效率性,实质是按照企业运行的思路来设计的,而不是按照学术研究的思路来制定的。学术研究的本质是累加性的,前期研究总是后期研究的基础,应按照累加的思路来设计比较合理,也比较公平。比如假设有一位科技人员获诺贝尔奖,但根据现有二三级教授制度设计,他的成绩只能在获奖的这一年算,这就导致他很可能在获奖的这三年被评为二级或一级教授,而在后面的时间内可能会沦为四级教授,这显然是不符合科学研究规律的。所以,二三级教授的评定成果依据应改为以任教授以来的成果累加为标准比较科学。当然,每三年一评定,是可以的,这等于每过三年重新计算一下名次,对促进研究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每次重新评定的依据都应是任教授以来的成果累加,而不能只算三年的,不然误差太大。另外,改成累加形式,也跟原来存在的职称评定制度能有效衔接起来。比如原来的职称评定制度,评副教授,是讲师以来成果的累加,评教授,是副教授以来成果的累加,这应是比较合理的。同样,在教授基础上评二三级教授,也应是教授以来成果的累加。另外,从激励效果看,只以三年成果为考评依据,看似是要做到最大程度激励科研,其实是导致更多人评上教授后混日子,因为有时激励过度反而不是一种有效激励。另外,也导致一些教授平时不努力,在最后临近退休三年,为了评一个二三级教授,又进行短期突击,只顾数量,不管质量。第四,应尽可能少用投票选拔人才方式。应通过实际业绩排队或通过实际业绩比较选拔人才。投票选拔人才的弊端是多方面的。一是投票的有效性与投票人素质有很大关系。知识水平差,道德水平也不高,而且还有人格,让这样的人去投票是不会有公正结果的。二是最优秀的人在投票选拔中往往处于劣势。由于嫉妒等众多因素影响,投票往往有利于选拔业绩为中等或中等偏上的人。或是平时注意拉关系的人,或是善于投机取巧的人,也是容易在投票选拔中胜出。第五,应建立和完善学术监督机制。目前,干部监督有纪委,但学术研究却没有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这对制止学术研究中的乱象十分不利。为此,建议甘肃设立一个独立的“学术监察局”,统一监督学术研究中的各种不规范行为,包括职称评定、学术评奖、人才评选、论文及专著写作等各种学术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都归入“学术监察局”具体管理。

三、在基础建设层面,应坚持重软发展战略

济发展的基础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软基础,一种是硬基础。软基础主要包括文化、制度等方面;硬基础主要包括资源、环境、气候等方面。由于软基础提供的是文化动力和制度动力,而文化动力和制度动力是一种长期动力,所以一个区域要实现长期经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软基础建设。

从甘肃具体情况看,硬基础薄弱,但软基础更薄弱,甘肃要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更要高度重视软基础建设。甘肃如何加强软基础建设,第一,从文化建设方面看,需要大力建设诚信甘肃。诚信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在《信任社会》一书中,阿兰认为,一国之巨大动力应是信任,现代经济以信用为本,互信带动了发展,并奠定了现代社会的基础,信任社会尊重个人,鼓励个人的能动性、自由创业和创新竞争,而在猜忌社会里,这些价值深受压抑,信任是任何规章都取代不了的精神动力和治国动力。洛克认为,市民社会建立的基础正是人民与政治权力之间的互相信任关系,这种互信关系赋予政治权力强大的立法威力。福山在《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一书中写道:一个民族的福利及其竞争力取决于文化特性,即这个国家固有的信任程度;高度信任的存在可以如同经济关系的添加因素,提高经济效率,减少经济学家称作交易成本的消耗。甘肃如何建设诚信。一是要大力建设企业诚信。以诚信创品牌。二是要大力建设政府诚信。三是要大力建设农民诚信。第二,要积极推进制度创新。高质量制度应体现如下原则,一是要体现以人为本原则。二是要体现适度激励原则。三是要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第三,以从严治党为抓手着力促进甘肃软基础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二要进一步锻造党员干部忠诚的品格。三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员干部的监督考核制度。第四,科学界定政府的职能边界。在市场有效领域,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在市场失效领域,则需要政府发挥好主导作用。

四、在企业建设层面,应坚持品牌带动战略

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其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当今的时代已经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名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形象,是该地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象征,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必须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名牌产品、品牌企业,不断将其做大做强,以此带动整个地区企业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前,甘肃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品牌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上一篇: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一季度全国能源形势分析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