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了孙睿的钢笔

时间:2022-04-04 05:23:59

孙睿的钢笔不见了

那是星期三的第一节课,我坐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忽然,我的手机响了,原来是我班学生孙睿的妈妈打来的:“徐老师,我家孙睿昨天又丢了一支钢笔。从开学到现在,我已经给他买了好几支钢笔了,这几支钢笔都是被孙睿的同学偷走的!希望老师在班上查一查……”

听了她的这番话,我有些震惊,因为这学期我没有听到学生丢东西的消息啊。教室讲台上的笔筒里插满了无人认领的铅笔、尺子和橡皮,这说明同学们并不昧人之物呀!会不会是孙睿自己弄坏了钢笔或者在校外弄丢钢笔,无法向家长交代,而谎称被同学“偷”了呢?班里该不会真有“小蟊贼”吧?

下课了,我走进教室找到孙睿,问他是不是真的丢了钢笔。孙睿告诉我,加上昨天丢的,他这个学期已经丢了三支钢笔了,而且都是在教室里丢的。在我的眼里,孙睿是一名很懂事的学生,就是胆子小了点,每次老师指名让他回答问题时,他的整个脸都会涨得通红。我相信他的这些话是真实的,不用怀疑。

看来,我得客串一下警察的角色了,得把“偷”孙睿钢笔的“小蟊贼”“捉拿归案”才行,否则,这个“小蟊贼”一旦养成了偷窃的习惯,那我这个当老师的不也失职了吗?想到这里,我开始像警察破案一样问孙睿:“你能回忆一下,你最后一次见到自己的钢笔是什么时候吗?”

孙睿回答:“昨天下午第一节课我还用自己的钢笔写字的,下课时我上了一趟厕所,再回到教室就发现钢笔不见了。”

“你有没有问过身边的同学,他们是不是借了你的钢笔呢?”我继续问。

“我发现自己的钢笔丢了,到处问同学,他们都说没有看到我的钢笔。我想肯定是有人趁下课时间教室里人少,故意偷走了我的钢笔。”孙睿的语气很肯定。

这时,我在思考:就算真有学生拿走了这支钢笔,我也不能当众说他是小偷吧?毕竟他(她)还是个孩子呀!我该不该给他(她)一个改错的机会呢?想到这里,我面对全班同学说:“昨天孙睿同学丢了一支钢笔,谁拿了、借了或捡了这支钢笔,请你尽快把它还给孙睿。如果你能当着孙睿的面解释一下,比如忘记了及时归还,那就更好了;如果你不好意思当面解释,也可以趁下课、放学时间大家都不在教室的时候把钢笔放在孙睿的课桌上,或放在老师讲台上。”

钢笔找到了

一天过去了,“案件”没有任何进展;两天过去了,还是没有任何进展。

看来,我得主动介入了。星期五下午,我让孙睿向大家详细介绍这支丢失的钢笔的特征,比如它是墨绿色的,比一般的钢笔稍微短一点。这时候,施凤玲同学站了起来,说:“杨兆瑞有这样的钢笔,那天他还告诉我说这是他捡的钢笔呢。”

听了施凤玲的话,全班同学“刷”地一下把目光集中在杨兆瑞身上。

没等我问,杨兆瑞自己说话了:“这支钢笔是我捡的!”

“能告诉大家你是在哪儿捡的吗?”我问。

“在……教室的地上捡的。”杨兆瑞边说边从书包里拿出了这支钢笔。

“老师,这就是我丢的钢笔!”孙睿涨红了脸激动地说。

“昨天,你为什么不把它还给孙睿?为什么不到老师办公室来解释一下?”我问杨兆瑞。

“不是我偷的,是我捡的!”杨兆瑞避开我的问题,始终只说这么一句话。

“那你说说在哪儿捡的?是不是在教室里?甚至还在孙睿的座位旁?”我继续问。

估计我的推测是对的,杨兆瑞仍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我没偷,是我捡的!”

“徐老师,上次数学老师放在讲台上的那支红钢笔也是杨兆瑞偷走的。”“上一次,我的软面抄也被杨兆瑞偷走了。”“徐老师,上次我的……”教室里简直炸开了锅,很多同学都在说杨兆瑞的不是。看来实际情况比我预想的要严重得多,我有必要和杨兆瑞的家长见见面了。

与家长见面

放学了,我特地留下了杨兆瑞。同时,我给他的妈妈打了电话,告诉她今天不要在校门口等孩子了,直接到教室里接孩子。

“徐老师,我家杨兆瑞还小,不懂事,拿了人家的东西,你就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吧!”听了我的简单介绍,家长恳求我。

没有等我开口,杨兆瑞先嘟囔着:“不是我偷的!上次徐祥祥还偷了我的几张卡片呢!”

“看来杨兆瑞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说。

“徐老师,这也不能全怪他吧。”家长提高嗓门说,“他上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丢了七十块钱,我没有吱声,也没有找老师。所以他现在就认为别人能拿他的东西,他也能拿别人的东西!”

我晕!把一年级的老陈账给翻出来了。他们上一年级时,我还没有调到这所学校来呢!在孩子面前,不但不批评他不该捡别人的东西不还,反而为孩子辩护,难怪孩子会犯这么多的错误!看来,我得首先转变一下家长的教育观点了。我让杨兆瑞留在教室里做作业,再请他的妈妈到隔壁的办公室坐下。

“你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其实杨兆瑞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也有很多优点,比如他聪明,学习上比较自觉,听课专心,作业及时认真,成绩也比较稳定。以前,我就是不明白,杨兆瑞为什么没有要好的伙伴?”我顿了顿,继续说,“现在我明白了,他在与同学相处的时候,自己绝对不能吃亏。你讲的丢七十块钱的事,我相信是真的,自己丢了钱,就有理由拿别人东西吗?再说,这是他读一年级时发生的事,当时孩子那么小,却带了这么多钱,家长难道就没有责任吗?”

“这……”杨兆瑞的妈妈听了这番话,低下了头,不再争辩了。

“我知道,你的出发点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吃亏。作为父母亲,谁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孩子太计较了,总喜欢占便宜,他将没有任何朋友。这样孩子长大后,怎样与人交往呢?这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乃至今后的人生发展所带来的危害,你想过没有?因为你是孩子的母亲,我不想当着孩子的面批评你,这样会影响你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形象,所以我把你单独请到办公室来。”我一口气把话说完。

“你说得对!这样吧,今晚我好好和孩子谈谈。”杨兆瑞的妈妈诚恳地说。

尾 声

新的一周开始了,杨兆瑞把自己“捡到”的文具、玩具都带来还给了失主。这些天,我一直关注着杨兆瑞,动员大家课后带上他一起活动。看着杨兆瑞逐渐走进班集体,我很欣慰。目前,我没有再听到学生丢东西的反映。

我想,如果把我们成长中的班集体看成是一条小溪的话,那么这次“丢笔”事件就如同那溅起的一朵浪花,浪花过后,这条小溪依旧欢快地奔向远方……

(作者单位:安徽省郎溪县建平小学)

责编 / 杜 娟

上一篇:曲径通幽教“疯狂” 下一篇:在新课改中要注重学生个性与共性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