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悲剧频发的原因与对策

时间:2022-04-04 04:53:57

校园悲剧频发的原因与对策

2011年以来,发生在广东、江西、安徽等地的多起小学生轻生事件震惊了社会。5月30日,广东惠州一名12岁小学生从学校教学楼5楼跳下身亡。9月19日,江西省九江三名五、六年级学生相约跳楼自杀。10月5日,广东省茂名三名小学生被发现喝农药中毒,其中一人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10月9日,上海浦东新区云台路一名年仅11岁的男孩从该楼13层消防通道北侧窗户坠楼身亡。10月24日,安徽省阜南二小两名六年级女生小梦和周周,在教室服下剧毒农药“敌敌畏”。尽管小学生自杀原因各不相同,但其折射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弱,引起了人们对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校园悲剧,是什么让刚开始萌芽的鲜活生命戛然而止?

一、校园悲剧发生的原因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矛盾多发期。社会竞争激烈、学习压力大、父母期望值高给青少年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而心理教育的欠缺,使得许多孩子面对挫折消沉沮丧,缺乏克服困难、走出心理阴影的能力,从而引发校园悲剧。

(1)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青少年由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思维很容易陷入误区,看问题想事情很容易偏激。以点概面,以偏概全,遇到挫折就容易全面否定自己或他人,对事情的后果想得过分严重、可怕。这种思维方式导致青少年在遇到挫折时,容易自畏、自卑、心理失衡,甚至以自杀来逃避问题。广东惠州小学生小郑自杀的原因是小郑在笔记本上写了一篇内容不雅的故事并在班内流传,班主任对其进行谈话教育并通知了家长。小郑因承受不了学校老师、同学及家长各方面的压力,跳楼自杀身亡。江西省九江市某小学三名五、六年级学生则是因为担心没完成作业遭受老师惩罚,相约跳楼自杀――死了就不用做作业了!其实,这个事情看开了,你说能有多严重?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应对挫折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2)学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应试教育、升学率仍占主流位置,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着成绩和升学率而运转。江西省九江市三名五、六年级学生因担心没完成作业遭受惩罚,而相约跳楼自杀。安徽省阜南二小两名六年级女生小梦(化名)和周周(化名)服毒自杀之前,两人在黑板上写下遗言,周周写道:“如果我死了,就怪数学老师,请警察叔叔将她抓走。”小梦写道:“我好累,她们都不理解我,不想活了。”本该亲和温暖的师生关系,为什么居然变得形同水火?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如何因材施教?对调皮捣蛋的孩子如何教育管理?这些案例充分暴露出学校教育管理、教师工作方法和教育教学态度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3)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广东省茂名三名小学生相约喝农药自杀,就是因为小孩觉得父母对其关爱太少。其中两个孩子的父母是农民工,常年与孩子不见面,缺少沟通。家庭教育缺失、方法不当应该是这些孩子自杀的主要原因。有些家长要么对孩子漠不关心,要么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方法简单粗暴。如果孩子真要是觉得家庭温暖幸福,怎么会去想到死?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会及时和父母沟通,取得支持,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4)社会环境问题。社会竞争激烈、学生学习压力大、“留守儿童”问题突出。上海浦东新区一名年仅11岁的男孩坠楼身亡,据邻居透露,孩子在外面参加的补习班挺多,经常很晚回家。广东省茂名的三个小孩觉得父母关爱太少,活着没意思,就相约喝农药自杀。“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这都是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

二、应对之策

(1)强化生命教育,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通过生命教育,让孩子们了解生命的价值;在学习遇到挫折时如何正确地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学会放松自己;要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学会调节自己,用正确的观念来反驳不正确的观念。

(2)学校和老师要充满爱心,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每天与老师接触的时间可能要超过父母,老师对于孩子的影响某种程度上也就更大。因此,这就对学校管理和老师教书育人提出更高要求。一个好的老师会令孩子快乐成长。而一个不够称职的老师,则会对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不仅要教给他们课本知识,还要为他们的生活和成长提供帮助。对待年幼的孩子,老师们更应该多一份爱心、耐心、细心,多一些宽容和鼓励。

(3)重视家庭教育。面对青少年出现的挫折和情绪问题,家长要注意孩子的细微变化,多鼓励多沟通,细致引导,通过诱导改变青少年对事件的认知评价。面对孩子情绪问题,要善于引导他们进行适当的宣泄。同时,要注意教育办法,切勿一味责骂或进行刻板教育。

(4)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社会是个大课堂,注重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分析和总结,学会汲取他人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能力。

总之,通过血淋淋的小学生自杀事实,希望学生的父母、老师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携起手来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避免校园悲剧的发生,营造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作者单位:河南省宜阳县城关镇中街学校 )

上一篇:引导学生上好初中化学复习课的思考 下一篇:维护“学困生”的自尊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