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造字与民间惜字

时间:2022-04-02 11:27:04

仓颉造字与民间惜字

我的家乡在甘肃一个边远的农村,小时候启蒙是在私塾,记得入学的第一门功课是读《三字经》,然后是《百家姓》、《弟子规》,读书的同时要练习写大字,我们那里叫“写仿”,就是通常所说的描“红模子”。但是,无论在家里还是在私塾,有一项规定是很明确的,即带有文字的纸不能随便乱扔,要小心收集起来。不仅如此,就是家中一切带有文字的纸张,如果废弃不用,也都要小心地收集起来,送到村头专门修建的“字纸楼”内焚烧。“敬惜字纸”几乎是全村家家户户必须遵守的家规。因为文字是圣人创造的,必须敬惜字纸,必须遵守“敬惜字纸”的禁忌。

现在已是纸张、文字泛滥的时代,虽然很多地方实现了无纸办公,但我们的周围还是被大量的废弃文字、纸张包围着,资源的再回收利用,已经成了环保的话题。如果今天重提“敬惜字纸”,是很有意义的。由于对字纸所遵守的一系列禁忌,实际是一种古老的文化传统,它和传统的文化观念、道德观念、生活习俗是密切相关的。仓颉造字与民间的惜字习俗,最能体现人们对文化的敬重之情。

仓颉造字和民间的惜字习俗表现在许多方面。大家知道,文字的最初发明和古老的巫术有关,甲骨文就是最古老的占卜文字,今天成了国宝。文字是记录语言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巫术在巫术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巫术中有一种诅咒、符灵巫术,学术上称之为“符咒”。符咒巫术是信奉者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为灵物,崇拜达到极致后的产物。“符”是看上去似懂非懂的图画文字,将它贴在家中可以辟邪,戴在身上可以自卫。这种习俗目前还在民间流行。“符”一般是由巫师代神书写的,被认为具有某种魔力,受到人们的信仰和崇拜。“咒”是口头语言,这种语言不是作为日常社交的工具,而是运用在特殊的场合,即诅咒人和事时才能使用它。咒语与符一样被认为具有魔力。如果我们相信文字是由仓颉创造的,首先就要确定仓颉的身份是巫,而且是大巫。在关于文字起源的口碑传说和典籍记载中,都说仓颉生着龙一样的脸,有个很大的嘴,还长着四只可以发光的眼,所以在他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今天的二十四节气中有“谷雨”一节,大概也和仓颉造字有关。“天雨粟”就是天上下了一场谷子雨。天上为什么要下起小米,鬼为什么又要在晚上哭泣呢?因为有了文字以后,“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所以仓颉造字的举动惊天地、泣鬼神。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文字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文化的积累成为可能,人类是靠着文字的阶梯一步一步走向文明的。仓颉作为文字的创造者或整理者,是传说中的文化英雄,今天我们纪念他,无疑是在提倡文明,推进文明。

“敬惜字纸”是中国人的传统理念之一,也是一种美德。这种理念出自人们对文字的敬畏之情,而这种敬畏之情是通过教化完成的,所以才有了众多的关于敬惜字纸的劝谕文字和敬惜字纸的规约。最有代表性的是世俗劝谕文和宗教劝谕文,如明清时期出现的劝人敬惜字纸的《惜字律》,它是要人们敬惜写出或印出的文字,同时劝导人们在写字时下笔要谨慎,不要损害别人。

关于敬惜字纸还有许多传奇故事。明朝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回和刘宗周《人谱类记》记载了宋代状元宰相王曾的故事。传说宋时王曾的父亲爱惜字纸,见地上有遗弃的字纸,就拾起来焚烧掉,遇到落在粪秽中的字纸,他同样捡起来用水洗净,或投入流水中,或晒干了用火焚烧。如此行事多年,一日,妻子临产,忽然梦见孔子托梦给他说,“汝家爱惜字纸,阴功甚大。我已奏过上帝,遣弟子曾参来生汝家,使汝家富贵非常。”梦后果生一儿,因感梦中之语,就取名为王曾。后来中了状元,官封沂国公。民间将修桥铺路视为积阴功,没想到“敬惜字纸”也是积阴功。可能因为敬惜字纸的大都是读书人,所以在劝谕文中因敬惜字纸踏上仕途的故事不少,意在说明敬惜字纸之重要。

宗教界将“敬惜字纸”的举动引申到对经书的爱惜、珍藏和保护,经书是不可随意损坏的。近代佛教高僧印光法师说:“人生世间,所资以成德达才,建功立业以及一才一艺,养活身家者,皆由文字主持之力,而得成就。字为世间至宝,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贱者富贵,疾病者康宁。圣贤道脉,得之于千古,莫不仗字之力。使世无字,则一切事理,皆不成立,而人与禽兽无异矣。既有如是功力,固宜珍重爱惜。窃见今人任意亵污,是直以至宝等粪土耳,能不现生折福折寿,来生无知无识乎哉。”

敬惜字纸的传统由来已久,大约出现在宋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民间社会都遵循一项规则:写有字的废纸不可随意丢弃和践踏,要将它们收集起来,焚烧成灰,称为“字灰”,而且每隔一段时间,要开坛祭祀造字的仓颉,然后将字灰送至大江大海,称为“送字灰”或“送字纸”。为此,有些地方还组织有惜字会或文昌会,劝人敬惜字纸,人们义务上街收集字纸。除每日雇人沿街收取外,每月还定期收买各种废纸、旧书、,然后汇总火焚或投入江中。相应地,各地建有专为焚烧字纸的“惜字塔”。惜字塔又名惜字楼、字纸楼、字库塔、圣迹亭、敬字亭等,用于将收集的废纸残书焚烧。这种“惜字楼”大都建立在村头、庙宇之中,专供敬惜字纸者使用。敬惜字纸带来的文明风尚、道德风尚是不言而喻的。仓颉创造了文字,文字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所以要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应该从“敬惜字纸”做起。

上一篇:孔子落难之时曾有“三问” 下一篇:杨朱无书 第7期