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探究

时间:2022-04-04 05:27:24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探究

摘要:本文从目前的教学现状入手,分析了分层教学实施的必要性、意义,遵循的理论基础,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分层教学;教学现状;含义、必要性及意义;理论基础;实施方案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个性化教学,指出英语教学应“力求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它要求我们的教学要适应学生,而且要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学只有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然而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表现在学习上的需求和能力发展也不尽一致,因此,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势在必行。

一、我们目前的教学现状。

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其缺点是:教学并不是完全针对和适应每一个具体的学生,会出现“相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甚至于相同评价标准”等的做法,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严重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致使优等学生“吃不饱”,课堂吸引力不够;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越觉得困难,越无力自拔,导致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课堂效率差、两极分化严重等后果。分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成为优化单一班级授课制的有利途径。

二、分层教学的含义。

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和进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有针对性地实施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不仅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选择教法、布置作业,还因材施“助”,因材施“改”,因材施“考”,因材施“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总体教学目标。

三、分层教学实施的必要性以及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强调个性化教学,指出英语教学应“力求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因为每个人不可能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可能用同样的速度,沿着同一的途径,达到相同的终点。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局面。分层教学既是解决统一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能力个体差异矛盾的教学策略,也是实施以全体学生发展为本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具有以下这些研究意义:

1、提高了英语课堂的效率。分层教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从而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设立了不同的教学目标, 确保课堂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被学生接受,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以学习小组形式,不管是解决问题还是展示成果,小组成员都可以互助互学,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来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减少自主学习的困难,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自主性。

5、有利于密切师生感情。分层教学照顾到了传统教学所容易“遗忘”的学生,老师的关爱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他们学习自信心和上进心。

四、分层教学具体实施方案。

(一)学生分层,适时进行调整。

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生的个体情况是进行学生分层的依据。我们通过观察分析、平时大小测验、各任课老师反映、学生问卷调查以及与学生个别谈话来了解和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基础、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学生的理解能力及他们的作业等情况,采取隐性分层的方法,将学生分为A(高)、B(中)、C(低)三个层次。并由各层次学生合理搭配,建立3人合作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由1位A层同学,1位B层同学,1位C层同学构成,A层同学担任小组长)。学生的层次是动态的,机动的,有时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新进行分层,使C层学生有一个递进的机会;有时在一堂课中根据学习困难学生达标情况,及时表扬,把他们递进到B层,使学生各个奔头。

(二)目标分层,明确教学方向。

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方向。在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时,为了更好地发展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和评价功能,我们除了要体现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外,更重要的是根据班中各层次学生可能性水平,制定了与各层次相适合的分层教学法目标。针对学生三个层次,我们确定了三个层次的长期目标的指导思想:对C层学生采用“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对B层学生采用“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对A层学生采用“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

(三)分层施教,促进合作探究。

《新课程英语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强调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分层学习,分层感悟。因此,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需要,每个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知识基础和认知实际的教学方法。

(四)分层作业,强化训练效度。

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无论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也应体现层次性,针对不同学生,设计难易有别的延伸训练,让不同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作业,促进学习能力有效发展,使 A 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 B 、 C 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五)分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分层评价对教学能及时评价反馈,帮助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目标和改进教学方法。分层评价,是适应个别差异的评价。它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它不是用划一的绝对标准来衡量不同层次的学生,多样化的评价形式使每一个学生较好地达到自己的目标,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六)分层矫正,促进学生提高。

在评价的基础上,及时分层矫正学习问题,调节教学要求和进度,才能实现各层学生的共同提高。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回答问题、练习和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区别对待、分层矫正。对C层学生的问题重点帮助寻找错误原因,引导他们矫正错误后再学习;对B层学生的问题,要引导他们自我分析错误原因,再强化训练,自我矫正;对A层学生的问题,主要引导他们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矫正的习惯。

英语教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本人认为,我们只有正视差异,尊重差异,研究差异,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才能使教育真正面向每一个学生,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应有的发展,进而使我们的中学英语教育迎来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英语标准》

2、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德国教学教育指南》

3、罗文军:《英语分层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5期。

4、徐专平孙玲《优化教学环节,实施 “ 分层教学 ” 》教育研究

5、毛景焕 《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班内分组分层教学的优化策略 [J]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年9期

6. 段生军《分层目标教学策略》

7. 马爱贞王兆红 《谈英语中的分层教学》 《人教期刊》

上一篇: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 下一篇:企业社会责任对管理会计框架重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