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权 “雕”出来的喜悦人生

时间:2022-04-02 09:27:54

黎民权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安历泰蔬果艺术雕刻(香港)创办人/总监

2013年香港厨师协会会员

2013年中国南海名厨俱乐部委员

2013年开办 The Hong kong Japanese Club 定期果雕研习班

2013年开办周大福珠宝金饰会员果雕研习班

2013年荣获“HOFEX 2013 蔬果艺术雕刻”铜奖

2013年接受凤凰卫视香港台果雕专访

2014年中国香港戴龙食神会果雕委员

2014 全美国西瓜雕刻图片大赛获典雅组冠军

2014 年广烹顺德厨皇俱乐部成立庆典获雕刻大师奖

2014 接受香港电台《新人类大世界》节目果雕专访

2014 接受江门电视台“美食江门” 节目果雕专访

初识果雕便已深爱

中华民族素以美食闻名天下,饮食文化讲究“色、香、味”俱全,从某种意义上讲,色应该是最高层次的饮食境界。因此,一门强调视觉形象的饮食艺术――果雕因色彩而生。果雕即是通过大师的精雕细刻,将新鲜蔬果成一件件工艺作品,融食用性与观赏性为一体,带给人美的享受。

与果雕的结缘,对於黎民权先生来说纯粹是出於偶然。早年,香港本土出生的他正做着工艺品外贸的生意,公司经营稳定,几年前,因周边经济环境的变化,黎民权先生停下他倾注了20多年心血的外贸生意,决定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

一次偶然,黎民权先生从杂上看到关於食材雕刻的文章,那丰富的色彩和形状各的作品瞬间吸引了他的眼球。从那以後,他常常拿起刀子就在食材上刻刻划划,也许是天生对艺术的敏感,让他雕出来的作品还有几分模样,遂决定投身其中,摸索出一条门路来。那时候,雕刻艺术在香港不蓬勃,教果雕的老师也为数不多,因此,对於黎民权先生而言,重新来过本就不易,偏偏要去挑战一个冷门、高难度的职业更需要极大的勇气。经过反复尝试,他发现雕刻没有想象中难,管不专研这条路,那麽学好这门手艺对自己进入一个新的行业亦是有所帮助。

於是,黎民权先生自学食材雕刻艺术,每一件成型的作品都倾注了他全部的热情与用心,他走遍世界各地,看尽当地的雕刻艺术,最终为泰国的果雕所吸引。泰国地处热带雨林气候,是生产水果的王国,因而也就成了果雕的文化艺术产业之地。最重要的是,泰国果雕作品以花朵为主,而黎民权先生生性喜欢花,自然就对泰国果雕兴趣浓厚。另一方面,花朵形状的果雕放在很多地方都十分适用,因此在世界上最为普遍,大部分厨师学的也是这门艺术,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学习泰国果雕是最好的选择。自学果雕一个月後,黎民权先生已经掌握了一套熟络的雕刻技法,这为他往後的果雕之路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他从中不断总结,跟随三位泰籍老师学习更高的果雕艺术,将不成熟的技法一一攻克,这让他更加坚定走果雕艺术之路的决心。

成绩无关乎金钱,只与梦想有关

在许多人眼中,果雕是一门艺术,以前的果雕大部分是传统的龙凤造型,高端宴席上才能见到,历经岁月的洗礼,果雕艺术逐渐淡出酒家,小菜馆就更少见了,因此,它又被认为是一门“珍贵的艺术”。 再加上果雕不同於其它艺术创作,其食材以蔬菜水果为主,它脆嫩、、易枯,受多种材料、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创作难度更高,而雕刻出来的作品也没有办法长久存放,反而显得更加宝贵。

欣赏过黎民权先生果雕过程的人,无不惊叹他高超的雕技。一开始还是个椭圆状的西瓜,经他细路雕刻後,摇变成华美可人的牡丹。每一刀,都凝注着他的创作力,那坚定的眼神,又徐徐流露出他的一份投入与专注,从中不难洞见其心性之沉稳与心智之灵动。更重要的是,从他的作品中,总能读出他对艺术极高的品鉴力,只需给他一把雕刻刀,他就能在瓜果上雕出形态各、神形兼备的花卉,层次多且美,看得人心花怒放,给食材平添了一份观赏价值和审美趣味。

黎民权先生的雕刻之道,在於在构图运刀方面有着颇多讲究,他尤其讲究作品能达到形意兼备的艺术境界,而达到这一境界别无捷径,唯一只要用心。“食材从田园里摘下来後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但如果用雕刻技术将它们变成漂亮的图案,它便还有另外一个机会去展现它的美与生命力。果雕代表的是我自己,我认为一双手可以创造美,比任何东西都要宝贵。”黎民权先生如此深刻地认识到果雕给自己所带来的改变,他言,即使是普通民众,学一点果雕技法生活也会更灿烂些,因此,他很努力地在这条路上学习、探索,终修得娴熟雕技,在大小场合展现着魅力四射的果雕艺术。

随着名气的增大,黎民权先生受邀为不同机构的活动和宴会出任客席果雕示范及表演嘉宾,其人其技也曾被多家传媒杂报道。他曾被委任为2014年广烹厨皇顺德俱乐部果雕大师、2014年香港酒节专用果雕师;曾任2014年度以马杯烹饪比赛、第八届奥食卡美食盛典(佛山) 、江门市厨点师协会第三届理事就职果雕示范及表演嘉宾;亦曾接受香港《现饮 GOURMET》、《YUMMe》、《饮食男女》、《壹刊》等权威饮食娱乐杂的专访……所有的荣誉,都源自於社会对黎民权先生成绩的认可,他也很珍惜这样的机会,这无关乎金钱,只与梦想有关。他希望通过这些平台,让更多人认识果雕,明白在中国一样可以学到好的果雕技术,这也是黎民权先生选择这门“冷门”行业的初衷。

愿将泰国果雕艺术带到中国各地

果雕因食材自身的品质特点往往几天就失去了活力,为了让这份美好能长存,黎民权先生总会拿相机将自己的作品拍下来,暇时间拿来细细品味,从中寻找果雕艺术的精髓。学习泰国果雕长达五年之久,黎民权先生对这门技艺日渐着迷。为了更好地传扬果雕艺术,他於2013年创办了属於自己的工作室,开设果雕艺术培训课程,亲自教授一套完整的泰国果雕技巧,以简单的方法让学习者更容易了解及掌握雕刻技法,少走许多弯路。

收受学生,黎民权先生向来都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他讲学生在精不在多,果雕教学不能急於求成,而学习者更要耐得住寂寞,懂得坚持。他教导学生学习果雕不要重“形”而要重“神”,要想雕出好的作品首先要心中有。心情不好的时候,黎民权先生从不雕刻,因为这时候雕出来的东西不活,没有生命力,而他一旦投入,旁人则不得打扰,那样他的创作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他认为,学习果雕就是这个道理,就好比雕一朵花,他只管教给学生技巧,至於雕出来的花灵不灵,完全看个人的悟性。

汪国真在《热爱生命》一诗中写道:“我不去想是否能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用这句话来表达黎民权先生的心态是再合适不过了。管选择了一门在香港不流行的手艺,但他从来不曾後悔过,因为有了艺术本身所带给他的快乐作支撑,有家人的鼓励作信念,他只管一条路坚持走下去。如今,他计划用三年时间让工作室成熟起来,他最大的愿望是把泰国果雕艺术带到香港及至中国内地。

他言,“我不求结果,我不敢说未来能抵达什麽样的高峰,我只问努力的过程。我是香港人,也是中国人,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学习,将泰国和中国的果雕技艺融合起来,为未来的中国果雕艺术发展尽绵薄之力。”路不易走他仍然踌躇满志,不得不说,黎民权先生是一个用生命去爱果雕的艺术家,而果雕艺术给他人生所带来的喜悦,亦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

上一篇:刘素芳 让心修成一朵花 下一篇:黄德伦 德行天下促伦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