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在广场休憩空间中的造景形式

时间:2022-04-06 07:58:10

园林植物在广场休憩空间中的造景形式

摘要:怎样以园林植物为主体,运用特定设计手法营造具备休憩功能的广场空间,是此次研究的目的。本文通过列举北京地区常用植物造景素材,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不同园林植物类型在广场休憩空间中的具体应用形式及造景方法。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广场;休憩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261-1

0 引言

在城市环境中,植物净化空气、影响气候,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室外环境。尤其在人类居住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强调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大力应用是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以植物造景、创造以园林植物为主体的广场休憩空间,不仅是功能与美的艺术表达,且造价低廉。本文从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出发,综合分析乔、灌、草本及藤本植物在广场休憩空间中的具体造景方法。

1 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

1.1 以总体规划为设计依据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结合总体规划设计赋予场地的功能进行植物的合理配置。

1.2 因地制宜

达到适用、经济、美观的效果。植物的配置形式及树种的选择都要符合场地功能的特性及使用者的需求。空间、色彩、尺度处理要能表达设计主题。

1.3 适地适树

尽量选用能突出本地特色的乡土植物,提高植物成活率。

1.4 以人为本

人是景观的真正使用者,要切身考虑使用者的感受,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2 园林植物的类型及应用形式

2.1 乔木

乔木冠大荫浓,具明显主干,因高度差异常被分为小乔、中乔和大乔三类。其景观功能通常作为植物空间的划分、围合及美化等。由于小乔木高度适中,树冠能够恰好围合出高过人头顶的空间,最接近人体的仰视角,是城市生活空间的主要构成树种。在广场休憩空间的营造中,乔木常以下列景观形式出现:孤植大树;规则的树阵;不规则的树群。不规则树群,可由场地原有大树中提取保留,也可为表达某种特定景观效果而后天建造。不规则树群能形成渗透性较强的边缘,给人随性、不拘谨的感觉,树下随意摆放的休息设施能加强空间的功能特性。在炎热的天气里,树群的阴影是开放空间中的绿洲,能吸引人们进入场地。

2.2 灌木

灌木在园林植物群落中属于中间层。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常以乔木作为背景,提高灌木的观赏效果。在进行空间围合时,与乔木相比,灌木能形成较密实的围合,易形成隐蔽、静谧的私人空间。能吸引人们来此静坐、私聊或静观植物季相的四时演替。

2.2.1 灌木丛界定空间 灌木以其自身的观赏特点即可单独栽植,又可群植形成整体效果。通过巧妙的搭配,能形成自然流线形的边缘特征,极易围合出半开放式的环抱空间。加之每逢开花时节灿烂芬芳,秋冬又有果挂枝头,能招来鸟类昆虫,丰富景观内容,给人以美的享受。观花类有碧桃、棣棠、黄刺玫等。观果类有枸杞、毛樱桃等。观叶类有卫矛、十大功劳等。

2.2.2 修剪整形的绿篱围合空间 景观设计中,绿篱是相对密实的空间围合材料,其四季常青、生命力长,质感丰富,具有特征性明显的边界,用绿篱来划分空间是常见的绿化形式。绿篱围合能增强空间的安全性、私密性,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景观空间。作为休息功能为主的空间宜选用色泽亮丽、表面光滑的绿篱种类,也可与乔木搭配种植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进而美化景观效果。绿篱多为常绿观叶类植物,如黄杨、女贞等。

2.3 草本植物

特征柔美、具有一定高度的草本植物,如狼尾草、景天类等,能够形成季节性的空间围合,植物特有的质感与动态能创造出个性突出、趣味十足的梦幻空间。细弱的草本质感与硬质的铺地广场形成强烈的对比,是自然与人工的对话。

2.3.1 自然的草丛 自然草丛通过巧妙设计,也能形成独具特色的休憩空间。大片草丛置于广场中,能使广场更趋向于自然,能使置身其中的人得到更原始的景观体验。是特别值得提倡的一种生态造景形式。

2.3.2 规则的构图 跟其他植物一样,通过精心设计选材,草本植物也能够围合出不同尺度及类型的几何形式空间。由于其质地轻柔细软,能随风摆动、能创造灵活多变、虚实交替的景观空间,更易使人产生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草本植物与沙砾等质地细腻的铺地材料结合造景,色泽与质感对比强烈、效果尤为突出,是现代景观设计中经常用到的造景形式。

2.4 藤本植物

藤本植物具有独特的攀援或匍匐生长习性,用于垂直绿化极易形成立体景观,起到观赏、分割空间、吸收热辐射、美化环境的作用。

2.4.1 棚架式景观 棚架式绿化是园林中常见的景观营造方式。是攀援植物与景观构筑物(花架、凉亭等)相结合的产物。棚架式植物应选择生长旺盛、枝叶繁茂的观花或观果植物。可用于棚架的植物材料有葡萄、紫藤、丝瓜、观赏葫芦等。

2.4.2 绿廊式造景 是攀援植物与廊架的结合,绿廊具有观赏和遮荫两种功能。在植物选择上应选择生长旺盛、遮荫效果好而且姿态优美、花色艳丽的种类,如紫藤、金银花、炮仗花等。既可以观赏,廊内又可形成私密空间,供人们休息享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不仅可用其丰富的形态结构及多姿多彩的季相变化构筑生动、活泼的景观空间。它还是一种活的生命体,具有能随季节的演替而不断变化的生命特性。在景观设计选材时,是最易被人们接纳的材料。利用园林植物作为广场休憩空间组成的主要造景素材,这种生态、经济、美观的造景形式应在未来的景观设计领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世伟,张佐双主编.中国园林植物彩色应用图谱[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4.

[2] (英)迪伊(Dee,C)编著.周剑云,唐孝祥,侯雅娟译.

景观建筑形式与纹理[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

上一篇:关于沂源县“果树进城”项目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浅谈林业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