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4-03 02:40:52

关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国现在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指导意义,生活教育的方法论就是“教学做合一”。通过对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研究,指出了其在政治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在政治教学中实践应用“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教学做合一”政治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0065-03

政治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视理论与生活相结合的学科,也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政治教学中要以陶行知的生活理论为指导思想,大力倡导和实施“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做”的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理论中的教学论思想,是他的教学理论的核心部分。陶行知认为:“最好的,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最坏的训练,要想它有效,也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最有效的法子。”关于“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做上教”“拿做来教,乃是真教”;作为学生“要在做上学”。“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即重视“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倡导的是教育与生活的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学会通过书本学习,更重要是学会从生活实践中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因此,实践性是“教学做合一”的基本特点。而他这一理论正好与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是完全相一致的。

一、在做中教: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陶行知提出的“做”就是强调要注重实践。政治是学科知识类课程,以前旧的教材理论性比较强,没有什么实践活动,而新课程提出后,特别强调要创新即重视教学活动,重视鲜活的课程资源的利用,重视政治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所以政治教材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原来的枯燥理论变为贴近生活的小常识,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增添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因此这也就要求教师也要“做”。教师的“做”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的组织学生活动。比如:我们在学习《经济生活》中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中提到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我就倡导学生在学校的公共宣传栏搞一期宣传,倡导学生少用一次性塑料袋和餐盒,不要乱扔垃圾,随手关灯关水龙头,节约资源的活动。在学习《政治生活》中的公民政治参与讲到的民主决策的内容时,我们就关于学校收费问题,组织一次模拟听证会,把学生分成几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各组分别准备材料在听证会发言,学生通过活动来掌握本节内容。在学习《文化生活》知识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内容时,根据这节内容,我组织学生在学校的阶梯教室集体观看了一场《张思德》电影,根据观看内容来思考书本知识等等。二是教师亲自“做”。比如在学习正确消费观中的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我就自己带头用购物袋来代替一次性塑料袋,平时注意节约用水、用电等;政治学科与时事关系密切,为此,我每天都准备一天要闻材料,请课代表在课堂前五分钟播报,帮助学生了解重大时事,这几年一直没有间断过;我自工作以来一直都采取学案教学,在上每一节课前我都先同备课组讨论一番,然后精心设计每节学案,无案绝不上课。当然教师要做到“在做中教”就应该做到“四变五注重”即:变教师讲、学生听为教师导、学生学;变过去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变教师写、学生抄为教师导、学生找;变教师问、学生答为教师启、学生思,进而达到学生问、教师答。注重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注重教师启发评析、学生归纳掌握;注重调动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创新能力;注重课内外结合、进行创新性自主学习。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也才符合新课程提出的素质教育要求,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合格高中生。

二、在做中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在实践中积极探究和学习

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之教科书》一文中说:“‘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一)行动;(二)思想;(三)新价值之产生。”“一面行,一面想,必然产生新价值。”实践就是行动,就是做,但仅仅实践还不够,还必须思考、分析,才能够“产生新价值”,得出科学的结论。因此,在教学中我就把政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现实、时事材料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我们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如:阅览室、图书室、校园网络。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带着问题自己去搜索资料,自己(或与同学共同)分析整理材料,进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例如,在学习《文化生活》中的讲文化的内涵和作用时,我在新课前两天布置了几个问题即“家庭文化”“校园文化”“社会文化”(以宿迁为例,查找宿迁文化)搜索它们的现象,把班级分成三组分别查找,搜索这些“文化带来的影响”“假如你作为一名导游,你将向游客介绍宿迁哪些文化”等,学生通过自己去查询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能够清晰感受到文化的氛围,原来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通过活动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也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如何思考。还有在学习经济生活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时,我布置班级学生自己去调查其他年级和班级学生对当前高中生用手机消费的看法,然后写出一篇小论文。班级学生在班长带领下,先讨论步骤,设计一个问卷调查,然后分组行动,利用课外活动发给其他年级和班级的学生回答,然后收集、整理、总结并教了自己的小论文,写得非常不错。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也让一部分学生认识到如何正确使用手机。从那以后班级再也没有在班级用手机情况,而是在休息和周末使用了。这样以来不仅让学生轻松掌握要学知识,同时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三、教学做合一:在实践中探索真知

“教学做合一”即坚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紧密结合,不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落到了实处,深化了素质。传统教学是教师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不顾学生情况,把学生当作“容器”一样,不管学生接受不接受,一味地往里填,是“填鸭式”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处在对立的境地,是主客体关系。这种教学不仅学生学的知识死,而且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激发不了学生的激情,就是对教师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陶行知就对此批评过:从教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教学兴味,一概不顾,一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小,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流弊。对此他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在方法上提出了“教学做合一”。

“以教人者教己”的主张,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教人者不但能教人,也应教己,而学人者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能教人,也即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受教育者。这也就是教学相长的道理。因此,受这一教育思想的启示,我在设计导学案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部分,把一些简单的学生能够完成的放手给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部分是师生共同完成部分,就是把一些学生独立完成不了的,在课堂上我采取学生集体讨论,引导、帮助他们分析、解决问题。有时我还会采取让学生来当教师,学生上课我听讲,然后给予评价,指出其优点,也指出其错误,补充其不足。这样一来,既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学生的闪光点也会弥补自己的不足,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还能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由传统的对立关系变成新课程下的友好关系,有助于师生共同成长。

陶行知说:“师生共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意思是说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努力,一起拼搏,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最大的快乐是看到自己培养的学生为社会做出贡献。作为一名教师,以后我将继续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思想,与学生一起“共生活、共甘苦”。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语文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 下一篇: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