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蔬菜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优势与对策

时间:2022-04-03 05:07:35

榆中县蔬菜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优势与对策

摘 要:高寒旱区蔬菜全膜双垄三沟顶凌覆膜育苗移栽技术是榆中县农业科技人员经过多年试验研发的一项新技术,如何发展新技术,就要从榆中县南部二阴山区的实际出发,发挥区域优势,梯田优势,调整产业布局,大力推广新技术,继续做大做强冷凉型绿色富硒高原夏菜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笔者在工作中深刻总结了榆中县南部二阴山区实际情况,对高寒旱区蔬菜全膜双垄三沟顶凌覆膜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优势,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高寒旱区;蔬菜全膜双垄三沟;顶凌覆膜;育苗移栽技术

中图分类号:S6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6-0024-03

为了大力发展以“兰州高原夏菜”品牌为主的冷凉型绿色新特富硒蔬菜,做大、做强、做精榆中冷凉型绿色蔬菜产业,全力打造冷凉型绿色蔬菜、新特蔬菜、旱作蔬菜,富硒蔬菜,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市场消费需求为核心,实现优势蔬菜产业发展,提升品牌效益,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将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快速渗透推广,带动二阴山区冷凉型绿色蔬菜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高寒旱区旱作蔬菜全膜双垄三沟技术的推广,开展顶凌覆膜育苗移栽技术,全面提高冷凉型绿色富硒高原夏菜优势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全力打造冷凉型绿色蔬菜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以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来带动高寒旱区的农业大发展,农民经济收入显著增长。

1 高寒旱区冷凉型绿色蔬菜发展现状

榆中县冷凉型绿色蔬菜从试验、示范到推广,从无到有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种植面积从2003年的1.90 hm2拓展到2010年的0.28万hm2,海拔从2 100 m的山底拓展到2 750 m的山顶,特别是全膜双垄三沟旱作蔬菜从2004年的0.07 hm2试验田发展到2011年的466.67 hm2。收入从水地9 000元/hm2攀升到75 000元/hm2,山旱地从4 500元/hm2攀升到82 500元/hm2。特别是旱作蔬菜种植改写了榆中县二阴旱作农业区不能种植蔬菜的历史,探索出二阴旱作农业区蔬菜种植跨越式发展。冷凉型绿色蔬菜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格局的形成,以产品品质、品牌意识占领市场,冷凉型蔬菜市场流通渠道不断拓宽,农民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种菜积极性不断提高,榆中二阴地区的冷凉型绿色蔬菜发展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2 高寒旱区蔬菜发展的优势

2.1 发挥顶凌覆膜技术优势

随着旱作蔬菜全膜双垄三沟技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海拔的提高,根据榆中县南山二阴高寒旱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开始进行秋覆膜和顶凌覆膜,采用温室育苗移栽技术,试验、示范证实在高海拔秋覆膜和顶凌覆膜育苗移栽是旱作蔬菜栽培技术的又一大改革和尝试,解决了高海拔不能种植蔬菜的理念,同时利用全膜双垄三沟机械覆膜,提高了工效,节省了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新技术的抗旱增产增收效果使二阴地区的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科技增收的成效,激发了群众的种植旱作蔬菜热情。

2.2 发挥育苗移栽技术优势

对于不同海拔区域,提高复种指数,解决前后作物茬口矛盾,实行轮作,如种豆科作物进行倒茬,预防土传病害。利用育苗移栽技术,抗御干旱、冷害、霜冻,温度忽高忽低、气候变化异常等不良条件,减轻病虫害,节约用种,保证全苗、壮苗,推行高寒旱区蔬菜标准化生产有着重要作用。也可以说蔬菜育苗移栽是蔬菜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技术环节,具有对气候的补偿作用和使作物生育提早的综合效益,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非常可观。育苗移栽的产业化生产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益和保证蔬菜质量的关键。

2.3 发挥梯田环境区位优势

梯田在山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利用天然降水,调控降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榆中县南部二阴山区的旱地梯田不仅生态环境好,且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也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而梯田区位优势明显突出。但干旱缺水又极大地限制了蔬菜产业的发展。利用全膜双垄三沟顶凌覆膜育苗移栽技术,突破了旱地梯田不能种植蔬菜的历史,发挥了梯田的作用,也充分利用了全膜双垄三沟顶凌覆膜技术的集雨、节水、抗旱和梯田的优势,使冷凉型绿色富硒高原夏菜品牌优势健康可持续均衡发展,农村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农民经济收入显著提高。

2.4 发挥富硒区域优势、全力打造冷凉型绿色富硒蔬菜品牌

以全膜双垄三沟顶凌覆膜育苗移栽技术扩大生产面积,发挥榆中优越独特的富硒区域自然地理条件优势特点,生产的兰州高原夏菜冷凉型绿色富硒蔬菜含糖量、粗蛋白、维生素C含量高,而且色泽鲜亮,口味纯正,口感甜脆,色、形、味俱佳,深受全国消费者喜爱。依靠榆中县南部二阴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开发冷凉型绿色富硒蔬菜品牌,建设冷凉型绿色富硒蔬菜生产基地。拓展终端销售市场渠道等手段,统一富硒产品品牌及包装,扩大富硒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完善富硒产业链条,开拓国内市场。全力打造冷凉型绿色富硒蔬菜品牌,使榆中县冷凉型绿色富硒蔬菜成为最具特色、最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及知名品牌。

2.5 发挥抗旱集雨节水的优势

在大力发展全膜双垄三沟新技术同时,也为了集雨、节水、抗旱、提早上市,并提高了种植海拔,扩大了种植面积,特别是在2011年持续干旱的情况下,全膜双垄三沟新技术明显起到了集雨、抗旱的作用,特别是在水地种植起到了抗旱、节水的显著效益。如种植水地0.07 hm2蔬菜需浇水4次,提早采用全膜双垄三沟顶凌覆膜技术,然后育苗移栽,在这期间充分利用自然降雨量,起到接纳、吸收、保墒作用,防止了地表蒸发,增加地温,0.07 hm2水地可节约浇水3次,每次节水60 m3,按3次计算,可节水180 m3,0.07万hm2水地节水是180万m3。该技术真正起到了节约水资源的作用。全膜双垄三沟新技术不但在旱地适应种植,而且在高寒二阴地区水地也完全适应种植,特别在高寒二阴区的水地和旱地非常适应该技术,并且发挥了显著的技术优势,明显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上一篇:玉米播种后的粉籽和烂芽原因与防治措施 下一篇:天水地区红富士苹果套袋要点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