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时间:2022-04-04 04:55:34

随着世界养猪业的发展,副猪嗜血杆菌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养猪业的典型细菌性疾病。由于饲养技术的调整进行不当,以及突发的新呼吸道综合征,也使得该病日趋流行,危害日渐严重。在我国,随着养殖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在各猪场引起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的报道屡见不鲜,给养猪业造成的损失相当惨重。

1病原

副猪嗜血杆菌具有多种不同的形态,从单个的球杆菌到长的,细长的,以致丝状的菌体,革兰氏染色为阴性,通常可见荚膜,但体外培养时易受影响。副猪嗜血杆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按Kieletein-Rapp-Gabriedson(KRG)血清分型方法,至少可将副猪嗜血杆菌分为15种血清型,另有20%以上的分离株不能分型。

2流行特点

本病以30~60千克的仔猪和架子猪的受感性较强,成年猪多呈隐形感染或仅见轻微的症状。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病猪、临床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即病菌通过飞沫随呼吸运动而进入健康的仔猪体内,或通过污染饲料和饮水而经消化道侵人体内,在机体抗病力降低的情况下,繁殖、产毒并致病。另外,本菌还可通过创伤而侵害皮肤,引起皮肤的炎症和坏死。

本病的发生常与长途运输、疲劳和其他应激因素等有关。

本病虽各季均可发生,但以早春和深秋天气变化比较大的时候发生较多。还可继发于猪的某些消化道及胃肠道疾病。

3临床症状

病猪以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跛行,被毛粗乱为主要临床表现。

早期病猪体温41~42℃,食欲下降,呼吸困难,关节肿大,跛行且行走不协调,皮肤发绀,常于发病后2~3天死亡。多数病猪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患畜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中度发热(39.6~40.0℃)、呼吸浅表,病猪常呈犬卧样姿势喘息,四肢末端及耳尖多呈蓝紫色。耐过猪被毛粗乱,咳嗽、喘气,生长发育缓慢,有时可见到猝死病例(由败血症导致休克而致死)。

初次发生本病的猪场,发病迅速,接触病原后几天内便发病,体温高,反应迟钝,运动或迫起时发出尖叫(疼痛),某些病猪由于发生脑膜炎而表现肌肉震颤、麻痹、惊厥。病畜四肢关节肿大,跛行,颤抖,共济失调,可视黏膜发绀,侧卧死亡。当病菌经过皮肤的创伤侵入或随血液侵及皮肤时,则可引起局部的皮肤发炎或坏死,累及耳壳时,可导致耳壳坏死。急性期未死亡的病猪可留下后遗症,即母猪流产,公猪慢性跛行,哺乳母猪因跛行疼痛,致母极端弱化。

4剖检变化

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主要在单个或多个浆膜面,如腹膜、胸膜、心包膜、脑膜和关节面发炎,可看到浆液性、化脓性,纤维素性蛋白渗出物。另外,也可引起筋膜炎和肌炎,化脓性鼻炎。

5诊断要点

①根据发病情况,病状和剖检变化可初步确诊,但最好进行病原体检查。②采取浆膜面物质或渗出的脑脊髓液和心脏血液送诊断室,接种转移培养基上,可分离出本菌。用脱纤蛋白的血和胰蛋白胨血液琼脂培养基,能提高该菌的生长速度。③用绵羊或牛血液琼B旨与葡萄球菌作交叉划线接种,培养24~48小时,该菌在葡萄球菌落周围,呈卫星现象。④鉴别诊断。本菌应与链球菌,丹毒丝菌、放线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埃希氏大肠杆菌及支原体等相区别。

6治疗措施

本病的病原体对磺胺类药物比较敏感,因此,磺胺嘧啶、磺胺甲嘧啶和磺胺甲氧异恶唑等为常选用的治疗药物。另外,用自家血清治疗本病也有较好的效果。

自家血清的制备是用自制疫苗按免疫程序免疫育肥猪,1星期再注射10毫升;或用已康复的病猪,屠宰后无菌采集血液,分离血清并灭活细胞,病毒脱毒处理,做无菌检验和动物试验,合格后置与4℃或-20℃保存备用。

1个月龄的仔猪每头肌肉注射自家血清15毫升,1星期后再注射25毫升,必要时进行第3次注射,并在血清中加入长效缓释抗生素,可取得较好疗效。其他较大的仔猪,可适当增加血清用量。

7预防措施

免疫接种副猪嗜血杆菌多价油乳剂灭活苗(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病毒室研制),先给母猪接种,通过初乳可使4周龄以内的仔猪获得保护力,仔猪4周龄时,再接种同样疫苗,使其产生免疫力(方法和剂量按说明)。必须注意HPS血清型众多,如接种的疫苗所含血清型的种类与所发生的HPS血清型相似,则效果优良,否则会致免疫失败。

减少仔猪的流动,提倡自繁自养,专门饲养贩运仔猪的商品猪场,尽量从本地区购进仔猪(因本病血清型具有明显的地方特性),以防将新的HPS血清型带入本地区。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防寒防署,尽量减少其他呼吸道病原的入侵,杜绝不同生产期的猪混养于同栏,减少猪的流动,提高抗病力。

加强猪营养管理,按照保健的方法,增强猪的抗病力,能很好的防控本病。

据已发生过本病的猪场主介绍,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抗菌药物以预防HPS的发生,都以失败告终。患本病后,用口服抗菌物也不起作用。

上一篇:棉铃虫的巧防技术 下一篇:猪腹泻的诊断鉴别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