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助学大变脸:寒门学子骗资67万

时间:2022-04-05 03:48:37

爱心助学大变脸:寒门学子骗资67万

一个是乐善好施、五年内竭尽所能资助贫困学子67万元的善良老人,一个是勤奋上进、中国音乐学院毕业后即举办专场音乐会的优秀受助生,两个人持续五年的真情故事,本应留给人们一段赞不绝口的旷世佳话。然而,故事的结尾却令所有人惊愕不已――一个因自己献出的殷殷爱心而懊悔不迭,一个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

现如今,整个社会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的良好风气日益盛行,那么,该案例将给广大爱心人士和受助学子哪些警示呢?

惜才,男子心系寒门学子

2005年2月初的一天,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某建材商店老板霍兴泉闲来无事,登陆了一家爱心助学网站。在论坛里,他发现了一个名为“渴望阳光”的21岁男孩发的帖子。大意是说,他非常热爱声乐,梦想成为像李双江那样的歌唱家。去年9月,他考入了中国音乐学院。因为家境贫寒,第二学期上万元的学费、路费、生活费等还没着落。如果筹措不到钱,他将难逃辍学的命运,所有的梦想都将成为泡影。

霍兴泉心里涌上一股酸楚。时年49岁的霍兴泉出身贫寒,父母生育了他们兄妹5个,他是老大。为了帮助父母养家,他高中没毕业就到原齐齐哈尔铁路局下属企业当了一名工人,工资大都用在了供弟弟、妹妹读书上面。2003年,由于单位改制,霍兴泉内退,开了一家建材商店。因为他缺乏管理经验,文化又不高,生意一直勉强维持。

但霍兴泉却是个有着菩萨心肠的人,看到“渴望阳光”由于没有钱而面临辍学,他便想起了自己因家贫读不起书的往事,不由得替“渴望阳光”惋惜。一个贫寒子弟考上大学是何等不易啊,不能让他的梦破碎了!善良的本性促使霍兴泉做出了决定:主动联系“渴望阳光”,尽自己所能帮他把大学读下去。

于是,霍兴泉在发帖人资料里找到了“渴望阳光”的QQ号,把他加为好友,并给他留言,表示愿意帮助他,请他与自己联系。

“渴望阳光”回复霍兴泉,他真名叫郭裕,家住齐齐哈尔市龙沙区,父母都是下岗工人,无力供他读书。现在学校放假,他正在家中照顾生病的父亲,等到三月下学期开学,他不打算回学校了,准备找地方打工,赚足学费后再返校读书。

霍兴泉感慨万分。现在,在贫困大学生群体中,像郭裕这样不向父母和社会伸手、要靠自身努力供自己读书的人不是很多,这就是勇气和骨气啊。这样的贫困大学生值得帮助。想着,霍兴泉以长辈的口吻说“孩子,我很钦佩你,你来我这里一下,我们见面谈吧。”郭裕勉强答应了。

第二天上午,一个身材颀长、相貌清秀的小伙子来到店里找霍兴泉。知道来人就是郭裕,霍兴泉很高兴,急忙和他嘘寒问暖。郭裕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纸,递给霍兴泉。霍兴泉接过一看,是一张中国音乐学院的“缴费通知书”,上面说明如果再不交学费,学院将对郭裕予以退学。

攥着那张“通知书”,霍兴泉向郭裕讲述了自己因家贫而辍学 的事情,并再次表达了想要资助他读书的愿望。郭裕连连摆手说:“霍叔叔,这样不好,你赚点钱不容易,我怎能向您伸手呢?”霍兴泉正欲说服他,忽然来了个客户要买水泥,只好起身忙碌。看见霍兴泉和一个伙计扛着水泥袋给客户装车,郭裕急忙走上前说“霍叔,让我来替你吧。”随即从霍兴泉肩上将水泥袋接了过去…

客户走后,看着郭裕累得气喘吁吁的样子,霍兴泉的眼眶都湿了:“你是个好孩子,我心甘情愿帮你,你就别推辞了。我这也是为社会献爱心嘛。”郭裕也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连连给霍兴泉鞠躬,说:“我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好好读书,将来一定报答您……”

其实,在决定资助郭裕读书这件事情上,霍兴泉还是比较慎重的。2月末的一天,为了查看郭裕家是否真的贫困,霍兴泉打听到了郭裕家的住址,然后突然造访。

郭裕家住在龙沙区一排破旧的平房里,走廊里黑咕隆咚的。敲开门,霍兴泉看见郭裕正坐在床头,给躺在床上的一个瘦弱的男人一口一口地喂饭。开门的中年妇女双手湿漉漉的,正在洗一堆脏兮兮的衣服,水盆里漂浮着一层污秽物。环视四周,除了几样简单的家具,只有一台电视机是最值钱的东西了。

看见霍兴泉,郭裕有些尴尬地向他介绍了自己的父母。原来,他的父亲由于脑出血后遗症已经偏瘫在了床上,母亲也已下岗了。霍兴泉的心里有些酸涩,这样的家、这样的孩子多么需要帮助。从郭裕家出来,霍兴泉直接去银行取出10000元,然后又返回郭裕家,把钱交给郭裕:“孩子,这些钱你先交学费,剩下的给你爸妈买点好吃的,以后我会继续帮助你。”

“恩人啊……”郭裕的母亲要给霍兴泉跪下,霍兴泉急忙搀扶起她,说,“只要孩子将来能有出息,我花点钱,高兴。”

贪婪,学子摒弃梦想索善款

2005年3月初,郭裕来到了北京。他先是在一家小旅店租了个床铺安顿下来,然后每星期三次,去中国音乐学院听大课。

其实,郭裕没有跟霍兴泉说实话:他并不是中国音乐学院的正式学生。1984年出生的郭裕从小就热爱声乐。2004年,他报考了中国音乐学院,结果名落孙山。向往音乐殿堂的郭裕干脆跟父母说自己被录取了,跑到北京成了“北漂”一族。由于家贫,郭裕不忍心向父母伸手要钱,在北京期间,他除了去音乐学院“走读”听课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为生存奔波上面。他在水站帮人送过水,在市场帮人卖过货,还在建筑工地上当过小工。然而赚到的钱去掉听课费,也只够住地下室和买方便面。即使生活得这么艰苦,郭裕仍旧没有放弃追求音乐的梦想。

一晃,郭裕到北京将近一年了,可无论他怎样吃苦耐劳,日子过得仍是捉襟见肘,常常连听课的学费都交不上。2005年1月中旬,回到齐齐哈尔的郭裕在上网时,偶然进入了一个爱心助学网站,发现里面有许多热心人士助学的事迹,于是灵机一动,想在这里发个帖子,试探一下能否求得帮助。可是,一个仅仅有梦想却没有良好“身份”的人,肯定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想到这里,他以“渴望阳光”的名字发了个帖子,内容中干脆把自己说成是中国音乐学院的大学生……他做梦都没想到,看到帖子的霍兴泉会主动联系他。起初,郭裕不好意思平白无故地接收人家的资助,于是他对霍兴泉说了许多推辞的话语。后来发现霍兴泉资助意愿非常真诚,便感觉这是自己追求音乐梦想的一个机会,应该牢牢抓住。所以,他花钱伪造了中国音乐学院的“缴费通知书”。果然,霍兴泉不但相信了他,而且出手大方,一次就给了他10000元。

有了钱,郭裕赶紧交上了听课的学费。用剩下的钱,他游览了一直没有去过的故宫、长城等名胜古迹。五个月后,霍兴泉资助他上学的一万元所剩无几了。

钱花光了,郭裕又想到了霍兴泉。于是他多次给霍兴泉打电话,向“霍叔”汇报学业。每接到郭裕的电话,热心的霍兴泉都要问到他的生活,郭裕忍不住婉转地说起自己的困难。心底善良的霍兴泉赶紧

安慰他:“没问题,有困难我们一起面对。”随后,又一笔10000元打进了郭裕的银行卡里……

之后,霍兴泉干脆每月都往郭裕的银行卡里打款,算是供给他的学费和生活费。最初拿到霍兴泉资助的钱时,郭裕还能按时去上音乐课,生活上也比较节俭。可时间长了,霍兴泉的资助款源源不断,他的心变得浮躁了,甚至感到心安理得了。他对霍兴泉也不再客气,经常向霍兴泉念叨自己某某方面还需要花销。而霍兴泉也不含糊,平时500元或1000元地给他,最多的一次给了他40000元。不劳而获的境遇,不但改变了郭裕的生活,也改变了他的信念。他索性不再去中国音乐学院听课,也不再打工,而是开始游山玩水。

2007年年初,郭裕认识了在雍和官附近做佛教用品生意的张胜,听说张胜资金短缺,郭裕便以有钱人的姿态提出来八股。得到张胜许诺后,郭裕马上给霍兴泉打电话,说他要去某文工团实习,需要一笔资金。不久,霍兴泉给他的银行卡里打进来70000元。郭裕将这笔钱投到张胜的店里,成了这家店的股东。

2007年6月,郭裕该“大学毕业”了。他想,如果就这么回到家乡,不但脸面无光,无法向家人交代,而且霍兴泉也会中断对自己的资助。此时,霍兴泉简直成了郭裕便捷的提款机,而郭裕则变成了一个不择手段诈取善款的大骗子。

郭裕先是给霍兴泉打电话“报喜”:“霍叔,我从中国音乐学院毕业了,现在被中国武警文工团录用了,刚刚报到,不能回齐齐哈尔看你了。你老要多保重啊。”霍兴泉高兴地说:“在部队文工团好好干,你有了好前程,我的心血也就没有白费。”

过了几天,郭裕在一家文艺用品商店买了一套军装式的演出服,然后穿着它到照相馆拍了几张彩照,把照片寄给了霍兴泉。手捧郭裕穿着“军装”的照片,霍兴泉感到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为自己的捐助行为深感骄傲。

见霍兴泉对自己深信不疑,郭裕又开始实施更大的计划。7月的一天,他给霍兴泉打电话说:“我现在成了团里的优秀演员,准备在厦门大剧院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想请一些明星大腕到场做嘉宾。团里费用有限,领导让我拉点赞助,霍叔,你看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霍兴泉为难地说:“你要举办独唱音乐会是好事,可拉赞助的事对我来说有点难度。你知道,那些生意人追求的是经济利益,如果没有回报,谁会给你赞助?”

郭裕并不甘心。他来到一家印务公司,请人精心设计、印制了名为“报答”的演出海报,上面印有他穿“军装”的照片,而且“搬”出了中国音乐学院某著名教授为艺术指导,甚至连票价都印上了,最贵的为380元,最便宜的80元。然后,他把演出海报寄给了霍兴泉,并在电话里说:“霍叔,只要我的专场音乐会能够举办,一场演出就会收回一百多万,到时候,投入的资金完全可以收回来。这也可以算作商业行为,你看看帮我拉点赞助吧。”霍兴泉沉吟片刻,说“赞助,我是拉不来了,我也不图你的回报,我可以帮你借点钱,你的专场音乐会结束,把借给你的钱还给我就行了。”

变味,亲如父子的两人对簿公堂

霍兴泉并不是富有的人,他把做生意赚的钱一半都资助了郭裕。本来,霍兴泉雇了三个帮工装卸货物,为节省开支,他辞掉了两个,把自己当小工使唤,每天肩扛背驮地忙活,累得精疲力尽。而且,自己资助贫困生读大学的事,他也从未和家人讲过。眼下,为了帮郭裕举办专场音乐会,手头拮据的霍兴泉只得以进货为名,向妻子求援。

霍兴泉的妻子汪秀莲是个家庭妇女,没有多少文化,平时从不过问丈夫生意上的事情。以往,霍兴泉赚到钱都交给汪秀莲,由她保管。这次,听说丈夫进货没钱了,汪秀莲感到奇怪,丈夫好长时间没有拿钱回家了,怎么还向自己要钱呢7虽心存疑惑,但汪秀莲还是拿出10万元积蓄交给了丈夫。

霍兴泉当天就把这10万元汇到了郭裕的银行卡里。而郭裕拿到钱后,一部分投到了他和张胜合伙开的商店里,一部分被他挥霍掉了。

过了一段时间,霍兴泉忽然接到了郭裕的电话:“霍叔,音乐会的事情还得往后拖,现在一切都准备得差不多了,但厦门那边剧场要重新装修了,把计划打乱了。而且人家还要追加8万元的租场费。我前期已经投入那么多钱了,如果半途而废,原来投进去的钱也得打水漂。霍叔,怎么办啊?”

霍兴泉也没想到情况会是这样,他安慰郭裕说,“别急,事情既然到了这一步,就得咬牙挺着,不能前功尽弃。钱的事咱们再想想办法,音乐会一定要办。”随后,霍兴泉向亲戚朋友借了5万元,又将自己刚收回的货款拿出来,凑够了8万,给郭裕汇了过去。

然而,令霍兴泉没想到的是,在以后的日子里,郭裕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说音乐会要延后,而且不断地向他要钱。从2007年到2009年年末,郭裕所说的个人专场音乐会一直没有举办。

2010年1月初,霍兴泉发现郭裕已经快一个月没给他打电话了,心里不免有些挂念,便主动给郭裕打电话。谁知,郭裕的手机已经停机了。霍兴泉去郭裕家里打听,郭裕的母亲说,家里也很长时间没有郭裕的消息了,现在家里人也找不到他。

郭裕突然失踪,让霍兴泉心里隐约有种不祥的预感。他粗略地算了一下,在五年的时间里,他资助郭裕的爱心款存根有百余张,款额高达67万,其中仅为郭裕所谓的音乐会投入就达二十多万元。霍兴泉自己都吃惊了,郭裕向自己要这么多钱干什么用了?

为了查清郭裕的真实情况,2010年2月1日,霍兴泉一路风尘来到北京,直接去了武警文工团。文工团负责人告诉霍兴泉“中国武警文工团根本没有郭裕这个人,也没有演员要在厦门举办音乐会。”面对这意外的结果,霍兴泉并不死心,随后又来到中国音乐学院。然而,中国音乐学院学生处的老师翻遍2004年以来的所有学生名册,也没有郭裕的名字。霍兴泉这才确信自己上当受骗了。

2月4日,霍兴泉从北京赶回齐齐哈尔后,立即向齐齐哈尔市公安局铁锋区公安分局报案。3月26日,铁锋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三中队队长吴旭光带领侦查员吴畏、张智勇赶赴北京,在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区公安分局的协助下将涉嫌诈骗的郭裕捕获。经审讯,郭裕对诈骗霍兴泉67万元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霍兴泉得知郭裕诈骗自己的犯罪行径后气愤不已:“我不奢求他对我有什么回报,只希望他有个好的将来,哪想到他竟利用我的善良欺骗了我,太让我寒心了。以后再献爱心,可得把眼睛睁大了。”

2010年十一前夕,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法院对此案开庭审理。庭上,郭裕对自己的诈骗行为表示深深的懊悔。然而法不容情,等待郭裕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社会各界对贫困大学生等弱势群体予以无偿资助,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体现。但是爱心被骗以及因为资助款使用不当引起的纠纷和法律诉讼也时有发生。为避免上述情况出现,爱心人士的捐款,尤其是大额捐款,应该通过正常渠道交到诸如基金会等社会组织,而不是交给个人,应由专门机构监督善款的使用,这样,骗子也就无机可乘了。(作者声明: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上一篇:哈哈场剧 第1期 下一篇:民工版《春天里》,就这样唱哭千万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