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基于空间自相关的温州市外贸出口产业空间集聚与辐射效应研究

时间:2022-04-03 02:39:35

AC基于空间自相关的温州市外贸出口产业空间集聚与辐射效应研究

【摘要】本文运用空间经济学相关知识方法,分析浙江省各地市主要外贸出口产业空间自相关模式,着重研究温州市相关产业的空间带动作用和产业发展定位。结果表明,全省农副产品、化工产品等行业出口呈现正的空间自相关,机电产品则正好相反;温州大部分出口产业呈现较高的区域集聚指标,从整体上体现了温州在外贸出口水平上的区域带动作用。

【关键词】空间自相关;莫兰指数;LISA指数;出口贸易;空间集聚

一、引言

温州位于浙江东南沿海,瓯江下游南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拥有跻身全国25个沿海港口之一的温州港,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温州市出口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先进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开发及政策导向等各方面的发展则极大促进了出口质和量的不断提升。自2015年国务院三部委联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来,温州市积极相应“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出台一系列政策以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扩大对外开放,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力图建设成为国际贸易强市。

本研究采用空间经济学相关知识,通过对浙江省各地市主要外贸出口产业空间自相关模式进行分析,得到这些产业的地理集聚特征和空间带动作用,来对温州市外贸经济的发展进行准确定位,并从浙江省的全局角度考察温州市外贸经济的发展阶段及其与周边城市的互动关系,以期更好地了解发展短板和优劣势,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性的建议促进温州市乃至全省外贸经济更加繁荣。

二、模型和研究方法

所谓空间自相关,是指距离较近的区块或其属性直接有着某种相似性。如果属性值相近的区域距离较近,称为正的空间自相关;反之,则为负的空间自相关。本文正是以各省为单位,衡量港口相关产业属性值的空间自相关模式,而我们选取的度量指标是Moran(1950)提出的全局指标Moran’s I和反映局部自相关程度的LISA(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

(一)全局空间自相关统计量Moran’s I

i和j代表不同的区域单位,xi和代表属性值和均值,wij是衡量i和j位置上接近性的空间权重,而W代表所有空间权重的和。I的取值范围是-1~1,当I值等于-1/n-1时,说明各点不具有特定相似性而随机分布;当I大于-1/n-1时,总体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并且数值越大代表越强的正相关;I小于-1/n-1时,总体存在负的空间自相关。

上述公式中的大部分指标都可以通过属性值的计算得到,而衡量单位之间位置远近的空间权重则需要另行获得。可以根据不同区域是否毗邻而采用0和1作为权重值,也可以使用点到点的距离来衡量。考虑到港口的辐射作用和交运网络的发达程度,本文将各省份的平均质心当作点单位,选取点到点距离的倒数(1/dij)作为空间权重来计算自相关指数。

(二)局部空间关联指标LISA

LISA值也称为局部Moran值,能够衡量每个区域单位的空间自相关水平,值较高表明相似属性的聚集,值较低表明不同属性的聚集,而随机假设下Ii的期望值-wi/(n-1)可以作为值高低的衡量标准。

(三)显著性检验

对于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计算结果,都可以通过显著性检验证明其真实性。对标准化之后的变量

Z=I-E(I)VAR(I)(LISA的标准化变量是Z(Ii)=Ii-E(Ii)

VAR(Ii))进行t检验并得到P值,1-P即为计算结果解释能力的可信度。

三、变量选取和数据处理

为了全面了解浙江省出口贸易的整体情况,本文选取了各地市2013年农副产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出口额作为主要研究指标,基本涵盖了浙江省出口涉及的多数行业,另外加入出口总额指标衡量总体水平的变化。通过计算上述五变量的Moran指数和LISA指数分析全省外贸出口产业的分布和集聚情况,重点考察温州市对周边地市的经济带动作用。

其中数据均来自2013年浙江省各地市的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农副产品出口

图1各点代表各地市的农副产品出口额指标,横轴是通过空间权重矩阵加权的标准化单位,纵轴是标准化单位,斜率则代表Moran指数。我们可以看到,与-0.091的随机分布值相比,Moran’s I为0.045,代表全省农副产品出口呈现较弱的空间正相关,也就是说农副产品出口产业分布具有一定的集聚性,初步形成了空间集聚带。

进一步分析各市农副产品出口情况,由图2可以看到嘉兴位列第一,温州市出口额在全省排第四位,而杭州、台州等城市均在前列,该分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的生产带动。从空间自相关局部指标来看,LISA值为正和为负的城市各有一半,大部分城市的显著性检验p值过大,其中温州LISA值为-0.394,P值为0.22,说明温州市周边地区的农副产品出口水平整体表现并不理想,其区域带动作用有待提高。

(二)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

由图3可以看到,Moran’s I为-0.031,与-0.091的随机分布值十分相近,全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额总体呈现空间随机分布的状态,说明纺织制品出口额较高地区与低水平地区分布没有明显规律,总体未能形成该项出口产业的地区集聚形态。

深入分析各地市情况,绍兴、宁波、嘉兴等城市的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均在全省的前半部分,主要原因是绍兴具有亚洲最大的纺织品集散地――中国轻纺城,极大带动了本地和周边地市纺织品的生产和出口发展。通过表1分析各地市LISA值水平也进一步印证了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浙江北部地区LISA值相对较高,南部地区多为负值。其中,温州市LISA为0.117,P值为0.28,可见温州市在南部地市中出口水平相对较高,并发挥着较弱的区域带动作用。

(三)机电产品出口

全省机电产品出口额的Moran’s I为-0.372,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呈现较弱水平的空间负相关,由于机电产品生产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对生产技术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规模效应和技术要求为行业进入设置了一定的门槛,地区间很难通过示范作用和资源流动进行成果分享,使该行业出口难以实现空间上的集聚带。

具体到各地市的机电产品出口水平,由表2可以看到,大部门城市LISA值为负,与Moran散点图情况相契合,其中舟山和绍兴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其相对周边地市来说具有较高的机电产品出口额,但是成果难以扩散。而温州市和丽水市的LISA值正,其中温州市为0.015,但可信度较低,这一结果说明虽然2013年温州市机电产品出口总额达到71.83亿元,但是其周边地区机电产品出口发展参差不齐,未能形成成熟的出口产业带,温州的区域带动作用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四)化工产品出口

全省化工产品出口额Moran’s I为0.108,代表浙江省化工产品出口水平分布是正的空间自相关模式,化工产业由点带面,具有区域性整体发展的特点,具体的区块分布将在LISA分析中给出。

由表3可得,舟山的LISA值最高,且计量结果可信度比较高,呈现较强的局部空间正相关,以此为中心基本形成了包含宁波、绍兴等地区的化工产品出口高值集聚带;丽水、衢州及金华都是化工产品出口额较低的地区,是低低分布,这一特征也体现了沿海与内陆的外贸水平的天然差别。温州的LISA值是0.248,P值是0.03,且温州市化工产品出口额居全省前半段,可见温州对周边地区化工出口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这与温州的沿海港口城市地位和发达的商业经济水平密切相关。

(五)出口总额

对于沿海省份来说,出口总额反映了该地区的对外贸易甚至经济发展的水平,属于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经济指标。由图6可以看到,浙江省出口总额Moran’s I为-0.292,略小于-0.091的随机分布值,说明浙江省出口水平基本处于较弱的空间负相关分布,整体上没有在省内形成对外产业的集聚带。

针对各地市的局部自相关分析,由表4看到舟山、嘉兴、金华、台州的出口总额属于负的空间自相关,而绍兴等地属于正的空间自相关。其中温州对应LISA值为0.056,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其空间集聚水平较弱。得力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宁波港、温州港的港口便利条件,温州及其他沿海城市占据浙江省出口水平的前列,然而温州成为外贸相关业务的增长极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结论

(一)浙江省出口水平的整体结果与各个产业的发展条件和特征相符。全省出口总额以及机电产品出口均呈现负空间自相关,发展较好的地区分散在较为落后的地区之间;

(二)农副产品、化工产品出口呈现正的空间自相关,体现了这两个产业的地理依赖特性,都表现出沿海正正分布、内陆负负分布的特点;

(三)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额接近随机分布,主要原因是中国轻纺城的空间集聚作用被周边舟山等地区的低出口水平弱化了。

(四)就温州而言,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出口及出口总额这五个出口水平指标值都相对较高,而农副产品出口指标值较低,整体上体现了温州在外贸出口水平上的区域带动作用;

(五)温州市区域带动作用的体现参差不齐。其中机电产品和化工产品出口指标均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总体反映出以温州为中心的区域发展带,而其他产业的外贸出口带动作用并不明显。

参考文献:

[1]阮骐,杨玉明.开放型经济的结构性转变――温州出口贸易的增长效应分析[J].北方经济,2007,04:32-34

[2]叶红玉.浙江出口竞争力的现状与提升对策[J].特区经济,2007,04:53-54

[3]沈悦,王如丰.温州市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J].价格月刊,2010,01:55-59

[4]陶红军.世界水产品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区域特征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56-63+90

[5]王磊.温州企业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和现状的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13,11:50-52

[6]徐建军,汪浩瀚.我国省域贸易开放的空间相关性及其驱动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08:107-118

[7]姜辉.浙江出口增长波动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江苏商论,2012,03:97-100

[8]姚海华.长三角城市的贸易集聚效应与上海的贸易辐射效应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11:1-6

[9]宓科娜,庄汝龙,马仁锋,叶持跃.浙江县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空间分异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5,01:92-97

[10]陶红军,赵亮.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空间自相关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409-412

作者简介:

兰潇文(1990-),女,汉族,山东烟台人,硕士,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国际区域经济与国际投资。

上一篇:对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保险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