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山区水库人行桥小截面高墩施工

时间:2022-04-02 08:15:48

某山区水库人行桥小截面高墩施工

摘要:山区水库施工条件差,不适宜采用大型设备,通过对小截面高墩的施工过程中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解决了在施工条件不佳,墩横截面较小且高度较高,受外荷载影响易摆动,主要依靠简单设备和人工的条件下保证墩施工过程中的垂直度、平面位置的问题。

关键词:墩垂直度模板加固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某山区水库放空库内水加固需修建一座通往输水塔的人行桥,共10跨10个墩。墩横截面800mm×1200mm,高度最高40m,最低10m,梁采用预制吊装。桥底淤泥覆盖层约2m厚,地基长期泡水,地形较陡,施工交通困难。本项目工程量不大,场地狭窄,道路等施工条件差,不适宜采用大型机械设备。桥墩截面小,高度较高,施工过程中受风荷载等外力作用易摆动,垂直度控制难度大,模板加固较困难且易变形。工程施工处于雨季,风较大,温度较低,增加了施工难度。

2. 整体施工部署

沿桥中心线两侧一定范围挖除淤泥,布置施工便道同主干道相连,采用石渣铺路,确保雨天交通不中断。基础为明挖基础,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至弃渣场,手持式风镐修整基坑规格,验收合格后及时浇筑垫层混凝土。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制,运输采用改装的小型拖拉机。模板采用标准钢模板,加固模板的材料为4mm×8mm的空心方钢,墩周边搭设钢管脚手架挂安全网并设人行楼梯。零星材料、混凝土、钢筋等垂直运输均采用卷扬机辅以人工吊运。根据实际工期要求,10个墩同时施工。墩施工程序如图1:

图 1 墩施工程序图

3. 施工方法

3.1 模板施工

3.1.1 配模

模板选用标准钢模板,安装1.5m高配模如下:600mm×1500mm 2块;阴角模100mm×1500mm 4块;600mm×1500mm 2块;400mm×1500mm 2块。加固模板的纵横楞选用40mm×80mm的空心方钢,模板接缝贴双面胶防止漏浆。

3.1.2 模板加固

模板加固主要由纵横楞组成。横楞1.5m高模板设置2道,平面为不可变体系,防止截面扭曲。纵楞6m长,模板加固3m,另3m跟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固结。具体如图2:

图2 模板加固图

3.1.3防止模板变形的措施

(1)横楞加固完成后为不可变体系,可有效防止浇筑过程中变形和截面扭曲。

(2) 纵楞采用6m长方钢,加固模板3m,另3m跟预埋在已浇筑混凝土中的埋件相连,形成悬臂支撑模板体系,一方面可以调整模板,同时也可以提高模板支撑的刚度,有效防止墩达到一定高度后受外力作用摆动造成模板变形。

(3)每层混凝土施工中在立模前和加固好后都需要复核墩平面位置和高程,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否则分析原因,调整到合格后才能继续下一道工序。

(4)模板的位置控制主要采用全站仪和在墩底设置控制点吊线垂相结合控制

(5)浇筑过程中安排模工和测量人员值班,对模板实时监控,一旦有外力碰撞模板,需暂停施工,马上测量是否有变形,如有变形即时调整。浇筑完成后及时测量复核。

(6)详细对操作工人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安排技术人员对工人指导,纠正不当操作,注意关键工艺点。

3.2 钢筋施工

钢筋在场内制作运至安装现场,垂直运输卷扬机提升。竖向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具体的施工方法较常规不在详述。针对山区施工条件需要特别注意:钢筋的竖向连接需保证每根钢筋的垂直度和考虑保护层厚度,否则绑扎箍筋后的钢筋柱可能扭曲、倾斜,满足不了规范要求,校正特别困难,甚至可能需要割掉竖筋重新施工,同时给后续的立模工序也带来困难。

3.3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制,小型运输机械运至施工现场。人工铲至小斗内卷扬机吊至浇筑平台,人工铲入仓内。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立模前需打毛施工缝并冲洗干净,安装模板过程中注意不要掉脏物到混凝土面,模板安装好后没有办法清理。浇筑前用水湿润混凝土接触面。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均匀上升,适当控制浇筑上升速度,振捣要对称振捣,严禁单向过振,容易造成模板变形。混凝土养护采用袋装水滴漏湿润仓面。拆模后混凝土的表面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被碰坏掉脚。

3.4 施工效果

人行桥桥墩共计10个墩,2个月内顺利完成,满足了工期要求。经现场测量复核:墩垂直度、平面位置、墩顶高程、截面尺寸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满足架设梁要求。

4. 结束语

在人行桥高墩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施工前分析影响墩施工质量的因素,施工过程中有针对性加强监测,保质保量完成了高墩的施工。所采取的施工方法和措施对类似山区工程具有参考价值,但仍有值得优化总结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信息网组编.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手册(第3册)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8

[2]吴凤娟.钢筋混凝土构造模板施工的要点[J].四川建筑,2009(S1).

[3]胡志远.混凝土施工中模板构造体系的施工及控制讨论[J].科技创新导报,2010(7).

上一篇:高强柔性复合材料平板圆柱模板施工技术 下一篇:智能混凝土搅拌站系统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