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全过程控制

时间:2022-04-03 01:40:25

小议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全过程控制

摘要:本文是从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角度,谈谈几点浅见。说明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控制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工程项目 造价管理控制

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就是在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在各个阶段进行工程相关经济指标的预算、估算,正确处理经济合理与技术先进两者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控制工程造价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之中,提高工程投资效益,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

下面就从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角度,来谈谈几点浅见。

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

长期以来,工程项目 的“三超”现象相当普遍。分析原因:一是人为因素造成概算降低,有些项目在申请立项阶段,为了能使项目尽快通过批准,有意压缩工程投资,预留资金缺口。二是在初步设计阶段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深度,存在较多设计上的漏洞,设备和材料价格的不按市场行情制定。三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提出超过设计标准的过高要求,如办公设施面积增大,装修超标准等。

因此,在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对项目进行工程造价的研究和论证,做出相对比较准确的工程造价,是很重要的。投资估算的编制应考虑充分,估算合理,充分估计出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的收益与风险,并提出应对及防范的措施。同时,要防止过分高估,尽可能做到全面、准确、合理。让决策层事先了解完成该项目需策划的资金规模、估算投入与产出、经济效益,为决策层做好正确的投资决策服务。

二、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

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只注重技术方面,而忽视经济方面。在设计方案上基本上做到了采取两个以上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但在经济上是否合理却考虑很少,出现多用钢筋、少动脑筋的现象。特别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设计人员为了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为了赶进度,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甚至有些项目(如装修部分)出现做法与选型交代不清,使设计预算与实际造价出现严重偏差,预算文件不完整。

因此,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这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一般而言,工程的设计费用相对整个工程很小,但它的影响度却是很大,大致影响工程项目全寿造价的75%以上。针对目前“重设计、轻经济”的现象,建议积极推行设计招标,开展方案竞赛,引进竞争机制;推行限额设计;改革设计费的计算和审核办法,建立激励机制;应用价值工程等手段逐步实现以提高工程造价效益为目的,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三、工程项目的发包阶段

由于招投标文件、合同文件等不够严谨,在今后的施工阶段容易造成扯皮或说不清的状况发生。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完善施工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及招投标的组织管理。第二,要编制严密的工程量清单及比较准确的工程项目招标控制价。第三,在招标文件中尽可能明确今后可能采取的一些控制措施,如甲供材料、分包项目及相应的经济责任,减少索赔隐患。第四,在拟定合同时要措辞准确,避免由于合同未明确或不严密等原因而造成造价失控或扯皮现象。

四、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

在此阶段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从工程造价角度对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合理优化,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第二,当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变化及不可预见的因素,如地质条件的变化、材料的代换、工程量的增减、设计的变更等,造价工程师应根据实际发生的变化,充分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隐蔽工程资料、实际施工记录等)。协助业主及时审核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发生的费用,相应调整造价控制目标;并向业主提供造价控制动态分析报告。第三,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既要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有足够的资金,不致因资金不足或资金提供不及时而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又要做到尽可能不占用过多的资金,减少利息支出,降低资金筹措的难度。第四,严格控制材料用量,合理确定材料价格。第五,做好相应资料的归档和整理。

五、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阶段

大多工程项目在工程竣工决算时,施工承包方在竣工结算书中普遍多算,发包方千方百计乱砍一通,扯皮现象严重,工程结算一拖再拖;有时工程结算人员不了解施工现场,也不到现场审核复查,只凭自己的想象核算,与实际投入较大,这些都影响了工程建设项目的使用和建设工程造价的确认。

因此,及时做好工程竣工结算工作,必须收集、整理竣工结算资料,包括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各种鉴证材料等。这些资料的收集和取证还必须注意其有效性,如设计变更通知书必须由原设计单位下达的有设计人员的签名和相关印鉴,现场监理的签证必须有甲方工地负责人的签章并征得设计人员的认可等。在工程竣工决算时,坚持按合同办事,工程预算外的费用必须严格控制,严格控制各单项工程造价,对于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一律核减费用;凡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属于风险费包含的费用。未按合同条款履行的违约等一律核减费用。结算时,必须到工地现场核对,严格审查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材料调价是否有依据等,使工程造价结算确切、合理。

综上所述,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控制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就要把控制重点延伸到建设前期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尤其应抓住设计这个关键阶段,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对工程造价的估算、概算、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实行“一体化”管理,改变过去分段管理的做法。加强对工程造价的主动控制,强化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监督,对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效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篇:浅议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下一篇:小议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