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设课堂提问 打造高效课堂

时间:2022-04-07 12:26:33

精设课堂提问 打造高效课堂

[摘要]课堂提问设计得好坏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学活动的效率,只有善于研究和掌握提问艺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上课,收到预期的效果,课堂提问须做到科学严密、目的明确、切合实际、启迪思维、适时有度、面向全体。

[关键词]提问;高效

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设计得好坏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学活动的效率,只有善于研究和掌握提问艺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上课,收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如果生搬硬套,搞形式主义的提问,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智力的作用,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使学生的思维受阻,降低课堂效率。

从现代教育信息观点分析,提问是信息的输出,学生解答问题过程是输入信息的处理,回答问题是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教师,因此,提问在教师教学中具有传递信息、反馈信息、调控教学的作用,在学生的学习中,提问起到了激趣、促进思维、发展语言等作用。

日本一些教育家根据提问的优劣,把课堂提问分为“重要提问”“徒劳提问”,那么,怎样的提问才是好的提问?

一、面向全体的问

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就课堂教学而言,就要面向全体学生,不难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机会往往是优等生居多,究其原因,因为优等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正确率较高。而教师又用不着花多少力气点拨,从表面现象看来,课堂教学效果较好,但是,课堂教学要求是使全班的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不能抓住少数而丢掉多数,应该对学困生给予更多的关照,课堂提问应尽量多给他们参与的机会,热情耐心,开拓学生思路。发展思维,因此,提问要看对象,要坚持面向全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

二、科学严密的问

设计课堂提问的前提条件:一是要紧扣教学目标;二是有具体的教材内容;三是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能力。

有一位教师在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出示了一张长方形纸片。问学生:“这是什么形?”“这个长方形有几个面?”让她始料不及的是,大部分学生回答:“有两个面,”怎么一个平面图形有两个面呢?教师叫一名学生上讲台,让他把这两个面指给大家看,这名学生指了指纸片的正面,又指了指纸片的背面,说有两个面,教师一怔,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考虑了一会,转身把纸片往黑板上一贴,问:“现在有几个面?”这时。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只有一个面,这位教师虽然引导学生得出“长方形只有一个面”的结论,但以上教法只是回避、掩盖了“一张长方形纸片到底有几个面”的事实真相,而我们的数学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必须要有严密的科学性。

三、目的明确的问

课堂提问的目的必须清楚、明确,设计问题要紧紧围绕教材的要求、教学目标进行,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

一次听课,课的内容是“时、分的初步认识”,执教老师是这样引入的:小朋友,你们放学后都喜欢干些什么呀?(她本意是想让学生说到看电视然后引出某节目的时间)学生回答的却是写作业、看书、拖地、打扫卫生、帮妈妈做家务,等等,没有一名学生说到看电视,最后老师只能问:你们不爱看电视吗?时间已过了好几分钟了,我们一方面在想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他们只是为了迎合老师),另一方面也该想想我们所提的问题是不是有问题,这里还不如直接问:小朋友们,你们放学做完作业后,爱不爱看电视?爱看什么电视?几点开始呀?

又一次听课“分数、小数的互化”,算理算法都讲完后,老师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化小数和小数化分数,现在我们来仔细看看,讨论一下,有什么想法?到底想让学生讨论什么,说什么?别说学生,就是听课老师也不明白,因此,提问必须言简意明,同时要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指向。

四、切合实际的问

课堂提问还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要使学生找得到问题的切入点,心理学上把人的认知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并认为人们对问题的认识过程就是这三个层次间的逐步转化过程,课堂提问不宜过多地停留在“已知区”和“未知区”,既不能太难或太易,问题太易则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问题太难则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无法保持经久不息的探索心理,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教师应在“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上设问,这样有助于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使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完善,并最终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IX”上升为“已知区”。

一老师在上“年、月、日”一课时,课伊始,老师让每名学生看手中不同年份的年历卡,问:“你们发现了什么?”使课堂陷入问题千个、离题万里,看起来热闹,目标却达不到的局面,这就是因为教师所提的问题缺乏针对性,我们应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在知识的结构上、知识的关键地方进行启发、点拨,有针对性地细化一个个问题,逐个解决。

五、启迪思维的问

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能促其知识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备启发性,通过提问、解疑的思维过程,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要注意设计展现思维过程的提问,不应满足学生根据初步印象得出的判断,而要强调学生说明怎样分析理解的道理。

所提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探索的兴趣,教师不要讲什么之后都问“对不对”“是不是”“懂不懂”,这些问题所得到的答案然是“对”“是”“懂”,但效果平平。

例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通过师生打擂台。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后,师问:“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蕴涵着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在分子中呢,还是在分母中?”学生一致认为规律在分母中,这时,师又问:“能化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组织学生讨论,当学生屡屡碰壁,思维出现“中断”“偏离”时,教师不再让学生漫无目的争论,而是适时地点拨指导,启发学生:“你们试着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能不能发现规律?”一句话,使学生一下便找到了思维的突破口。

六、适时有度的问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充分说明了提问火候的重要性,提问火候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问的课堂时机,包括创设问题情境;二是提问后的等候时间。

一教师在执教“对策”一课时,活动二:共10个0,两人轮流划,每次划去一个或两个,谁划最后一个胜,一学生连胜几场,老师这时适时地问:“你为什么能连胜?”“关键在第几个0?”……学生正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的及时提问和适时点拨,能促使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反之,学生会对教师的提问无以为答,教师本人也会索然无味。

问题提出后,适当地停顿,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思考的时间,以达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学生答完问题后再稍停数秒,往往可以引出该生或他人更完整确切的补充,美国教育家罗威经调查发现,在那些把等待时间延长了1~5秒的教师的课堂上,发生了令人可喜的变化:学生回答的平均时间延长、主动性和正确度提高、答不出问题的可能性减小、学生的疑惑也随之增加……

有时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还须适时的追问,“还有别的方法吗?”“为什么这么做?”“你是怎么想的?”……

总之,问题的提出不能随心所欲,要根据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问题具有生命力,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进而打造高效课堂。

上一篇:公开课欲“秀”还“休” 下一篇:巧妙引导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