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有效水量,实现砂岩油藏稳定开发

时间:2022-04-02 03:32:25

提高有效水量,实现砂岩油藏稳定开发

摘要 对于没有边底水能量的常规稠油砂岩油藏,油田水补充地层能量,实现油田可持续性开发显得非常重要。注水过程中,渗透率高,油层联通好的井容易产生单层突进,含水上升快。而渗透率低,油层联通较差的井得不到注入水补充能量,地层压力下降快,原油脱气严重,制约油井产量。特别是开发进入中后期,平面矛盾和层间矛盾比较突出,产量递减加大。本文提出了强化水井专项治理,提高有效水量,减缓油井水淹的速度,保持油藏的地层能量,使沙岩油藏能持续稳定开发。

关键词 有效水量;平面矛盾;层间矛盾;层段合格率;渗透率

中图分类号TE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6-0075-02

0引言

滨8-3块位于平方王油田穹隆背斜构造中部,为低渗透常压具有气顶的穹隆背斜构造岩性油气藏。该块1971年投入开发,已有40年的开发历史,区块采出程度55.6%,综合含水达到91.3%,油井产量较低,针对区块不能持续稳定发展的现象,我们积极分析其特殊的构造位置及岩性特征,强化提高有效水量,合理驱油,来解决这一难题。

1 区块基本概况

1.1 区块地质概况

滨8-3块位于平方王油田穹隆背斜构造中部,为低渗透常压具有气顶的穹隆背斜构造多层薄层状砂岩油气藏。有统一的油气界面(-1 510m)和油水界面(-1 560m)。

1.1.1油层分布情况

滨8-3块沙四中储层比较发育。储层厚度60.6m~85.6m,平均单井15.6层68.9m。平面上,中心部位较厚,滨4-5-52井区达85.6m以上,在滨4-5-2井处仅为59.6m。砂层和油砂层发育,厚度较大。含油气井段长达150m,其中含气高度100m,含油高度50m。第1砂层组为较大的原生气顶,主力油层在2、3砂层组,全区分布。4砂层组只在中部局部分布。

1.1.2 储层物性

滨8-3块物性较差,渗透率低,非均质严重。平均孔隙度22%,空气渗透率69×10-3um2,灰质胶结,胶结物中碳酸盐含量12%~23%,泥质含量14。26%,含油饱和度62.6%。

渗透率在平面上的变化较大。2砂层组渗透率为0.074µm2,3砂层组渗透率为0.089µm2 。总的是在剥蚀区的中部部位渗透率较高(滨4-3-7井渗透率为0.081µm2),四周较低,最低渗透率为0.019µm2(滨4-5-7井)。

1.2 区块开发历程

该块于1971年9月投入开发,投产采用330m~360m井距的三角形面积井网。弹性开采阶段:(1971年9月至1975年11月),地层压力下降快,产能低,由于没有全面注水,压裂后产能普遍递减。

1.3 开采现状

截止到2010年底,该块共投产油井45口,开井29口,日产液642,日产油56t,综合含水91.3%采油速度0.46%。投产水井25口,开井11口,日注水量641方/天,月注采比0.98。总体处于低产能,低采油速度,高采出程度,高含水开发阶段。

2 油藏开发状态评价

2.1 水驱状况评价

1)停产停注井多,注采井网不完善

8-3块油井投产45口,实际开井29口,统计16口停产井主要是高含水。水井25口,实际开井11口,停注井14口,其中2口套管有问题带病笼统注水,注采井网不完善。

2)井网控制程度较差,水驱储量损失大

2组水驱控制程度:98.2% 下降到68%,水驱动用程度:91.2%下降到66.5%(损失水驱动用储量82万吨)。3组水驱控制程度:98.2% 下降到90.4%,损失控水驱储量26万吨,水驱动用程度:97.5%下降到90.1%(失控动用储量20万t)

3)注采井网不完善导致井组产量下降

4)注采井网不完善,注采比低

2.2储量动用状况评价

滨8-3块射开油层较多,各油层的性质差异较大,高渗透厚层水淹严重。中低渗透层、小薄层无法充分发挥产油能力和注水能力,层间干扰严重。

2.3 能量保持状况评价

滨8-3块地层压力11.5MPa,压降4.1MPa,能量保持水平73.7%。现有抽油机井29口,油藏中深1 540m,平均动液面571m,平均沉没度568m,能量利用程度偏低。

2.4分层注水状况评价

滨8-3块开注11口,分注井9口,分注率为81.8%,测试率66.7% 。分层注水层段25层,合格率为48%,注水层段合格率较低。

3 治理对策及效果

3.1完善动态井网,提高注采对应率

在注采欠完善、地质储量动用差的区域完善井网,水井:转注: 2组4-5, 3组3-723 、 2-3组 6-5、5N4;大修:3N7;油井:扶停:2组4-61、5-52;3组:4-613、5-523注采对应率提高3%。通过滨8-3块加强注水井专项治理工作,共治理水井12口,其中分注井查换管4井次,大修3井次,转注4口,新投1口,有效注水量明显上升。

3.2 注水引效,挖掘层间潜力

3.2.1 高能区提液,增加产油

在注采较完善的高能区进行提液,对4-62、3-61等8口供液充足井进行了调参、下大泵等提液措施,日增油7.1t,累增油1733t。

3.2.2 封卡高含水层,缓解层间矛盾

滨4-2-71井硼中子测井解释成果表找出出水层位,封卡高含水层,实现控水增油。通过封卡2组,单采3组,油井含水由91.4%下降到38.2%,日增油3.1t/d。

3.3 应用新工艺 提高层段合格率

通过引进智能水嘴调节装置,和加强日常水井维护保养,定期洗井,减少测试遇阻和因道路、闸门等问题影响水井分层测试,提高测试率,使分层注水井测试率提高到66.7%,分层注水合格率提高到83.3%。

4 结论

1)针对老区套损井多井网不完善的问题,应提高油水井利用率和注采对应率,增加有效水驱波及面积,来最大程度提高采收率;

2)针对滨8-3平面水淹严重,应充分利用动静态资料,深入研究井区平面水淹规律,指导井区注采调整。比如在高能区提液,扶停、调整工作参数等来改善水驱效果;

3)针对滨8-3块层间矛盾仍较突出,应继续加强分层注水,提高分层注水层段合格率和中低渗层段的剩余油动用程度,来实现层间注采平衡。

参考文献

[1]张厚福,等.石油地质学[M].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9.

[2]李传亮.底水油藏开发[M].西南石油学院出版社,2002,2.

上一篇:浅谈食品的物理检测法 下一篇: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