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美好的音乐课堂

时间:2022-04-05 07:42:12

构筑美好的音乐课堂

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延续。在这一阶段,除了艺术生需要对音乐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外,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学习音乐的主要目标并不是为了成为专门的音乐人才。应该说,初中音乐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审美,对音乐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多种教育功能。音乐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知识、技能的训练、掌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性和技能性之外,更多体现的是对艺术的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的教育贯穿着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对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音乐教育阶段,音乐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与学生的感情世界,为学生的成长注入音乐独特的育人魅力。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非说教。组织好良好的艺术教学过程,其实也就是美育的过程,是美的欣赏和熏陶的过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使美育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需要春风化雨般的艺术教学。精辟生动的理论讲授、优美规范的表演示范、巧妙科学的课堂布局等,都是精彩的音乐课堂教学的必备要素。要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精心设计,架设美的结构 结构科学、布局合理的课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求知的乐趣和享受,而且对教学本身有巨大的感染和熏陶作用。 首先,要讲究开头和结尾。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比如,在欣赏弦乐四重奏《鳟鱼》时,我对学生们说“首先让老师用歌声给大家讲个故事”,之后给学生们清唱《鳟鱼》,演唱时注意声情并茂,同时用课件出示歌词,直接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一下子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引入了音乐的情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学中,结尾也很重要,切忌虎头蛇尾,应给学生留下想象和思考的余地。一段精心设计的结语,一个简单有效的作业布置,都能巩固学生学习印象,并起到知识衔接的作用。 其次是要注意情感的运用。教学是一门艺术,始终贯穿着感情的线索。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主要是对人的心灵和情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必须进入角色,去掉一切与教学无关的情感和思绪,保持积极的“临教”状态。音乐是人类情感的化身,每一首音乐都是由人们的情感组成的。好的音乐,实际是就是人们情感表达的方式,是人们情感沟通的有效渠道。初中音乐教育也应该重视从学生情感体验的角度出发,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通过丰富情感的体验,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态度,通过音乐教育可以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丰富自己的情感认知,并在实际生活中构建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这是一个积极健康的初中学生应该有的情感世界,是一个健康的初中学生对生活,对生命应该持有的积极乐观态度。如在欣赏《图画展览会》中的“两个犹太人”一段时,我对教学策略进行了清晰的定位。首先,是向学生简单构建了音乐画面,再进行情感的介入和升华。使他们的欣赏重点放在情感体验之上,毕竟,对许多学生而言,管弦乐曲的特点只是抽象的概念,而音乐的魅力就在于,你也许不知道它是怎么演奏的,但是你却可以进入它丰富的情感世界,进入音乐描绘的各种情境。这首乐曲对两个不同人物形象绘声绘色的描写惟妙惟肖、生动灵活如在眼前,我让学生们从分辨两个对比鲜明的主题开始,自己感受音乐情绪,想象音乐画面和情节,让音乐引领着他们体验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而至于是什么情感,什么心理,就要学生进入音乐世界后自己体验了,教师只是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音乐欣赏是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在欣赏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听后感想,在课堂上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以此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看法。此外,课堂结构还要注意雅与俗、疏与密、教师讲授和自主学习等方面的关系,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张弛有度的机结构美,使学生在美的结构中接受艺术的熏陶,获得知识的营养。

2. 积极互动,营造美的氛围 我们把特定场合中的一种气氛和状态称为氛围。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习者,教师和学生要追求教学的理想效果,需要形成良好的、有效的教学氛围。课堂上美的氛围能使教与学双方产生良好的情感交融和思想共鸣。我想,音乐课堂的氛围美应该表现为活跃而不混乱、有序而不死板、紧凑而不郁闷、愉快而不松散。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更易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达到热烈而默契的理想教学境界。当然,追求美的氛围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而非目的,一味哗众取宠的话就会本末倒置了。课堂氛围美应该是传递知识的无声媒介和陶冶情操的无形力量。 创设美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自身艺术修养和教育理论水平以及风趣优雅的言谈举止。首先,教师应充分备课,掌握驾驭课堂的能力。当面对学生猝然提出的问题时就不会始料不及。广博的知识面和充分的准备能使教师圆满的解决问题,学生也会得到心理的满足,课堂气氛也会更加热烈。我在上《雪绒花》时,学完了中文歌词,学生提出让老师范唱英文歌词,我愉快接受并流畅范唱,又用影片中的方式为学生们进行了伴唱,之后还带学生们演唱了影片中另外两首歌曲《do re mi》和《孤独的牧羊人》的英文原唱,学生们反响热烈,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教学效果理想。其次,重视学生个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是营造优美课堂氛围的重要手段。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自觉学习并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创设情境、营造适当的气氛也能使学生情绪受到感染、心理得到体验,顺利进入学习。比如在欣赏古曲《渔舟唱晚》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下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又在课件中出示同名画作,在音乐进行的过程中配合出现同样背景不同状态的画面,在这样的情境中将音乐信息迅速传达给了学生,使他们在综合的环境氛围中进入自己的艺术想象,汲取艺术的营养。

3. 用心交流,传播美的语言 语言是传递知识、交流信息的媒介,是师生沟通的重要工具。将就教学中的语言美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清晰明快的音色、抑扬顿挫的语调和优美流畅的表达往往能引起学生好感从而唤起他们积极的情绪反应,也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语言性的音乐教学可以以讲授、讲解、讲读、讲演等方式进行,无论何种方式,讲究语言的美都会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吸引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语言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美好的语言使人愉快,心情舒畅;单调、呆板甚或粗劣的语言则使人反感、急躁。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因此,音乐教师要追求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就应该讲求语言的美。首先,是要讲求语言的准确、简洁和易懂。有了这样的基础再力求生动形象,简单的课堂就会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比如在开始《长江两岸》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我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谁不忆江南”来介绍这片中国自古以来的锦绣繁华之地,诗情画意的美好很快吸引了学生。此外,形象的比喻和恰当的幽默感都能为教师的语言添彩。 其次,还要提到表情语言和身体语言。马卡连柯说:“凡是不善于模仿、不能运用必要的面部表情或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教师,都不会成为良好的教师。”教学过程中,生动自然的表情和动作,也会成为教学语言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而有涯,学也无涯。无论是音乐课堂教学还是审美教育本身都不可能仅仅包括以上三个方面。在初中音乐教育中,教师应该将音乐文化、音乐情感、音乐表达方式等各方面综合起来,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遵循美的规律,使学生在美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接受美的熏陶,培养创造美的能力,欣赏世界的美,感受人生的美好韵律。

上一篇: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数学的探究 下一篇:品行转化 用爱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