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仁山的性情书画

时间:2022-04-02 10:43:16

关仁山的性情书画

文学和书画是相通的。近来有好多作家钟情书画,自古就有文人字画这一脉。我看过关仁山的小说,他的文学是浑厚而有力量的,又欣赏了他的书画,更是受益匪浅。

关仁山的祖父喜欢书法,在爷爷的指导下,他从小临摹字帖,临摹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家的字帖,他尤其喜欢魏碑,这是对他书法影响很大的。在河北昌黎师范读书的时候,他在美术组开始学画。那里是葡萄之乡,他画起了葡萄,画起了牡丹和山水。这些年他除了写小说,没有间断练习书法和绘画,2006年4月,关仁山在唐山举办了“关仁山书画展”,引起了各方专家和书画爱好者的好评,贾平凹先生为其画展题词。2009年12月26日,河北“三驾马车”三作家何申、谈歌、关仁山书画展在石家庄举行,开幕仪式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书法家协会主席旭宇先生,对关仁山书法给予高度评价,特别是对他的一幅楷书“恭谦惟德”推崇备至。

书法有几种特性,第一是建筑性。书法的结构中有建筑美的因素。关仁山书法险峻秀雅,源于他喜欢颜真9即《中兴颂》。那粗壮的笔道和舒朗的结构,犹如大亭子、大柱子组成的建筑,中心稳重,外势扩张,显得崇高明朗。他的书法很讲究结构,比如《逸气纵横》《天高地厚》等,仪态万方,足见精神。

书法的第二特性是其舞蹈性。正如坡所说:“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那么我看,狂草就是跳舞了。关仁山的书法《凤之舞》,“凤”字很大,“之”与“舞”连接在一起,读出了奇异的变化,写出了凤凰的典雅与潇洒。他的书法《大雅凝天地》,起笔轻捷,收笔沉着,笔势翩翩,让我们看到了作家书法慷慨激昂的一面,我从关仁山的许多书法中都读出了舞蹈性,这是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

第三是其音乐性。这种特性主要体现在书法的落幅上面,音乐的乐章由低潮到高潮,起承转合,整个过程都有“时间艺术”的特点。有人说欣赏书法必须从第一笔开始,一笔笔走下去,就是这样有大有小,有松有紧,有轻有重,错落有致,上下贯穿,达到极佳的艺术效果。比如关仁山的书法《明月入怀》,比如他书写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屈曲盘绕中富有节奏感,加强了韵律的生动性,这样就产生了音乐性效果,体现了书法音乐感的本质。

书法的笔法很重要,一笔下去,书法家的全部情感就表达出来了。我在关仁山的书法中读出了他的真性情。有人说他的书法跟他的性格有巨大反差,我也有同感。最初他的笔法有两极走向。一部分笔法寻求自然、古拙和野逸,比如他的书法《云鹤游空》,就有这方面的效果;他的另一些书法很有气势,比如他的行草《清听松声留过客,风随花影送友人》,就气韵饱满、神采飘逸。书法真正代表了关仁山性格的两个侧面,一者豪爽大度,二者和善仁义。

关仁山书法很讲究章法,章法就是构成之法。就是从一个字的结构,到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正文与落款,印章之间的关系的处理方法。著名书法家费新我先生说,黑墨写了黑字,黑字很重要,但黑以外白的地方也是字。这叫布白。我们看一幅书法,有时每个字都很清秀,但通篇整体呆板,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关仁山的书法就不是这样,他每一个字结构好,同时全幅又形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比如他的书法长卷,长篇小说《天高地厚》的手稿卷,就给人以情趣和感染力。这部手稿的字之大小,字形长扁,结体聚散,处理得和谐得当,秀逸天成。

文学作品可以用汉字创造出一种审美情境。我们说书法是文化的、审美的,还在于它的兼容性和综合性。大自然是书法意想取之不尽的源泉,由此使书法上升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文学需要艺术创新,书画同样需要创新。创新又何其难,艺术样式都很残酷,一方面要求你不断创新,同时又要求不离法度。汉字的书法,是表达作者的情志、修养和精神境界的艺术,创新要围绕着汉字来进行。一切艺术形式都一样,尽该艺术形式之可能,创造出个性鲜明、风格独特、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读关仁山的小说,有时候感觉酣畅淋漓,有时候感觉沉重压抑。这种酣畅淋漓,就在他书法里感觉到了。

文人书法,要扬文人之长,写出文化气息,我看关仁山的书法,就有较高的文化含量。特别是他的书法,放得很开,气势气韵结合得很好。他将文人的技巧、功力、修养和才情等在书法艺术形象的创造中展示出来。任何艺术都需要悟性,书法是书者对自然万物所显示的形、质、势、态、意和理的感悟、积淀和想象。在书法气象上求精、求深、求品位。我与关仁山聊天,他说自己书法观是:变化多端、布局独特、意到笔随、气韵流动、寓情寄美。从书画创新来讲,也大多是形式风格上的,但无论多么诱人的形式面目,都必须以表现出韵味之浓,品位之高,意味之深和效果之精为根本。在国画方面,我特别喜欢他画的葡萄:一颗颗红红的葡萄,水墨淋漓、晶莹欲滴,有作家的内心寄托,含有对生活的深深祝福。他追求国画的简洁、纯净、祥和、幽邃的审美境界,有韵味,有文人风骨,有现代意识,有个人风貌。我看过他画的葡萄《圆梦》和《红露凝香》,他的葡萄,比别人的要鲜红,据说是点了朱砂红,还有避邪的效果。

他画葡萄不循规蹈矩,而是以意赋彩,以干笔表现。特别是葡萄颗粒,以绿为底色,然后用朱砂红覆盖,表现出葡萄的精灵特质。可以说,用笔老辣,设色大胆,构图饱满。

还有他的白牡丹,也是受人称道的。我们常说“唯有牡丹真国色”,国画牡丹也是多有经典。但是关仁山的画法很特殊,别人画红牡丹和黄牡丹居多,他画的是白牡丹,这真的不多见。他的画给我们清雅之感。他画的《清心可鉴,文苑繁荣》,一幅画,可谓寓意深远。牡丹是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形小,有丛有独,有直有斜,有聚有散,各有千秋。他的画法是清雅一色,这是挑战,他用笔先蘸淡草绿,笔尖蘸少量藤黄点出花蕾,其中花苞一笔两笔点出即可,结果就花朵绽放,有单瓣,有重瓣,千姿百态,显示出画家的真性情,以求达到绘画精神之所在。

我注意到,关仁山正在领会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尝试凿通三室,以草书入画,刚劲的笔墨写字绘画,使画面现出书意美,还能够以画意入书,使飞舞的狂草如风樯阵马,书面洋溢着诗情画意。可谓书中有画,画中有书,情趣两得。我祝愿他小说、书法和绘画三丰收。(作者系河北省作协原主席)

上一篇:美国“换脸人”首次恢复“人样” 下一篇:塑料成分双酚A或可导致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