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特征分析

时间:2022-04-03 04:20:54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特征分析

【摘要】新世纪的信息技术革新使得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成为社会共识,如何有效的分析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学习特征关系到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和学生理解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本文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为例,对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学生学习特征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学习特征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51-01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信息化时代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各行业的普遍应用,社会生产和生活效率也因此有了极大的提高,在小学课程中就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我国新世纪人才和适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深远教育战略,我国教育界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和发展起源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并且在两千年以后有了较为深入的发展和进步,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我国少年儿童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养成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对于小学生接受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特征进行分析十分必要,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实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使得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取得长远和高效率的进步,从而为我国的小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战略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学习特征分析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学生学习特征分析是针对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改良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行为活动,在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大同小异,然而教学效果却有比较大的差异,综合来讲,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学习特征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上缺乏学习目标,自我实现感较差。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对于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养成、计算机理论和实践操作素养以及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是重要的培养途径,然而目前大多数小学生只是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副科来对待,对其中重视程度远不如数学、语文和英语等,自我实现感较差。

2.不同地域的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能力参差不齐。目前计算机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呈现出明显的东部沿海地区发达、西部地区落后和城市地区普及率高、农村地区普及率低的特点,因此来自不同地区和家庭的小学生就具有不同的信息技术课程理论和素养,以城市为例,大多数城市小学生对于基础的Word和绘图操作并不陌生,而农村学生却要从头学起[1]。

3.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局限性较大。大部分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还停留在简单的打字和浏览网页方面,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缺乏整体性观念,认识不到信息技术在未来学习中的重要性,不理解对于打字、绘图编写以及信息检索在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学习方法拘泥于被动接受式教学,学习方法落后[2]。

4.小学生对于信息网络的自我控制力不高,因此有沉迷网络的倾向。大多数小学的网络微机室都实现了对于因特网的接入,这样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实践课程操作时都倾向于接入网络,对于教师的课堂知识接受程度低,这其中既有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因素影响,也有学校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内部控制不力的原因,学习氛围缺乏约束。

三、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探索和改革

针对前面分析的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学习特征,学校、教师和学生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学习方法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在源头上使得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更加有效率,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升也会更加有效果,具体来说,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1.加大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学生期末的成绩比例,使学生重视信息技术课程能力和知识的掌握;针对学生对于此学科的学习态度,在每学期期末和小学毕业考试中加入信息技术课程的考核,使得信息技术课程能够和数学、语文、英语和思品等一样成为较为突出的“期末小才子”评比内容,在学习态度上对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态度进行纠正。

2.有针对性的安排信息技术课程的优生和差生参与不同教学安排下的班级编组;目前小学里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不平均在短时间内难有改观,因此对于所有学生实行“大锅灶”式的学是效率非常低的做法,这样对小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就非常有必要,突出发展信息技术水平较高学生的学习潜力,对信息技术初学者加大基础知识传播,实现“比较优势”创新。

3.加大辅助课程中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播和教育,在一个侧面开展提升信息技术课程地位的教学活动;为了改观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表面感性浅显认知,要在相关学科例如数学、语文、英语、科学课中加大信息技术宣传和利用水平,让学生理性对待信息技术学科,从战略层次去对待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3]。

4.严格控制小学生的自由上网时间,同时大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切实预防小学生的网瘾形成,将上网活动同信息技术教学严格区分开来;针对小学生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信息技术课程约束力低下和心不在焉等情况,学校要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纪律,对于偷偷上网而忽略课堂知识的同学进行教育和限制处理,优化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效率,规范课程的严肃性和纪律性。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估和改进是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取得进步的,在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因此对于此学科的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改进,对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来的新的学习特征也要不断进行总结,突出和发扬提升学习兴趣和内部小组竞赛等学习形式,对于小学生认知能力较低和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等特点要及时出台政策进行修正,鼓励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使得信息技术课程能够更好的为小学生适应未来更高年级的学习而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京东.试谈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传播,2011.( 3): 71-73.

[2]王万春.论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的学习特征[J].高中教育,2011.(11): 35-36.

[3]林俊生.浅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创新[J],兰州大学学报.2011(4):44-45.

上一篇:创设多元平台,促进教师快乐成长 下一篇: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