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代民事立法中男女平等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2-04-05 06:30:28

关于近代民事立法中男女平等问题的研究

摘要:平等原则是我国民法中最基础和最本原的原则。男女性别的平等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男女平等的思想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变革的要求。本文就近代民事立法中有关男女平等问题的研究作出具体讨论。

Abstract: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 in our civil law is the most basic and most primitive principle. Gender equal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 the idea of gender equality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change. This modern civil legislation on gender equality issues relating to research specific discussion.

关键词:近代民事立法 平等原则 男女平等 《大清民律草案》

Key words:modern civil legislationgender equality "the draft Law of the Qi

中国的封建礼教中,女子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出现的。在传统的封建礼教要求下,女子的一切行为都要围绕“三从”、“四德”来展开。由于当时的社会是一个以父系为中心的宗法社会,所以“三纲五常”便成为维护这个社会基本秩序的法则。在“三纲”中,“夫为妻纲”这一天充分体现了男尊女卑的思想。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看,这说明在古代女子几乎没有人身自由,更不存在独立的人格,而且还要遵守种种妇道,从日常生活上对于女性的行为进行限制。

近代中国,随着西方男女平等思潮的涌入,封建礼教渐渐不被人们所接受。男女平等在中国获得了迅速发展,并最终成为民国民法的立法原则和一贯之精神。

一、中国近代立法中关于男女平等的思想

男女平等是指人格上的平等,要求男女要进行平等对待,享受平等的权利。具体到社会生活中,虽然在生理上由于存在差异,不可能实现男女的完全划一和均等,但是在法律上,男女都要获得被尊重的资格,其意志自由都是应当受到保护的。绝对不可以让一方成为别一方的附庸。但是这一认识得到人们的普遍承认还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中国古代并没有关于男女平等思想被认可的法律,但是却有相关思想的萌芽。在明末清初,有思想家提出“夫妇平等”,比如说李贽认为“夫妇,人之始也。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才有兄弟,有兄弟然后有上下”,所以“夫妇正,然后万事无不出于正矣。”同样,清前期思想家唐甄提出了“天地之道故平”的均平思想,基于人类天赋平等,他认为男女夫妻应是平等的。这些都是中国本土的思想家所提出的,当时还没有接触西方“天赋人权”理论、“男女平等”的思想,所以,这些理论是对于社会不平等和“吃人”礼教的反动而提出的,属于一种朴素的平等思想。

到了中国近代,由于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封建的礼教受到冲击。西方思想中关于“天赋人权”相伴生的“男女平等”思想也渐渐被人们认可,并且出现在一些学者的著述中。郑观应认为“民受生于天,天赋之以能力,使之博硕丰大,以遂厥生,于是有民权焉。民权者,君不能夺之臣,父不能夺之子,兄不能夺之弟,夫不能夺之妇”;康有为则在《大同书》中倡导男女平等的思想,“凡人皆天生,不论男女,人人皆有天与之体,即有自立之权,上隶于天,人尽平等,无形体之异”,“男女虽异形,其为天民而共受天权一也”;谭嗣同更是对建立在男尊女卑基础上的夫为妻纲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男女同为天地之菁英,同有无量之盛德大业,平等相均”。这些学者们都在言论中进行了倡导,另外洪秀全还将男女平等的政治言论体现于实践之中,他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明确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这充分体现了妇女在经济地位上与男子平等。

二、近代民事立法中男女平等原则的体现

2.1男女不平等在《大清民律草案》及《民国民法草案》的体现

《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国法律史上第一次按照欧陆民法原则和理念起草的民法典,被称为我国“民律第一次草案”。在这部法典中规定妻子为限制行为能力人,草案第九条规定“达于成年兼有识别力者,有行为能力,但妻不在其限。”也就是说,女子被视为未成年和准禁治产人,行为能力有所限制。另外,法典中对于妻子财产虽然承认,但是对所有权却进行限制。另外,在离婚诉讼、财产继承上,都体现了“男尊女卑的思想”。《民国民法草案》中继续继承了《大清民律草案》中种种男女不平等的规定。

2.2《中华民国民法》中所体现的男女平等

对于男女平等的贯彻,在《中华民国法》中得到了体现。中华民国在1927年至1928年起草亲属、继承编以及1929至1930年制定民法典过程中,旧有男女不平等的规定遭到了废止、法典中还确立了男女平等之原则。在民法总则中关于民事主体的规定以及亲属、继承编涉及男女婚姻、财产、继承的地方尤为注意男女平等的体现。

综上所述,男女平等原则由于社会和历史原因,在近代立法中没有得到完美的体现。立法者起初是将女子视为男子的附庸而存在的,直到后来《中华民国民法》中才对男妇平等有所体现。但学者也注意到“男女平等,似应注意实际,如经济平等、政权平等及私权平等,不必图鹜虚名”。总体而言,男女平等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在民法的立法过程中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权利内容,同时还对传统社会格局和相关利益群体形成了巨大的挑战。近代民事立法中的男女平等在观念上比封建社会相比,已经迈出了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

参考文献:

【1】 潘念之,齐乃宽;关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问题[J];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2】 李光灿;论法律面前平等[J];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04期

【3】 程辑雍;社会主义法制的平等原则不能割裂――对李光灿同志《论法律面前平等》一文的质疑[J];社会科学;1980年05期

上一篇:商鞅预防官吏犯罪思想评析 下一篇: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困境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