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4-02 12:39:44

关于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当前农村中学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理、化、生”学科的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因地制宜改进化学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实际教学和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化学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第一,教学设施简陋陈旧。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虽说近几年农村中学的教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实验设施还很简陋陈旧。不少学校没有标准化化学实验室,实验药品短缺,有些药品年久失效。其它教学设施也很落后,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缺少教学模型、教学挂图等。实验管理人员缺乏,不少农村中学的实验员是学校的后勤人员,只负责看管实验室,很难配合教学人员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第二,教学理念落后陈旧。不少教师还停留在以升学应考为目的课堂教学模式,考试考什么就讲什么练什么,不考的内容就不讲或少讲。学生由于考试需要,也很乐意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但不利于学生的能力提高与全面发展。另外,教师对化学实验处理,总是以讲代做,甚至认为讲实验比做实验更为有效,只要让学生记住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就行,其实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不去亲手实践又怎能凭空获得?

二、改进化学教学的一些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农村中学化学教学改革。

第一,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只有一定的资金投入,才能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应积极向上级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争取教育资金投入。加快实验室建设和改造,增加实验仪器、药品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配备,以便正常开展实验教学。还要增加多媒体、教学模型、教学挂图等教学用品的配备,以便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知识能力不是教师能够教会的,要通过学生自己感知、体会、运用才能真正掌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到组织、协调、引导、点拨的作用,要努力让课堂“鲜活”起来,可以通过开展辩论、角色扮演、小型调查、参观访问、参与实验、即兴演说等活动丰富课堂教学。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学生更容易从同伴身上学得他们自己想要的知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活起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

三、全面开发现有教学资源

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资料、电视、社区、网络、各种农业生产等都是教学资源的广泛来源。当然面对繁杂的教学资源,有精华也有糟粕,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去其糟粕汲其精华为教学服务。

首先,立足课本,联系实际。课本是精练过的知识载体,里面的知识有很多和现实的联系不是那么紧密,让学生感到茫然――学这个有用吗?这就要教师用好课本充分发掘课本里的素材,广泛联系日常生产生活,给学生以鲜活的知识载体。比如学习氯气时,可以联系自来水消毒、液氯泄露伤人等现实问题,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了起来。学生就很想知道氯气为什么能够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如何预防氯气中毒,氯气是如何制取的,还有哪些性质,还有哪些用途。

其次,加强实验资源开发。由于农村中学实验设施差、实验药品少,可以将复杂实验简单化,较大实验微型化,寻找实验药品的替代物。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使用低成本的实验器材和药品。另外,教师和学生要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替代实验用的化学药品。如用贝壳和鸡蛋壳代替碳酸钙,用食用碱代替碳酸钠,用废弃塑料瓶和小药瓶代作反应容器等。再如,做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时,将铜片换成铜丝,即减少了药品使用又便于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铜丝。

总之,追求合作、创新、和谐的农村化学教学,是实施“以人为本”的新课改教学的需要,是学生全面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需要。

上一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下一篇:高三学生如何处理英语总复习中出现的“高原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