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方法

时间:2022-04-02 11:07:12

浅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方法

【摘要】造价管理是影响建筑工程效益的主要因素,造价管理与控制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最大效益的实现。本文就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方法进行论述,首先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形势,然后,着重探讨了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方法。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造价管控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造价管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工程概预算到现在,其深度与广度已经得到了相当大的拓展。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原有的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方法,越来难以适应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企业要发展,必须切实做好建筑工程的造价管控工作,以此促进企业经济水平的提高。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控的几点心得作出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形势

1.1原有模式与发展不相适应恩

当前,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正处于在转型阶段。传统的模式已经不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当现行的定额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比较稚嫩,有很多地方都并不成熟和完善。譬如工程量清单计价没有真正执行到位,存在执行难的问题,使其成为一种形式。从建筑公路工程施工企业来看,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造价管理人员形成了对原来定额价格管理模式的依赖性。施工企业在报价时往往只考虑到施工技术及管理消耗,而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市场价格的因素,从而就无法将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在投标报价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不能够报出与市场要求及企业实际相吻合的报价,影响了报价的准确性[1]。

1.2容易忽略前期工程造价控制

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很多建设单位往往对决策投资及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不重视,而将工程造价的主要对象指向施工阶段。一是在前期决策时,如果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分析不透彻,就无法获得准确、真实、全面的信息,这样就会影响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很可能造成造价偏高的问题。二是由于对设计阶段的造价管与控制不到位,就可能从设计方面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过大,或是一些设计不合理而导致工程设计变更的增多,从而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特别是一些由于设计不当而引发的质量问题,就会增加许多返工,而大大增加工程造价。

1.3对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不够重视

一是对成本控制不够全面。在进行建筑施工成本控制时,往往容易顾此失彼,要么只注重单纯地从经济角度入手,而忽略了技术问题对成本控制的影响;要么只注重从技术角度入手,而忽略了经济手段对成本控制的重要作用。二是往往只注重事后控制,在造成工程成本增加的事实后,才采取补救措施,从而导致已经造成的损失无法挽回。三是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施工技术及质量的控制,而对成本控制不够重视,没有从技术方案及施工工艺的优化和改进的途径进行建筑工程成本控制。

1.4造价控制的协调配合不到位

一是在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等方面执行主体不同,分别由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管理,没有实行“一盘棋”管理,容易因为缺乏积极有效地配合协调而导致各自为阵,相互脱节,有的甚至出现相关抵触、相互违背的问题。二是报价人员与施工管理人员时分开运作的,如果两者的配合协调不到位,就很容易因为沟通不到位而导致管理上的疏漏[2]。

2.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的有效方法

2.1加强施工前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一是在工程决策投资阶段,造价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首先,做好各种资料信息的收集及分析。包括对施工现场地理条件、气候环境、水电路三通、设备购买或租赁价格、材料价格及类似工程资料的收集。必须确保资料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与研究,为投资预测及决策提供第一手可靠的信息。其次,做好技术论证及经济论证。加强市场调研,如在建设期内对建筑工程的需求、国家的宏观政策及地方的政策规定,类似工程的造价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等。最后,不断优化方案。技术人员、经济人员、设计人员必须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对多种方案从技术角度和经济的角度进行综合比较,不断优化方案,从而达到工艺流程简单,设备选型合理,人工安排妥当,进度计划适宜的目标,最终实现节约大量资金的根本目的。

二是做好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首先,建章立制。从完善管理制度入手,夯实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基础。确保人员分工职责、权利分明,构建激励与处罚制度,从根本上调度设计人员参与工程造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做好造价编制。造价编制是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基础,是对造价控制进行指导和管理的根本依据,因此,做好工程造价编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编制时,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量的分析与论证,确保造价编制与实际工程量相符合,做好工程造价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还要积极调研和论证对土建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再次,限额设计。这是落实设计阶段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手段。在进行设计时,必须根据限额的要求进行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的经济性与技术性目标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当然,这都需要造价人员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因此,必须加强对设计、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的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用优秀的素质来做好工程造价工作[3]。

2.2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一是合理设计施工组织。切实做好施工方案、资源需要计划、进度计划、施工界面布置及施工工艺及保障措施等。根据实际进行论证,确保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尤其要充分考虑到每道工序的验收,以将返修量降到最低,以达到降低费用的目的。二是实行全程造价动态控制。坚持以事前造价控制及事中造价控制为主,并与事后控制为辅的原则,从源头上做好工程造价的预防及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适时进行造价管理与控制,一旦发现造价问题,马上纠错改偏,控制造价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切实加强对各种费用与投标时的差异分析,对进度编制的资金计划进行适时地调整。三是严抓工程变更。在施工阶段,常常因为一些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主要进行局部的变更,这些变更都会带来工程造价的变化。故此,必须构建完善的变更制度,确保变更价款得到合理地控制。四是强化合同管理。合同管理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依据和关键手段。故此,在进行合同签订时,必须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经济纠纷及索赔等问题进行周全地考虑,尽可能地避免因为合同漏洞而引发诸多纠纷。在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时,应全面充分地考虑可能发生的分歧和费用索赔问题,以免结算时因合同条款不明确产生纠纷。同时,应对计费标准等进行详细明确的规定。在合同内容拟定时,必须注意条款的完备性、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双方权利与义务是否清楚和对等。

2.3加强竣工阶段的工程管理与控制

一是做好竣工前的资料搜集、整理。如竣工所需要的设计变更通知、工程竣工图、签证,材料信息等。二是全面了解竣工实情。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应该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丈量、核对及记录,确保各种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三是提升业务水平。工程造价人员必须数量掌握竣工结算时的各种计算方法,明确结算相关的各种文件规定要求,以保障建筑工程结算的准确性[4]。

3.结语

综上所述,对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及其控制方法进行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是一项专业性、系统性很强的重要工作,因此,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时,应该更新理念,充分认识到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不断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制度,不断优化各种管理与控制方法,善于创新造价管理及控制方法,才能够获得更佳的造价与控制效果,从而实现企业快速转型和升级。

【参考文献】

[1]武秀丽.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方法[J].价值工程,2011,21:66

[2]程娜娟.浅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发展前景[J].城市建筑,2013,06:188.

[3]陈冬丽.房地产项目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

[4]卫凯.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方法[J]. 科技信息,2008,34:141.

上一篇:小城镇液化石油气站安全隐患探讨 下一篇:对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