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情景教学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05 12:31:13

试谈情景教学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所谓的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感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对新课学习的欲望和一定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带着情感感知具体情境,领悟教材内容,达成陶冶情感、情通理达、激情促信之目的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形象直观,潜移默化,感染力强,目的和手段辨证统一。而长期以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让政治课机械而单调,学生基本处于满堂灌的被动学习状态。在这种状况下,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必将造成心理上的厌倦情绪,教学质量无法提高。那么,如何才能扭转这种局面,激发学生求知欲,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魅力呢?那就只有在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来提高教学效率。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这一问题。

一、以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教学成功,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头,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那就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调。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参与动机,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使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情境教学法,即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荀子曾说:教学应以“闻见”为基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政治课教师如能从本学科特点出发,制作使用直观教具,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注意自己的教态语言,把学生思维带到情境中。如在讲授“培养爱国情操”这一课时,笔者先播放一段《上甘岭》的插曲,《我的祖国》的MTV,表达中华儿女发自内心的爱国之情。效果良好,学生的感情很快被激发起来了,这样大家对爱国主义情感也就有了直接体验,并融入有声有色的教学意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既要遵循认知的规律,又要辅以恰当的手段、方法、语言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唤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能,努力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双重功能。

二、通过探究教学,创设教学情境

探究式学习,教师应该更多地给学生一些可能性和假设的情景与问题,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探讨的空间。教师不是放弃责任,而是更多地准备背景知识和材料,以便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探究式学习适用于每一位学生,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深度和层面也不相同。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在选定了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探究式学习之所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是这种学习方法重在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改变了原来,一直由教师“包办代替”的学习状况。因此,探究式学习重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也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师只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和引导者。在整个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间断地激发学生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和愿望。中学生的道德感正处于形象性道德感向伦理性道德发展的过渡阶段,其道德感的产生和发展还不能完全摆脱具体情境的作用,因而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椐此,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特定情境,形成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引起学习欲望和相应的道德情感。例如在讲述初三“爱国主义精神”时,我给学生播放了电影《东京审判》片断:中国法官梅汝璈在审判中通过撼人心魄的法庭论战,成功地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国家的尊严,将甲级战犯送上绞架。影片片段中对抗战历史的重温,日本战犯猖狂的挑衅和的狡辩,中国法官法庭上有理有节的辩论,深深震撼了每一个学生。这样一个教学情景的设置,不仅有力的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之情,而且使同学们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奋发图强,绝不能让历史重蹈覆辙。在这样的情景下再来引导同学们思考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该如何来爱国?这样学生对这些在平时看来所谓的大道理的接受认可,此刻就能水到渠成,豁然开朗,如同真实情感的体验。

三、走进生活,创设情景

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采用模拟生活情景的教学方式,通过设计一些真实的情景,把现实生活通过课堂教学展示出来,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发权益”时,可设置如下情境:一名中学生到商场买笔,在行使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时,与营业与营业员发生争吵,通过努力使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的表演虽然和专业演员的水平相差悬殊,但会让他们很自然地理解所学内容。又如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乱扔乱弃的行为,在讲“保护环境”这一节时,我让学生在教室里模拟了乱扔乱弃的情境,并派了三个学生负责捡垃圾。做完这一切之后,我请了几个“乱扔乱弃”的学生谈感想。扔垃圾的学生说:“随手扔垃圾的感觉真是好极了,既方便又轻松”。捡垃圾的学生谈到:“捡垃圾真是又辛苦又生气。我前面刚捡完,他们在后面又扔了,气得我都不想捡了。由此,我想到清洁工人,他们每天辛勤地打扫路面,而我们却随手乱丢乱扔,真是不应该”。至此,模拟情境的目的达到了。

情境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它的运用,给思想政治课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性、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培养正确的道德观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设置有效的情境是情境教学的关键,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努力,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就能得到进一步激发,思想政治课就能在学生心中真正的“活”起来!

上一篇: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