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执行情况的调查分析报告

时间:2022-04-03 02:48:13

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执行情况的调查分析报告

[摘 要]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农村合作医疗实地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并分析出正在执行中的合作医疗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力求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6-0087-02

1 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甘肃省位于中国的西部地区,此处的地势特点是海拔较高,处于海拔千米之上的高山,从最开始的交通不便等遗留问题到现在的西部大开发,虽然政府给予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来促使西部开发,但是由于当地农村基本全部处于高山环绕中,受当地土地条件限制“靠天收”仍是目前农业现状,这就导致了当地农村居民的收入极低,而经济的落后、农民的贫困使得农村合作医疗尤为重要。

2010年以来,甘肃省全省参合率已稳定在95%以上,且参合人数和参合率逐年提高,其中2011年全省参合农民达到1918.27万人,参合率达到96.52%;参合率在西部地区位于前列。由5个试点县到全面覆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然而,甘肃省位于中国西部,农村多山村,长期以来,经济不发达,医疗卫生条件差,农村保障覆盖率极低,这就使甘肃省合作医疗的执行中就出现了许多具体的问题,表现在管理机制、筹资机制、补偿模式等方面,这些问题使得甘肃省医疗保险政策不公、制度缺乏效率,同时阻碍了人力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居民就医选择权利的实现。本项目的用途在于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本项目拟以甘肃省20个农村调查案例为基础,通过入户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旨在研究甘肃省农村合作医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甘肃省农村特色,提出完善甘肃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这对完善该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该省农民医疗保障之难、看病买药之困、大病救助之艰有重大意义。

2 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首先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从甘肃全省中随机抽取20个村,然后对所抽中的全村家庭进行普查。这些村寨主要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定西市通渭县、定西市陇西县、天水市武山县、白银市靖远县、庆阳市合水县、白银市会宁县、平凉市静宁县、兰州市皋兰县、平凉市庄浪县、天水市甘谷县等地区。调查时间从2012年8月1日开始到2012年9月1日,历时1个月。调查对象为甘肃省农户,调查方法是入户调查,具体操作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课题组主要成员一方面深入各自家乡附近的农村进行入户调查,另一方面请甘肃各地的同学帮忙在所在的村寨进行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设计问卷400份,最后回收到的有效问卷386份。调查内容包括对报销手续、报销额度、报销范围、医院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等16项。

3 对合作医疗执行过程中的统计数据的分析

3.1 甘肃农村居民的医疗实际负担增加

虽然甘肃省不断提高报销比例但是农民自己负担的医疗费用绝对数较实行合作医疗前上升明显。在调查的386户家庭中,有60岁以上的老人的179户家庭,其中有两位60岁以上的老人的家庭有68户,这些老年人基本常年服药,或者需要常年服用药物,除少数基本用药外,医药价格较前几年有较大的增长,有302户家庭都感觉到自己所负担的绝对数上升明显。

在调查的386户村民中,家里有长期患病的人数的家庭有129户,其中长期住院的有67户,住院总花费在5000元以上的有42户,住院的家庭全部都感觉近年来的自己负担的医疗费用绝对数在反而较合作医疗前没降反升。

3.2 虽然甘肃省提高了大病报销比例,但是报销医药范围窄,没有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在调查过程中,回答“合作医疗有没有在现实中减轻您的经济负担”这一问题时,有344户作了回答,感觉到投保切实在现实生活中减轻了经济负担的有24户占7%,有20户约6%感觉到反而加重了经济负担,有156户约45%村民感觉和原先没有区别,有144户约42%感觉效果不是很明显。见图1。

图1 投保对农民经济负担的影响

3.3 乡镇医疗条件简陋,设备匮乏

采用询问调查法和实证法,了解到当地居民常去就诊的卫生机构是村卫生室和乡级卫生机构,他们普遍认为当地医疗设备陈旧欠缺,医务人员医疗水平差,卫生室和卫生机构药物品种不齐全。简陋的医疗设施与医疗条件使得在当地只能看一些简单的感冒、发烧、拉肚子等小病,一遇到稍微重症的病人连一些基本的验血常规检查都不能开展。

3.4 报销手续繁琐,报销费用经常不到位,报销满意度低

总体上来看,对合作医疗制度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如图2所示,村民对报销手续、报销范围和医院的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较低,尤其是对报销手续和报销范围的不满意度较高。还有一部分是没有报销过或对报销程序不了解的群众。

4 对改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建议

4.1 建立保险费用的合理缴费额

从理论上来说,农村合作医疗是一种非营利的事业,但同时也不能出现赤字,因此,在对农村居明的卫生服务和费用进行科学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正确测算出能够保持合作医疗经费“收支平衡”的筹资额和补偿比,才能保持合作医疗系统的正常运转。为科学测算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额和补偿比例,本文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额与补偿比例测算模型。

S=(A×a1×a2+B×b1×b2)+C+D

用文字表示:

筹资额=(门诊就诊率×每次门诊医药费×门诊的补偿比例+住院率×平均住院医药费×住院补偿比例)+管理费+风险金

此模型中兼顾了医疗、预防和意外风险,而且简单可行,对甘肃省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额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4.2 建立乡镇基层医疗整合和医务人员的培养制度

实施合作医疗制度后,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农民的医疗需求,医疗机构的业务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在此种情况下,卫生院也应该以需求定发展,整合当地接近的医疗部门,通过整合求发展,引进较高水平的医务人员与医疗设备,建立医务人员的经费编制制度,开展卫生支农活动,并且建立卫生人员的培养、准入、淘汰和更新机制来推进甘肃农村合作医疗的健康发展。

4.3 降低治疗和医药费用,降低医院的寻租行为

治疗费用的上升使很多西部农民家庭因病返贫,治疗费尤其是手术费的全面上升反而加大了负担。比如调查过程中,一个小小的痔疮手术,合作医疗前手术费医药费下来基本要600元解决问题,这是农民自己负担的,然而,合作医疗后只要进医院至少要3000元以上,假如现在报销60%,余下的要自己负担1200元。农民的负担反而加重,而医院的利润反而提高。因此应切实降低治疗费用。

除此之外还要调整县级医疗机构的收入结构。由于目前大多数医务人员收入高低与其医疗收入的多少直接挂钩,而药品收入又是医疗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甘肃省的农民在就医时经常遇到开出的大部分药物价格昂贵不能享受优惠或者在享受优惠的范围之外的情况,这对于他们的经济状况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改革县级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实行医药分开,切断医务人员与药品之间的利益联系,是降低处方费用的根本性措施。必须在国家卫生政策的指导下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同时,要完善对各级医疗机构的财政补助政策,改变“以药养医” 的状况,促进合理用药。

4.4 针对老年群体设立专门的医疗保险,给农民定时体检以避免大病产生

老年人的生理机能衰退,由此患上复杂疾病的概率较高,心脏病、高血压、脑血栓等慢性病尤甚,其对医疗的需求量大,这些病需要长期不间断的服药

上一篇:福建省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的制约因素和路径选择 下一篇:关于乡镇财政管理模式的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