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黎:破茧成蝶时

时间:2022-04-03 06:08:16

曾黎小档案

生日:9月17日

身高:170cm

血型:A型

曾黎是个有趣的美女。镜头前,她的面孔最最精致艳丽,明星风范丝毫不逊于当年她在中戏的同学章子怡;镜头下,她又回复到笑容爽朗的可爱女孩,只穿简单的白色T恤、麻质长裤,会盘腿坐在宽大的中式椅子上,同茶社的老板大聊普洱茶,也会在工作结束之后嚷嚷着要去大吃一顿犒劳自己,更会在下雨天的上海街头,奋不顾身地撑伞冲过马路,英勇地为刚结束工作的编辑和化妆师抢到一辆出租车。

当年,她与章子怡、秦海璐、袁泉、梅婷等人一同被称做“中戏七朵花”,如今,昔日同窗各奔东西,有人新闻不断每日占据报纸八卦头条,她却依旧我行我素地保持着低调的性情,即便因为和陈坤一同主演《理发师》成为众人的焦点,她的生活,也依旧照着自己的节奏有条不紊地继续着:拍完手头的电视剧《此情可问天》,她给自己留了个长长的假期,目标是去武夷山,喝茶。

如果不说,你不会猜到,这个看上去很是时尚的女生,竟对古老的茶道有着浓厚的兴趣。而目前,她的最大理想,就是找一个宁静的公园,在里面开一家茶社,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地喝茶聊天。

“看起来,你是个挺随性的人?”我忍不住问她。

“大家都说我不会规划自己,走一步算一步的那种”,她揉揉头发,笑起来,“可是我现在过得很开心啊,这不就足够了吗?”

出名,不一定要趁早

进演艺圈,本就有点误打误撞:十几年前,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的老师到湖北曾黎所在的小学挑选京剧苗子,看中了这个爱唱爱跳的小女生,觉得她是块学青衣的好材料。那时候的她,不懂京剧,更不懂青衣,只知道到北京就能看到天安门。就凭着这个单纯想法,还只是小学生的小小女孩,背上行囊,远离父母,开始独自闯荡北京城。

毕业之后,曾黎按照当初的委培计划回到了湖北省京剧团,每个月拿300多块钱工资,上班练功,下班买菜,这样的日子,足够悠闲,却慵懒得叫人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对生活的热情。一年以后,她开始想念北京。

报考中戏的决定于是显得顺理成章,即便是面试前吃了没炒熟的扁豆差点儿食物中毒,也依旧没能阻止这个从小在京剧舞台上唱青衣的美丽女生这一次在表演的舞台上顺利过关。在中戏的日子里,她是最乖的学生,除了接拍广告赚点儿零花钱,拿到影视剧组递来的剧本,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也是先跑去找班主任。“我们班主任经常说,盲目地接些不适合自己的戏,还不如安分守己地在学校里演话剧”,于是,曾黎就一直在安静如水的象牙塔里安心排练话剧,“话剧是一气呵成的艺术,能让人体验到一个完整的创作过程,而且它夸张的表演方式离现实生活较远,更能考验演员功底。”

但当时光流逝,会后悔错过了年少成名的机会吗?

“其实我后来想,就算我当时接了那些戏,大概也红不了吧! ”她表情老实地说,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出名要趁早?这一条,可一点儿也不适合曾黎。

出名,也没什么大不了

2005年,是曾黎的幸运年。

曾经在《男才女貌》里的颜如玉和《归途如虹》里的女警官,虽说都没能让她大红大紫,但她行云流水的表演,却也让慧眼识珠的伯乐看在了眼里。当时,陈逸飞导演的《理发师》剧组正经历着一场沸沸扬扬的选角风潮,一向低调的曾黎应剧组副导演之邀,在北京与导演匆匆见了一面。

之后,她去了甘肃拍戏,直到某天接到副导演的电话:“你怎么一点也不着急啊,那么多人都争着想上这部戏,你连个电话也不打给陈导,算了,你什么时候来签约吧。”

可偏偏曾黎还真的一点儿都不着急,因为她很老实地告诉副导演,自己还在别的剧组拍戏,根本走不开。最后,大导演陈逸飞亲自跑来和她签了约,这样的传奇故事,讲出去,不知道要羡煞多少旁人。

“我确实挺幸运的,每次想做改变的时候,总会有很好的机遇。”

曾黎不否认自己的运气。她是凡事力求完美的处女座,但遇到该做决定的时候,却更喜欢凭感觉。

拍《理发师》时,她和男主角的扮演者陈坤成了好朋友,而也正是在陈坤的引荐下,曾黎决定与著名影视人李少红、李小婉的经纪公司签约,结束了自己长达5年没有经纪人的“独行侠”生涯。第一次去现在的经纪公司谈合约,聊得投机,她大大咧咧地手一挥,“现在就签吧,反正5月16日也是个好日子”,反倒把大家吓了一跳:“你不打算回去找个律师看一看吗?”

“因为我觉得,如果彼此信任,就不需要计较太多。”曾黎说这话时,表情认真,果然是从小唱惯了青衣的女子,举手投足之间,不经意流露出几分爽朗的侠气。

逐渐成为娱乐圈焦点的日子里,她也开始尝试着改变自己。“我以前的性格比较内向,沉默寡言,即使到剧组试戏也是闷头坐在旁边,从来不主动和陌生人讲话。后来,拍的戏多了,接触的人多了,发现相互沟通的感觉还不错,而表达能力对演员来说是又是相当重要的,所以,现在我的性格也因为我的职业改变了不少。”

但不变的,是始终看淡名利的心。《理发师》拍摄途中陈逸飞导演的去世,让曾黎回想起来仍伤感不已:“他曾说要在戏杀青后,为我们每个人画像,可现在,这个承诺成了永远的遗憾。陈导的离去,让我更加看淡名利,因为一切都是过眼云烟,生带不来,死带不走,实在无需为此所累。

上一篇:凯特·摩斯:不完美偶像 下一篇:瑞士:走过海蒂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