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花色遗传研究初报

时间:2022-04-02 01:09:41

腊梅花色遗传研究初报

摘要:以花朵内轮花被紫色条纹的腊梅自花授粉结实的种子为试材,通过观察其子代花朵内轮花被颜色,来研究腊梅的花色遗传。结果表明,其子代花朵内轮花被颜色发生分离,呈紫色、紫色条纹和黄色(素心)三种颜色,且数量比约为1∶2∶1。花朵内轮花被颜色紫色、黄色的分别为纯合基因型PP和pp;紫色条纹的为紫色、黄色的中间类型,其基因型为杂合基因型Pp。腊梅花色遗传为单基因控制不完全显性遗传,子代历年花色表现稳定。

关键词:腊梅;花色;花色遗传;不完全显性

中图分类号:S685.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5-0124-02

1 引言

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是我国传统花卉,原产于我国川、滇、藏、陕、鄂、浙等地,栽培历史悠久,3000年前开始引种栽培。因花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蜂蜡,故又称为蜡梅。腊梅根系发达,耐寒抗旱,可地栽、盆栽,花枝也可瓶插。腊梅根、茎、叶、花、蕾、果可入药;花也可制茶、烹制佳肴。腊梅因花气味馨香,凌冬傲放,故素为历代文人墨客赞颂。腊梅常见栽培变种有狗蝇梅,素心腊梅,罄口梅和小花腊梅等。腊梅花为黄色,其内轮花被有紫色、紫色条纹、黄色(素心)之别。近年来,人们对腊梅的栽培技术、繁殖方法、品种分类、花芽分化、开花过程的生理变化、香气成分、采后保鲜等进行了研究[1~6]。但因腊梅实生繁殖需5、6年才开花,所需时间较长,其花色遗传研究尚未有报道,内轮花被不同颜色间的演变关系尚不清楚。国内外对观赏植物花色遗传研究多见于、非洲菊、鸢尾、欧报春、蝴蝶兰、大丽花、矮牵牛、三色堇、金鱼草等草本植物[7~13]。本文通过对腊梅花色遗传的研究,弄清不同花色间的变化关系,为腊梅的育种、品种分类提供参考。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腊梅种子为1998年采自一株周边无同种植物的花朵内轮花被紫色条纹、树龄15年生的狗蝇梅(Chimonanthus praecox var.intermedius),共347粒。

2.2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在浙江兰溪七里坪农场,土壤为第四纪红壤。

2.3 试验方法

1999年1月播种,成苗322株。2000年1月定植,成活314株。2006年全部成花,在花朵开放初期逐株观察记录腊梅花朵内轮花被颜色,并统计各花色植株数。对各种花色的腊梅分别随机选取10株做标记,于2007~2009年连续3年观察记录各植株花色的稳定性。

3 结果与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花朵内轮花被颜色紫色条纹的腊梅其子代花内轮花被颜色发生分离,有紫色、紫色条纹、黄色(素心)三种颜色。自然界中狗蝇梅也存在这三种颜色,本结果与之相同。

表1 子代腊梅花内轮花被颜色表现单位:株

颜色紫色紫色条纹黄色

株数7716869

从表1中还得出,腊梅其子代花内轮花被颜色发生分离且呈紫色、紫色条纹、黄色(素心)三种颜色的腊梅植株分别为 77株、168株和69株,即数量比例为1∶2.182∶0.896,近似于1∶2∶1。经卡平方(X2)适合性测验,实际观察值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图1)。亲本即着生内轮花被颜色紫色条纹花朵的腊梅植株可能为杂合体,基因型为Pp。腊梅花朵内轮花被颜色紫色(基因型PP)和黄色(基因型pp)为一相对

性状,花朵内轮花被颜色紫色条纹为其中间类型。腊梅花朵内轮花被颜色性状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相一致。腊梅花朵内轮花被颜色遗传为单基因控制不完全显性遗传。

紫色条纹 紫色条纹

PpPp

1PP2Pp1pp

紫色 紫色条纹黄色

图1 内轮花被紫色条纹的腊梅自交后代性状的分离

根据2007~2009年连续三年花期对不同颜色代表株的观察,腊梅花朵内轮花被的颜色历年表现相同,没有发生变化,性状表现稳定。

4 讨论

腊梅花朵内轮花被的颜色有紫色、紫色条纹、黄色(素心)三种,而狗蝇梅花朵内轮花被颜色一般都认为是紫色或紫色条纹的,但本研究发现还有黄色即素心的,与在自然界调查的结果相一致。

观赏植物花色遗传有质量性状遗传和数量性状遗传。某些异花授粉、经过反复自然杂交或人工杂交、长期无性繁殖的草本花卉,基因高度杂合,花色遗传比较复杂。在花色遗传存在偏母性遗传、不完全显性和镶嵌显性现象[7]。欧报春的花色遗传由多基因控制,并有数量遗传特征[10]。腊梅自花结实、童期较长、杂交的机会较少,控制其内轮花被颜色的基因相对比较简单。内轮花被颜色紫色、紫色条纹、黄色(素心)分别为基因型PP、基因型Pp、基因型pp的表现型。内轮花被颜色紫色条纹为紫色、黄色的中间类型。与紫茉莉花色遗传一样,腊梅花朵内轮花被颜色表现为不完全显性。

本研究发现了腊梅内轮花被各种颜色之间的变化关系,对腊梅的品种分类、育种时亲本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意义。植物花的颜色通常是观赏植物划分品种的重要依据,了解腊梅内轮花被各颜色间的关系,有助于把握颜色指标在品种划分时的重要性。观赏植物花有的以富含多种色素,呈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为贵;有的以所含色素单一,花色纯正为贵。腊梅花即以所含色素单一,内轮花被颜色黄色即素心的为珍贵品种。选用内轮花被颜色紫色条纹或黄色的腊梅作亲本,通过自交或杂交可获得素心植株。

参考文献:

[1] 朱华年.腊梅的繁殖与栽培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82~83.

[2] 张忠义,赵天榜,孙启水.鄢陵素心腊梅类品种的模糊聚类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0,24(3): 310~317.

[3] 陈树国,杨秋生.腊梅的花芽分化的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2,26(3):239~244.

[4] 王支槐.腊梅开花过程中的生理变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9(6):646~650.

[5] 谢 超,王建晖,龚正礼.腊梅释香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分析研究[J].茶叶科学,2008,28(4):282~288.

[6] 夏晶晖.三种激素对素心腊梅保鲜的效应[J].北方园艺,2009(12):228~229.

[7] 栗茂腾,余龙江,王丽梅,等.花色遗传及花色嵌合体发现[J].遗传,2005,27(6):948~952.

[8] 陈发棣,蒋甲福,郭维明.小器若干性状在F1代的遗传表现[J].园艺学报,2003,30(2):175~182.

[9] 李绅崇,李淑斌,蒋亚莲,等.非洲菊品种间杂交主要观赏性状在F1代的遗传表现[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22(2):197~201.

[10] 曹建军,梁宗锁.欧报春不同花色与色素关系及花色遗传初步分析[J].植物研究,2008,28(4):427~432.

[11] 张淑红,范永山,翟凤顺.蝴蝶兰不同花色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江苏农业科技,2009(2):77~78.

[12] Grant V.Genetics of Flowering plants[M].New York:Colombia univ Press,1975.156~168.

[13] 本洋太郎.花卉总论[M].东京:养贤堂,1981.41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生物质固体废物热解炉的研究开发 下一篇:白僵菌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