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驰闽中北 避暑亲山水

时间:2022-04-03 10:55:17

环驰闽中北 避暑亲山水

老实讲,发动马达的那一刻,一车人都有出逃解脱的畅――福州实在是太闷热了,大白天走在街上,脚底像是粘着地砖,行百米者,全身大汗淋漓。我们早上六点多出发,目的地首站是屏南白水洋,但为了体验一番山道驾驶的,和见一见耳闻已久的福州北郊皇帝洞景区,我们不打算走高速,而是转行X193县道。

皇 帝洞

皇帝洞大峡谷位于福州北峰日溪乡梓山村,距福州市区约50公里,路程不长,却花了我们一个多小时。通往这里的旧县路很考验驾驶技术,不少路段残破颠簸,加之山里视野欠宽阔,蜿蜒曲折的山路在接近日溪乡时,甚至还有好几处180度的超级弯道,司机全程表情严肃,我们在车里屏气凝神,一路小心翼翼,抵达景区时,终于放松下来的司机立马熄火,跳下车来直呼刺激!

皇帝洞这名字有点“徒负虚名”,听起来庄重恢宏,实际上此处既无皇帝也无洞,民间倒是流传着一些古时的闽王进出皇帝洞以避敌兵的传说来为其正名,但多经不起考究。不过,这个虚名不要也罢,皇帝洞的原生态峡谷瀑布,足够让人流连。

大峡谷以地质奇景取胜,至于它的成因,还颇有历史。据当地导游介绍,此地白垩纪时期是一片火山岩,经过流水长年累月顺着岩石节理和断裂层的冲蚀,慢慢切成了现在的深V形峡谷。峡谷两旁的悬壁奇崛耸峙,一条“拒马河”横穿其下,在谷底时急时缓的穿梭中造就了几处深潭,几处跌水、几处嶙峋石滩,与山间稀落而又不乏力道的溪流一起为这里巍峨险峻的山石添加了几分秀美灵气的意境。夏天正是峡谷幽凉静深的时候,我们从北门龟山入口处进去,一路凉快,所见除了鸳鸯滩、穿龙洞和巨石河床等自然景观,竟然还有朱熹龟山讲学台遗址,至于状元笔砚台、醉翁亭这些人文景观,就不免有了穿凿附会之嫌。

真正沁人心脾的不是这些,而是集天公造物巧思的白瀑。虽然没有“落九天”之雄势,但这里的瀑布也自有特色,磅礴的宽瀑一泻而下,气势奔腾,旖旎的细瀑在滑石间扭得像根腰带,还有藏在山间的,看不见全貌,只听见水柱在山间激荡的轰鸣声,不得不说,在夏天,在山间听到这种水击声,也是一种享受,整个身体都好像变成了水分子。

大峡谷全长近五千米,整条道路并不好走,险峻地方的通行还要借助人工栈道,颇考验勇气。我们走完西段的大峡谷景区,考虑到下午还要赶往屏南,就折返了,至于东段的龙啸天景区,就留待下次吧。

出了皇帝洞,周边是闽北畲家文化聚集地,在与皇帝洞仅一水之隔的北湖北岸,有个建于乾隆时期的畲家自然村,畲家百年蓝府。山陵掩郁之下,村落尽是陈质古风,与畲家小伙子和姑娘们身上鲜艳的凤凰装形成强烈对比。除了蓝府,这里还有“探花府”、七里畲寨,都是畲族古民居,仍旧保留着淳朴活泼的少数民族民风。在这些地方走一走,还能顺便了解畲族人的迁移史和生活风貌。畲家饮食清淡简单,我们就近找了家菜馆,当地特色米酒不错,除了司机,一行人都喝了一些,匆匆对付之后,驱车前往屏南白水洋。

白 水洋

白水洋距皇帝洞约200公里,回到那条193县道,继续北上,山路依旧考验耐心,经过屏南县城时,不作停留,一口气直接到了屏南最有名的鸳鸯溪。鸳鸯溪林木葱翠,水伺其间,生态保持完好,是每年秋冬时候鸳鸯结伴飞来越冬的地方,在诸多小青年的心中,这里就是一个展示浪漫的圣地。白水洋位于鸳鸯溪景区上游,同时也是这里最具盛名的一个景点。它还有一个别名,叫仙耙溪,名字起得有点蹊跷,看上去倒不像耙形,三个上万平米的浅水广场铺在这里,却又让人感慨,没有仙耙造设,何来这种地质奇景。此时已是下午,投在脸上的阳光多了几分黄昏时的温和,不再那么炙烈,正是玩水的好时段。

第一次见到这种淌着深及脚踝水流的巨石河床,完完整整的一块,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成分。光脚踩上去,汩汩流水被小腿给分成两拨,脚下的石头平滑,但很多都散布油滑的青苔,需注意防滑。据景区摆放的一些旅游资料介绍,这块巨石已经被山间的溪水冲刷了几百万年,得益于此处稳定的地质环境,这种世界罕见的浅水广场一直没有发生大变动,现在这块河床,就跟河滩上的那些鹅卵石一样,被流水,也被时间磨整得平展光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确实是匪夷所思。在溪流平缓的地方,水面映上周遭群山的倒影,从远处看去,容易给人一湾深潭的假象,但看着那么多人在才到脚脖子的水上嬉戏,这假象又经不起推敲,视觉上却让人产生“怎么会这样”的诧异感。

虽然水浅,但景区开发商充分利用这块石床斜坡地段的优势,弄出来一些冲浪的玩法,不过这里不像海上冲浪那样需要板子,三五个人穿好救生衣,做好防护措施,前后肩搭成竖条状,往水面上那么一坐,一躺,就顺着水流下去了,水花飞溅迷人眼,这盛夏的欢乐,总是和湿身有着最直截了当的正比关系。而且在白水洋,谁要是回去时一身干货,据说是要遭受众人鄙夷的。

回到屏南县城时,已是晚上了。吃完晚饭,最惬意的莫过于来一盏当地最有名的鹫红工夫红茶,这是当地的特色菜茶,清新甘爽,香甜温婉,喝完神思清虑,此时,最好就着一口未完的茶韵,沉入梦乡,一洗旅途疲惫。

大 金湖背后其实有点小故事。在“大金湖”这个旅游品牌出现之前,泰宁县内只有金湖,大片的原生态丹霞地貌,经营权原本属于政府,后来当地政府想要凭借金湖打造本地更好的旅游生态环境,将金湖的经营权以一纸30年的合约,转让给了福州的一家私人大公司。现在的大金湖,广义上囊括了上清溪风景区、泰宁古城游览区、金湖风景区、龙王岩风景区和金铙山风景区等五个版块,这也基本上就是偏远县城泰宁拥有的所有旅游本钱了。

丹霞地貌的识别性较高,我们的车一路西行,靠近泰宁时,公路边连绵的群山开始显露出这种赤红绝壁的风貌,自从去年与其他五个丹霞风景区捆绑成“中国丹霞”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泰宁的旅游名气也一下子窜到了国际高度,来这里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了。

畅游金湖是必不可少的旅游项目,虽没有泛舟湖上的惬意,但站在游船的舷边,湿润的湖风吹来丝丝凉气,让人顿觉神清气爽。金湖的秀美是要与岸边的山峰相对比的,一湾活水对一柱死壁,一份灵气对一排怪异美,山水交融辉映,逸情由此而生。不过,如果只是一味地看这些寸草不生的颓壁,难免会觉得枯燥,如果加上内心的想象,这一切又会截然不同。大自然的雕工是值得琢磨的,船上的导游一直在引导我们对不同的山形作各种奇思妙想,从历史、轶事、野闻等多种切口,来往这些岿巍不动的山体上铺设人类的思维轨迹,跟着导游想象一圈,能抓到不少隐藏在金湖盛名下的自然神韵。

瀑布也是丹霞地貌中极富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水瀑布是金湖景区最大一块瀑布。经导游介绍,这个瀑布分为两层,上下间隔了百余米,上为斜瀑布,下为水瀑布,水源来自泰宁北部的峨嵋峰,一路经过多条小溪流的汇集,在泻入金湖时,已经是一支颇有能量的“水军”了,几十米开外,落水的奔腾声仍旧不绝于耳。令人期待的是,雨后初晴时,瀑布的四周弥漫的水汽,能将阳光折射出多条大小不一的彩虹,非常好看,但我们去时是大晴天,看不到这种可遇不可求的美景。

水上一线天这种纯粹的自然景色不太多见,两高山挟一瘦水,在受限的视域内又挤出一缝光亮,将两边山峰投在水中的深影划成两半,留下一道拉链状的白色孤口,与陆地上山谷间的一线天相比,这种光影与水的配比,得来的更加难能可贵。想要看这种奇特的景观,可到金湖的幽谷迷津处,不过要记得带上相机,怎么拍,都会留下一张好照片。

回到泰宁县城时已是晚上,先祭五脏庙。泰宁美食以淡水鱼为主,“金湖鱼头”、“清蒸桂鱼”等,在很多饭店都能吃到,而且用料也新鲜,和着食用菌、豆腐和当地野菜一锅炖,鱼肉鲜嫩,鱼汤更是滋人味蕾。饭毕,直奔城关的泰宁古城,古城有两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尚书第与世德堂。除此之外,还保存着不少明早期到清晚期的古建筑群,沿街立于两旁。夜间趁着昏黄的路灯在小巷子里串一串,听岁月恒远的离落感与这些沧桑的老房子一起叙些旧话,内心也会一下子沉静下来。不论外面多么喧嚣,总有什么安寂的存在不屑一顾,恪守自身的老调。

从 泰宁到永安的这段路程,是最好走的一段,一路国道奔驰,对于司机来说,是个解脱,前面在山区里蜿蜒的旧县道太长,实在容易致使驾驶疲劳。

桃源洞在永安市北10公里处的榈山中,也以乱石秀水为名。在群山环绕之中,这里满眼的葱绿惹人喜欢,清新的空气也像是刚换过一样,让呼吸都成为一种极致的享受。在桃源洞的大门右侧,有一樽高达3米、用丹霞特色的赤石人为设计出来的“一线天”雕塑,简单棱致,远远看去,有点像是被故意劈成两截的石象。

桃源洞因景区内最有名的“桃花涧”而得名,而它接纳游客的历史,也十分久远,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有官家在山间筑了亭台楼阁10余座,来专供游客歇息。据文字考究,行迹踏过此地的古人,最有名的要数国内旅行家鼻祖徐霞客,在他的游记里,辟出过专门“桃源洞”一章,“……已舟折西北,左溪之崖较诡异,而更有出左溪上者,则桃源涧也。其峰排突溪南,上逼层汉即天宇,而下瞰回溪,峰底深裂,流泉迸下,仰其上,曲槛飞栏,遥带不一,急停舟登焉……”

桃源涧即是今天所说的“桃花涧”,据闻古时候桃花涧两旁还满植桃树,一到初春,粉红的桃花缀满山涧,景色殊为可观,可惜这个时令,是看不到这些生机蓬勃的画面了,不过,桃花涧依然有活气,它整个水系偏长,将近3千米,水流从景区深处流出去,随着两旁的地势或铺开或收紧,时急时舒,轻巧灵活。涧水两旁都是绝立的峭壁,像巍峨威武的两排石将,注视着脚下的一切营生,冬来春往,年年岁岁。在桃花涧上面,还横卧着一个石拱桥,桥下有块形似龟身的巨石,潜伏水中央,像在值守拱洞,所以此桥又名锁洞桥,这桥说来有点历史,万历年间就已建成,但后来年久失修,上世纪八十年代,才重新修复完整。取次山间,小桥流水、群荫斑驳、鸣鸟啁喳,颇值回顾流连。

通天亭离桃花涧不远,上得这个亭子,能见到独一无二的一线天,不过,通天之路却不好走,2000多个阶梯盘桓山间,望之即有却步之冲动。不过好在沿途景致尚算不错,攀上一线天时,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全长将近百来米,最宽处才不过半米,底下长年缺少阳光的照顾,有一股拢郁沉结的幽凉之气,足够凉爽!徐霞客评论此景“武夷、黄山、浮盖,曾未见若此大而逼、远而整者”,走出一线天,光线慢慢地开阔起来,一线天的顶端,有一尊写着“一线光明穿石隙,千秋景色驻尘寰”的摩崖石刻。

桃源洞最幽静的地方,还是在山水结合地带,在那里,待多少时间都不会嫌多。

在下午三点多的时候,我们离开了桃源洞,奔赴相距才五六公里远的贡川镇,它是福建省级的历史文化名镇,镇上保存着一段明代古城墙。贡堡城墙是明嘉靖年间,为防倭寇,官民共同集资修筑用以自卫。古城墙原本绕贡川城一周,但因受历代战乱和自然的双重折损,仅保留了原长度的三分之一左右,近1300米。城墙底部筑以青砖,如果看得仔细,还会发现不少青砖上都刻印“贡川”、“贡堡”等字样,以保证这类公共建筑中,青砖使用用途的正当性。镇上的乡民与这段城墙处之泰然,或许在他们的意识里,这早已成为标识自己贡川身份最具历史分量的象征。

从 永安到永泰,已经算是回程了,一路玩过这许多山水景点,确实很舒服,但前思后想,这些地方都太斯文,玩法单调,无非就是戏水登山,而这次在出行计划的末站,圈上永泰,完全就是奔着它的刺激――自西而东贯穿永泰全境的大樟溪边上,有闻名遐迩的“海西第一跳”――蹦极,这是勇者才能有的终极体验。

去蹦极前,我们先路过嵩口镇,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保存完好的不少明清古建筑群,值得一访。

嵩口位于永泰、仙游、德化、尤溪和闽清五县的结合地带,交通便利,同时,穿镇而过的闽江下游最大支流大樟溪,也为它带来了航运发展的条件。经过宋元明清时集市形式货物交流的商业活动改造,镇上至今还留存着见证古人足迹的古街,有米粉街、直街、横街等,虽然数量不多,但旧日的风质俱存。直到现在,嵩口都一直在附近乡镇扮演物资集散地的角色,航运虽然没落,但陆运(嵩口就在省道S203边上)优势接踵而至,不容易的是,现代生活形态的侵蚀,并没有逐退嵩口传统古厝、古民居、古街和古雕画的据点。

嵩口古镇的历史已逾千年,万安堡、端公坂厝、协和厝等大土堡民堂虽仍昂立溪畔,但岁月的摧蚀还是让它们露出了沧桑的疲态,放下这些不论,走进这些古民居,窗棱上的各式木雕、屋脊两端的飞檐、屋前的泥塑,还是让人不得不佩服前人的智慧和手艺。

从嵩口出来,沿着203省道东驰,前方的蹦极已让人迫不及待想要去跃跃一试。

作为一项挑战生理心理双极限的极限运动,蹦极近些年已经不再是个新鲜词了。永泰的蹦极跳台位于塘前乡、葛岭镇交界地带的大樟溪畔的大樟溪休闲游乐度假区,锈黄色的钢筋立架扎在河边的裸石上,跳板往前伸出,垂直往下76米,就是尚算宽阔的大樟溪水面。作为海西惟一的极限运动项目,这里的安全措施面面俱到,临跳前,工作人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检查绑带。据说对于那些临阵畏缩的游客,有些工作人员还会好心地鼓励一番,甚至推他一把,但是否属实,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去的当天,跳台点上的游客并不多,我们几个人,倒没有一气同声地互相打气,而是在暗嘲谁会是最后怂胆的一个。背不起“怂胆”的臭名啊,一个个“你方跳罢我登场”,起跳前大吼的“啊――”一声,总是被拖得无限长,平时唱歌时倒没见谁有过这般能耐。自由落体状态时的失重感,是最令人兴奋又惶恐的,看着水面离自己越来越近,内心的恐惧感,实在是难以描述,而第一次触底之后的反弹,眩晕感最为强烈,挂在背上的绳索弹个五六次,人就悬在水面上方打转了。

-TIPS-

驾车:福州去往屏南的那条县道,非常考验驾驶技术,弯道多,弯度大,视野不广,路面坑洞不少,而且要进村镇,建议驾驶能适应多种路况的高底盘SUV和越野车。除了这条线,其他线路多是走省道、国道和高速,路况不错,驾驶起来比较轻松。此外,车窗外有很多美景,沿途的不少古村古镇和山水自然风光都值得一看,当然,司机就别贪恋窗外的风采了。

饮食:闽地饮食除了闽西南山区偏重咸辣之外,其他地区均多喜清淡酸甜,且尤擅海味。屏南白水洋附近的家外家餐馆有油香四溢的米烧兔,泰宁县城有各种鱼餐、黏黑甘香的暖菇包子,永安的特色小吃则有永安芋包、艾果,而以稻谷为原料的叉叉,清凉可口,有防暑之效,永泰名菜则承闽菜正宗,有佛跳墙、荔枝肉、醉排骨等。

住宿:夏天的避暑景点游客都很多,住宿最好提前预订,价格方面,周末比工作日要贵一些。屏南白水洋有间城南壹号设施齐全,价格适中,适合自驾一族;泰宁当地有家庭旅馆,干净,环境不错,基本设施齐全,价格才百元左右,比较实惠;永安住宿,县城和乡镇条件差不多,建议在贡川古镇找旅馆,体验宁静的古镇风情。

景点票价:皇帝洞40元/人;白水洋旺季95元/人,淡季60元/人,现在正是旺季;大金湖80元/人,金湖景区普通游船50元/人,豪华游船75元/人,快艇95元/人,导游费5元;桃源洞60元/人;大樟溪蹦极130元/人。

上一篇:花絮 第8期 下一篇:驰骋“徽”色古道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