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市

时间:2022-04-07 02:25:11

一座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市

目前,青县城区建有广场公园60多个,绿化覆盖率达到40%;集中供热供气、公共交通等功能设施完善;商贸服务场所一应俱全。青县先后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和“省级卫生城”,今年又成为沧州市首个“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从2011年开始,青县启动了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卫生城和省级文明城“三城同创”工作,以此进一步提升县城建设的档次、品位和水平。

第一次来到青县的人,总会去感叹这个小城市的干净整洁,道路宽敞、建筑时尚有致,角角落落都透露出一个小城市的舒适和典雅。

如今,青县正以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国家级卫生城和省级文明城为目标,突出“水”和“绿”两大特色,加强精细化管理,努力建设更加幸福、宜居的家园。

开放体育场折射的民生理念

一个普通的夏日清晨,我们驱车经过青县二中一侧的新华体育场,远远就听见了呐喊和喝彩声,一群年轻人正在绿茵茵的草坪上踢足球,他们奔跑的身影,给这个城市的清晨增添了许多活力。

同行的实习记者小白兴奋地跃跃欲试,喜欢踢球的他如果没有工作任务,估计早就加入了草坪上的队伍。一路上,他一直在羡慕感慨:怎么青县会有这么好的免费开放的体育场?

有这样感叹的不止小白一人。前一阵子,驱车80多公里来这里为参赛队助威的天津球迷说,像这种高标准且免费开放的体育场,在天津都不好找。每个月他们都要驱车来青县打比赛。央视体育频道来青县录制“健身大舞台”节目时,主持人韩乔生羡慕地说:“北京的高档体育场很多,但像青县这样免费开放、使用率如此高的几乎没有。”难怪青县人总会骄傲地说:“连北京天津人,都羡慕我们青县人的生活呢!

除去公共体育场的作用,新华体育场还承担着另一项功能——青县二中学校的操场。上课时,学生们在这里跑步、练操和活动。在青县,采用这种“校社共用”模式的大型体育场已有6个,另有4处正在建设中。这种做法因此成为群众心中名副其实的惠民之举。

2008年,距离青县县政府不远的文化体育场成为了青县第一个免费开放的体育场,原来它是树人学校的操场,没有硬化,设施也相当简陋,而且操场被一堵围墙与外界隔开,老百姓根本进不去。

为改善学校教学环境,更为解决群众健身场地不足的难题,青县决定,由政府出资将其扩建为高标准体育场,完工后交付学校使用和管理。但明确要求,新体育场不设围墙,免费向社会开放。

建成后的文化体育场不仅四周敞开,场内设施也非常齐全,群众看台、人造草坪、塑胶跑道、灯光球场以及LED大屏幕等应有尽有。周末和每天早晚,都有大批居民来这里锻炼,尤其到了晚上,几个灯光球场上挤满了锻炼者。

目前,在青县城区,文化体育场、职教中心体育馆、新华体育场等6个标准化体育场(馆)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服务着城区的广大百姓。今年,青县将复制“学校操场变体育场”模式,投资近8000万元,建设青县体育场、城东体育场、实验小学体育场、一中体育场等4个开放式体育场。

小角度,却能看出大民生。青县对体育场实施“校社共用”,既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公共设施和土地资源,也有利于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使更多的居民从中受益。而这,也清晰折射出当地决策者“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自2008年第一座高标准全民开放式体育场——文化体育场的兴建和开放开始,青县拉开了文化、体育和教育设施建设的大幕。而随着这些设施的健全和完善,整个青县的公共服务功能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为使更多的农村孩子进城就学,享受高质量的教育环境,青县近几年加大了学校建设投入力度。仅2010年,就投资2亿元,实施了县一中、县二中、实验小学、树人学校、县幼儿园等8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校舍扩建改造。

除此之外,青县对文化硬件方面的建设也高度重视,投资7000万元,建成了集影剧院、演播厅、文化馆和展览馆、博物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艺术中心。

“三城同创”:全民参与的幸福工程

2011年6月,青县将发展的标杆再次拉升——利用一年半时间,开展“国家级园林城、国家级卫生城和省级文明城”创建活动,以城建为载体,推进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全面进步。此举标志着青县的发展理念、城建理念有了质的飞跃与提升。

“三城同创”涉及市政设施、城市景观、人均绿地、公共服务、人均寿命、幸福指数、文明程度等诸多内容,既是一个地方环境要素的综合体现,也实实在在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惠及群众、造福百姓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工程、民生工程。在“三城同创”动员会上,青县县委书记李新平说,“三城同创”,不单单是为了搞几个活动、创几块牌子,而是要通过集中创建活动,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注意力、创造力吸引到共建美好家园上来,使每一个青县人都能感受到荣誉感和自豪感。

循此思路,青县明确了“标准由群众检验、过程由群众参与、成果由群众共享”的原则,将“三城同创”测评体系细化为200余项,逐一分解到30多个责任单位,并向社会公布。同时,通过走访调研、问卷调查和媒体互动等形式,征求群众意见,动态调整标准,量化细化进度。

在此基础上,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级园林城、国家级卫生城和省级文明城的标准条件,全面对标、重点攻坚,按时序、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在全县掀起“三城同创”热潮。

一是以“绿”为媒扮靓城市形象,全力争创国家级“园林城”。以被评为全市首家“省级园林县城”为基础和动力,谋划投资4.6亿元大规模、大力度推进城市园林绿化。

二是以“净”为基做细城市管理,全力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发挥连续六年蝉联“省级卫生城”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卫生整治、建强卫生设施,努力营造更加干净、整洁、卫生的城市环境。

三是以“人”为本擦亮城市名片,全力争创省级“文明城”。以增强市民意识、培育市民素养为重点,坚持软硬齐抓、建管并重,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打造文明和谐的城市“名片”。

青县用更高的标准、更新的理念、更大的力度推进“三城同创”,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文明、幸福的美好城市,让群众看到了身边的变化,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在此过程中,广大群众对政府越来越信任、对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有信心,纷纷走出家门,主动为这一宏伟工程添砖加瓦。

上一篇:山东省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